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出应急广播的声音
温秋阳
“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这个声音曾在2013年的芦山上空飘荡了32天。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面向地震灾区开办的临时应急电台。虽已时隔6年,但这个声音于我而言,无需想起也不会忘记。
2013年4月20日,周六。那天清早,我边干家务边听收音机,忽然听到了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的消息。紧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管台领导打来电话,通知到台里参加紧急会议。
会上,我所在的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根据此前调研得出的“灾区内外对信息需求有别”的结论以及借鉴日本在严重灾害发生地开办临时电台的做法,提出在震中芦山县开办为灾区听众提供实用信息的应急电台的建议。很快,建议得到台领导批准。而后,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启动紧急程序,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芦山震区开办应急电台的请求,协调出调频和短波频率以及两个直播卫星通道供应急电台播出使用。
从确定开办应急电台的那一刻起,所有的时间都以小时甚至分钟计算。全台相关部门行动起来,各司其职,马不停蹄。
作为应急电台首批前方工作人员,我带领从各部门抽调的12位编辑、记者、主持人、技术及后勤保障人员,于4月21日下午从北京出发,奔赴灾区。
一、“应急广播”是个新名词
彼时,“应急广播”是个新名词,在广播业内,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对于应急广播能做什么,我们有过理论上的研究,至于实践中的应用,芦山应急电台是第一次。
早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两次重大自然灾害——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自然灾害造成电力及通信中断。在灾区成为信息孤岛时,广播发挥了其他媒体难以企及的重大作用,搭建起连接灾区内外的信息沟通桥梁。这促使中国广播人认识到广播在应对重大灾害中的特殊价值,由此提出了应急广播的概念并开启了对应急广播的探索。
在国家广电总局领导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专门人员调研国外应急信息传播的体制、机制和技术系统,调研国内在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的惯常做法和现实困境,探索应急广播的传播规律,形成了系列的课题报告及建设应急广播的设想规划等,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建言中国应急广播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2012年底,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设立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开展应急广播建设工作。我因前期参与了应急广播的相关研究工作而被调入国家应急广播中心。
芦山7.0级地震发生时,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刚成立三月有余。我们还没准备好,但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只有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在实战中探索和诠释“应急广播”的内涵。
二、搭起帐篷直播间
我们一行人从北京经成都赴芦山。21日晚抵达成都。车子一出机场,就驶上了为抗震救灾而专门开辟的应急车道,顿时,就感受到了即将开赴战场的那种紧张。22日清晨,我们从成都出发去往芦山,一路上,因山体滑坡,车子走走停停,越临近重灾区芦山,房倒屋塌的景象越多。因担心在芦山买不到汽油,我们在接近芦山县城的最后一个加油站,为携带的汽油发电机买了一大桶油。
路上,我将同事们分成4组,外联组、技术组、内容组、后勤组。虽说各有分工,但实际工作起来,大家相互帮忙,经常跨组作业。
到达芦山时已是22日上午11点,我们直奔芦山广播电视台所在地。根据在路上得到的消息,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和四川省广电局已经派人于前一天夜里赶到芦山,在芦山广播电视台7楼机房安装了调频发射机,这是我们开办应急电台所必需的。
走进芦山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只见楼梯、墙体开裂,吊顶、灯管斜在空中摇摇欲坠,桌椅、柜子东倒西歪。在楼内开办应急电台显然危险重重。与芦山广播电视台商议后,我们决定在芦山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前面的小广场上搭建帐篷作为直播间,将卫星接收机音频信号源和直播间里的调音台相连接,并将调音台主输出送入广电中心7楼机房的调频发射机,使用直播卫星信号发射播出。技术组和后勤组的几个小伙子冒着余震的危险爬上7楼机房,在那里布放4条100米长音频线缆,直接从7楼窗户甩出来,接到地面的帐篷直播间。在应急电台运行的30多天里,那4条不算粗的黑色音频线就那么直截了当地连接着天与地,支撑着应急电台的播出。
