阅读教学的生成途径
张捷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将引导着整个教育教学课程。部分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考虑的过于全面,反而造成教学目标混乱的情况出现;基于此,不利于顺利开展高效率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不断关注学生的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根据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合理制定,让学生反复朗诵课文,不断积累文言词句,充分理解语言的含义。
一、创建良好的阅读情境
创建良好的阅读情境可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好的阅读情境还能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建造桥梁。基于此,教师需在教学之前创建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体验阅读中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富有教学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会精心设计情境导语,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创建情境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语言图片和歌曲影片导入,也可以通过视频动画以及问题的方式导入,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到阅读课程中。问题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对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继而充分理解好文章。
以《塞翁失马》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有关塞翁的图片或者视频等,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经典语句,再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经过思考得出认知,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身看法。基于此,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以塞翁的角度来思考当时的问题,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的情节中思考何为祸福,从塞翁冷静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的变化,面对一系列变故为何塞翁依然从容镇定。以《赫尔墨斯与雕像者》为例,在阅读教学之前,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其一,为什么要刻画赫尔墨斯的形象。其二,赫尔墨斯在生活中能够比喻哪一类人。其三,赫尔墨斯这种人能够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设计以下问题:父亲为什么不让儿子去买橘子,如果儿子自己去买橘子,是不是父亲的背影就没有显得那么伟岸。
二、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将文章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基础资料和阅读的重点内容等发给学生。以《陋室铭》一文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向学生讲解刘禹锡所处的背景,了解刘禹锡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让学生明白铭是一种文体,刘禹锡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表达自身淡泊名利的高上情操。与此同时,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在网上进行讨论,再提出自己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既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还能够学习到重点。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掌握好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好辩证思维。
以梁实秋的《鸟》为例,有的学生认为该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社会的渴望,有的学生认为作者玩物丧志,不切实际。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语文教师交流,提出自身看法。在互联网时代下,课本上的文字不仅仅是一个黑色的方块字而已,它们可以变成一张张华丽的图片,也可以变成一帧帧精美的视频。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到紫藤萝花,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紫藤萝的视频和图片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唤起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有的学生可能喜欢牡丹,有的喜欢荷花,有的喜欢梅花。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更偏爱于紫藤萝花,因为紫藤萝花虽然很平凡但是却有着向上的生活态度,热爱生命且花开时绚丽夺目。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紫藤萝花在花开时的美妙之处。文字还可以变成发人深省的声音,如《艰难的國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表达中华民族雄健的精神和不屈的声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到课文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令人深思。在此种背景下,学生往往不是被动接受的,所以广泛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
三、建立阅读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反馈
阅读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是课程方案的执行者,又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制作者,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拓宽课程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对课文的认识更为充分。将阅读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课程,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讨论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或者扮演学生的角色,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之中,因此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不会有距离感,学生也更容易亲近教师,加大学生对教师的倾诉欲望。
现阶段看,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是如何进行客观且公正地评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继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皇帝的新衣》一文中,该文章以寓言的形式告诉大家成年人的撒谎往往是带有目的的,而小孩子却能够一语道破,完全不顾及成人世界里的危机之处。通过语言形式,讽刺了大人们的自私和愚蠢。为了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以寓言的形式为学生拓宽思考方式,让学生充分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资料,再筛选出经典故事,和其他学生一起交流学习。
在交流结束后,对学生的情况加以合理评价,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如何形成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充分捕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反馈信息,将其作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变化。但是此种变化不能够自发产生和完成,需要通过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不断沟通交流来得以实现。教师需要积极创造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将习惯性的回答教师问题逐渐转为互相讨论分析问题,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再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以《纸船寄母亲》为例,让学生与学生对话,分享日常中和母亲之间的沟通交流,再从对话中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继而充分了解《纸船寄母亲》中作者对母亲的爱。
综上所述,阅读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制作详细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首先改变传统的灌输教育给学生的思维与学习方法造成的不良反应,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进而激励他们在自发学习上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传统的灌输教育,变成学生接受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们要进一步挖掘教材,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课堂主题,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需对教学目标有着清楚定位,明确课堂教育的方向和范围,让学生能够良好的吸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重点讲解阅读课程的核心思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海陵中学(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