我们携带的1000瓦汽油发电机派上了用场,在市电电力尚未恢复时,足以保障应急电台直播设备的运行。
三、帐篷直播间里发出了“国家应急广播”的声音
在技术组和后勤组安装调试设备的同时,联络组找到了芦山县政府领导,说明开办应急电台的目的——为当地抗震救灾提供信息服务;又找到芦山广播电视台以及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雅安人民广播电台在灾区的负责人,阐明联合开办应急电台的意图——整合身处灾区的记者、编辑、主持人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协同作战,向灾区发布实用信息。内容组则分散到芦山街头,了解震后百姓最急需的各种信息。
帐篷里,同事们把3个纸盒箱子摞起来,上面放调音台和话筒,再支起两把迷彩折叠椅,尽管折叠椅软塌塌的,但主持人毕竟可以坐着播音。
4月22日下午4点40分,在我们到达芦山5个多小时后,发自帐篷直播间的首次播音开始了(见图1)。
男主持人:“國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
女主持人:“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
男主持人:我们现在正在芦山县广播电视中心前的小广场为您播音,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海涛。
女主持人:我是芦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苏梦晗,这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雅安人民广播电台、芦山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的应急频率,欢迎大家收听。
男主持人:这也是“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在芦山县的首次播音,我们的调频是FM92.7。
女主持人:同时也请您提醒身边的朋友打开收音机,调到FM92.7收听节目,我们是专门为芦山县的父老乡亲以及来这儿参加抗震救灾的朋友们提供实用信息服务的。
男主持人:假如您有什么需求,或者收集到有用的信息,都可以随时来找我们。我们此刻,就在芦山县广播电视中心前的小广场为您播音。我们先来看几条实用的信息,芦山县城的中国石油加油站正在为各地前来救灾的车辆免费供油。地震前,每天的加油量也只有20吨左右,现在,每天的加油量超过60吨。
女主持人:由于地震,手机信号网络十分不稳定,很多当地人和亲戚朋友都失去了联系,包括来芦山支援的志愿者、媒体人、医疗队、救援队,和外界联系也不是很畅通。因此,中国电信提供了免费拨打电话报平安的服务,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到芦山广播电视中心和中国电信中间的街道上就可以找到。以上是本时段的消息,我们将持续为大家提供相关的服务信息,希望给您带来实际的帮助。
男主持人:也请芦山县的父老乡亲们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面对困难。还有,记得我们和你在一起!
曾有人问我,当时听到应急电台第一次播音的感受,我说,没激动,也来不及感慨。只是希望主持人能从容镇定,不出错;希望帐篷外的声音小一些,别影响正常播出。
怎奈,我们的帐篷直播间处在十字路口的一角,难免车水马龙;四川人说话调门普遍偏高,我们的播音环境实在嘈杂。后来,索性剪了纸盒,写上“直播中”,挂在帐篷的前后门口。
就这样,我们的帐篷直播间开播了。一直播了32天。
四、有人听我们的节目了
应急电台是办给灾区的人们听的。到底有没有人听我们的节目?这是个悬在我心里的大问题。
开播当天晚上,市电还没恢复,也舍不得用汽油发电机照明,我们就戴着矿工用的那种头灯,彼此照着,形影绰绰,商量着第二天的工作。这时,有人在不远处问:“是应急电台吗?”原来是两位志愿者,找我们反映芦山县龙门乡五星村八组90%房屋受损急需救援物资的情况。这边还正在沟通着,那边又有几个当地人找来,说芦山县石刀背沟村希望能有救援队伍尽快前去救援并提供帐篷、水等物资。我们立即打开直播设备,把这些老百姓的诉求广播出去。
我没想到,志愿者和当地百姓那么快就找到了我们应急电台,说明应急电台有人听,更说明应急电台被需要。那一刻,我心里有些踏实了。
4月23日清晨,芦山开始降雨。一个小伙子冒雨徒步走了两个多小时,一路打听来到我们的帐篷直播间,请求发布救助信息。我们核实了他的身份证后,请他在直播话筒前讲述了他所在村的受灾情况和对紧缺用品的急需诉求。这是听众第一次参与我们的直播。还有一位老乡搭车来到应急电台,他说,乡亲们受损严重,又得不到任何消息,心里发慌。他搭车途中听了一路我们的广播,感觉安稳多了,他希望得到一个收音机,带回乡里。
4月23日下午,经过多方联络,技术人员冒雨爬上震后危楼连接电话线路,开通了热线电话。随即应急电台公布了热线电话号码。
此后,芦山县城以及周边的老百姓、志愿者或亲自来到帐篷直播间或打热线电话与我们联系,络绎不绝。在芦山县医院参与救护工作的一位老教授委托应急电台寻找志愿者帮助照料伤患,希望志愿者细心、有责任感,最好能持续提供5天服务;一位志愿者找到应急电台,说龙门乡王家村的50多名孩子已于22日下午复课,急需6至8人的教师团队,其中最好有心理辅导老师……上述信息应急电台随时插播、重复播出。
芦山的听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播报什么,这是我们开办应急电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与当地政府合作,确保信息的权威性
与芦山县政府部门的合作从我们一踏上芦山的土地就开始了。一方面是我们主动联系县政府,另一方面是有关部门需要将信息广而告之而主动找到我们。23日一大早,芦山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冒雨送来《芦山县国土资源局告全县人民书》,并叮嘱尽量多播几遍。应急电台立即插播,在芦山持续一整天的降雨中,提醒百姓注意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出“亲人们,请一定注意避险”的温暖提示;23日上午,芦山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冒雨赶到帐篷直播间要求紧急播出芦山县所有高三年级学生下午两点统一乘车到成都复课的消息;芦山县地震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防疫组希望应急电台反复播出《地震灾后临时住所的卫生要求》和《地震灾区消防安全必备常识》,以提醒灾区百姓。
也是在23日,经过前一天的沟通,我们与芦山县政府就开办“芦山应急电台”形成了具体工作方案。方案计划从4月24日到4月30日,每天邀请两位县级部门负责人到帐篷直播间进行现场访谈,具体介绍该部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需要向群众提示、告知的相关事项,每天定时发布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动态信息,随时插播灾情信息、救援情况包括震后紧急公告、通知、接收物资捐助等信息。
4月24日10点,芦山县民政局和国土资源局两位副局长作为首批政府部门负责人走进芦山应急电台帐篷直播间。民政局副局长介绍了芦山县民政局救灾物资的接收发放情况,告诉灾区群众如果物资暂时还没有到位,请不要着急,政府会尽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送到灾区人民手中;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说,震后降雨会引发泥石流、坍塌,国土资源局正在加紧排查地质情况,提醒灾区群众加强防范次生灾害,还用四川话说出“雄起”两字,为灾区的父老乡亲打气加油。
而后,芦山县所有与抗震救灾相关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乡镇的负责人都先后走进帐篷直播间,与灾区百姓交流互动,及时告知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芦山县领导盛赞应急电台做了政府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為政府提供了灾后应急管理的新工具。
还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得知我们的应急电台每天都有政府各部门的负责人来发布权威信息,聚集在芦山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闻风而至,坐在帐篷直播间的外面,听着架在直播间外的大喇叭,记录有价值的内容。我们的应急电台成了其他媒体的信息源。记者同行们很赞赏“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与政府的合作模式,称拥有政府信息资源让人羡慕。
六、“我知道我的听众就在帐篷外”
在帐篷直播间主持节目对所有的主持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在节目中,他们因感动而落泪,因体会受灾的苦痛而沉重,因听众一句感谢的话而受鼓舞,更因节目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有成就感。
4月24日下午,5名志愿者来到帐篷直播间,问询灾区哪里还需要搭帐篷和板房的志愿者,他们愿意马上提供援助。节目播出仅5分钟,来自芦山县五星村的反馈信息就来了,说他们的房屋基本都受损,急需帐篷和志愿者的援助。于是我们有了这样的几段直播:
主持人:“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下面播送通知。现在五星村急需搭建帐篷的志愿者,已经有志愿者决定结队前往。如果还有可以前往的朋友,最好是懂得搭建帐篷的朋友,可以一同前去。集合时间是今晚6点30分,集合地点在芦山广播电视中心前的小广场,联系电话158********,联系人屈同学。
主持人:前往五星村搭建帐篷的志愿者现在已经在芦山广播电视中心前面的小广场集结。现在志愿者较多,但是缺少车辆,现在需要运送人员的车辆。在芦山广播电视中心前小广场附近的志愿者车辆,如果听到广播,可以到芦山广播电视中心前小广场集合,我们马上赶往五星村搭建帐篷。
消息播出后,志愿者及车辆闻讯赶来,迅速集结,前往搭建帐篷。望着这些听了应急电台节目而行动的人们,主持人拍着大腿感叹道,以前总设想听众是谁?听众在哪?需要什么?现在知道,听众就在帐篷外!面对来到帐篷直播间想搭车的、丢背包的、要找人的灾区百姓,应急电台索性将其请进直播间,让他们用四川话直接广播出去,我们的应急电台实时发布听众诉求且本土化特色愈发浓郁。
从最初自己找信息,到后来各方人士不断提供信息,应急电台播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从政府公告、志愿者引导、灾民安置到次生灾害预警、卫生防疫、心理安抚等,为帐篷直播间外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的听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信息服务。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向应急电台工作人员表示:“太好了,太实用了,还从没听过离自己这么近的广播节目”。应急电台也通过信息的汇集整合传递,成为救灾的有生力量。
七、应急广播嵌入灾区生活
在芦山,人们可以通过便携式收音机、车载接收机、大喇叭等收听到“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的节目。我们的工作人员把大喇叭安装在帐篷直播间外,安装在芦山广电中心大楼楼顶的4个角上,安装在多个集中安置点里,我们还组织了几次分发手摇发电收音机的活动,当地老百姓排着队领取收音机。根据我们后来的收听效果调查,应急电台成为灾区多数人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如前文所述,有事找应急电台,按照应急电台发布的信息去行动,成为灾区很多人的生活内容。
难忘纪念“头七”的那一刻。4月27日是四川省全省哀悼日。前一天,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出公告,“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及时插播该公告,并滚动播出。 27日清晨,天空阴沉,随着北京时间8点整的报时结束,“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的呼号响彻整个芦山县城,成为芦山县上空唯一的声音。主持人用低沉、平缓的声音播报“为悼念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大楼里的人们出来了,广场上毫无组织的人们静下来了,随着应急电台的大喇叭传出“向芦山地震死难者默哀”的声音,大家默默站立,低下头。与此同时,大街上,汽车停下,鸣笛,人们随着应急广播的指引,表達心中的哀思……
理论研究中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受众迫切需要从媒介获取各种信息,了解环境,进行判断、决策、行动,因此体现出对媒体的异常依赖。在那几天的芦山,尤其是那一刻的芦山,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受众对应急广播的重度依赖。应急广播因为它零距离的贴心贴身服务,已经嵌入灾区民众的生活中,成为其灾后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其灾后生活的陪伴者和引领者。
八、众人拾柴火焰高
芦山应急电台采用前后方联动播出模式,即前方在震中芦山开设直播间,由中央电台联合四川电台、雅安电台、芦山电台四级联办;后方在中央电台总部设置直播间,与前方共同完成节目制作播出任务。期间,还在宝兴县开设了直播点。我们在前方奋战的时候,后方的直播间里大家也在夜以继日地忙碌着;我们一部分人在芦山开办应急电台的时候,还有一支小分队被派往宝兴县承担搭建运行直播点的任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派出4批次采编播和技术人员前往灾区。从4月22日早上8点,芦山应急电台通过北京直播间开始播音,当天下午4点40分,芦山直播间开播,至5月23日播出结束,芦山应急电台历时32天。
芦山应急电台能够顺利完成它的历史任务,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内容方面,除了芦山县政府各部门提供了大量政府公告类权威信息外,参与抗震救灾的各方力量也成为我们应急电台重要的信息来源。比如:救援医生持续到我们的帐篷直播间解答疾病救治、灾后防疫等问题,并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疏导;消防部队指挥员提示灾区百姓注意用火安全,不要在帐篷旁边点火做饭等等。更有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军事宣传中心的前方报道团队鼎力相助,派记者走进帐篷直播间,讲述在重灾区采访的亲身感受和对灾区民众的提醒建议,让节目丰富而生动。灾区民众诉求的表达也成为应急电台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强化了我们应急电台的针对性和服务性。
人员方面,中央电台、四川电台、雅安电台、芦山电台人员以及来自四川传媒学院的志愿者们轮番上阵、集体发力,才让我们有了播音主持、新闻采访、技术支持、后期保障、收听调查的全工种人力资源。
生活方面,在我们初到灾区,缺少帐篷、没有被褥、只能靠方便面度日的时候,是中央电台军事宣传中心的同事帮我们联系驻地部队送来被褥和遮雨布,帮我们安排车辆运送人员等。
我找出当年整理的芦山应急电台参与人员名单,前方、后方,中央电台、地方电台、志愿者,总计135人。我不能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但正是所有人的所有努力,让芦山应急电台成功运转了32天,陪伴了灾区听众32天。
九、芦山应急电台的首创意义获得肯定
芦山应急电台因其首创性、独特性、针对性、服务性而获得广泛认可。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光明网以及新浪、腾讯、网易、凤凰等商业网站均对“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的开播进行了报道。
芦山应急电台播出15天后,我们组织了对灾区民众的收听调查。结果显示,芦山应急电台是当地居民和外来救援者获取抗震救灾信息的主渠道,信息的有用性得到受访者的高度肯定。
网友评价:“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不仅拓展了国家电台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的应急广播功能,也是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中又一标志性的创新,是广播工作者为灾区人民献上的一份厚重的爱心。
2013年 7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召开了“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出应急广播的声音——‘芦山应急电台的试验意义”研讨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解放军总参谋部、民政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相关部门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媒体研究和应急管理研究方面的专家从各自角度阐释了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的意义。专家表示,芦山应急电台作为第一次尝试,它的实际运作非常重要、非常珍贵,胜过千言万语。芦山应急电台的实践再次证明了突发事件中广播的可靠、经济、有效。区域性、社区性应急广播发展空间广阔,应急广播能够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方向,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关爱,给人以信心,在危难时刻,能够给人以生命和健康。
十、为了下一次做得更好
开办芦山应急电台是一次将理论研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拓展、纠偏、完善的历程。有些设想我们充分实现了。比如:将节目内容细化再细化,“怎样将浑浊的水澄清”——我们请专家一个步骤一个步骤不厌其烦地讲,“哪里有滑坡的危险”——我们将国土资源部门提供信息中所涉及的每一个路段、每一个村组都播报出去且持续不断提示注意,让应急电台真正发挥出服务功能,哪怕只服务了某个个体也是有价值的。有些设想我们部分地实现了。比如:信息源的开发,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与芦山县政府的合作,但与其他救援力量的对接还是零散的,不成体系和规模。有些是超乎我们的设想的。比如:有企业家要给灾区捐赠钱款,非要请我们应急电台做见证。当然这也说明我们的应急电台值得信任。
还有很多是因预想不足、准备不够而出现的疏漏。例如:运往灾区的设备是拼凑而来,非应急专用,运输过程中出现严重超重、超规的情况;忘记携带耳机和打印机,给工作造成不便;首批赴灾区的工作人员,没有带帐篷和被褥,若不是相关单位伸出援手,则面临露天而居的窘境。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应急广播相比日常的广播有其特殊的传播规律,应急广播的编辑、记者、主持人需要专业培训;灾区曾出现有人因余震引发的房屋倒塌而被砸死的情况,应急广播需要播出有针对性的应急科普内容;在灾区电力通信恢复、手机普遍使用的情况下,应急广播的内容还应该在手机终端呈现;应急电台开办原则需要确定,开办流程需要完善……总之,要做的太多。
芦山地震后的第二年,云南鲁甸、景谷相继发生地震,应急电台随即开办,国家应急广播的声音再次在灾区响起。因为有了芦山的经验,后两次的应急电台开办顺畅且不断完善。
芦山地震后的这6年来,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建设了预警信息自动适配播发系统,建设了含少数民族语言的用于将灾害信息从文字自动转换成语音发布的智能语音库,建设完善了国家应急广播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建成了应急知识科普库,与国家级应急信息发布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与全国多家地方广电机构实现了应急信息对接,开展了应急广播试点试验和演练,组织了面向全国的应急广播培训等等。
在2018年国家博物館展出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芦山应急电台主持人在帐篷中播音的照片列在其中,成为展览中唯一一张广播内宣展品。
芦山应急电台,一个接地气、被需要的电台,一个能即时看到实效、为防灾减灾助力的电台,一个以人为本、有温度的电台。有专家评价说,芦山应急电台可载入中国广播史册。
如今,为开办芦山应急电台而决策和指挥的一些老领导已经退休或离开原岗位,在芦山帐篷里摸爬滚打的伙伴们有些在做着与应急广播不相关的工作,有些依然走在应急广播的建设之路上,是他们共同书写了芦山应急电台这段不平凡的历史。本文所记录的仅是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难免有不周之处,敬请海涵。
为写这篇回忆文章,我找出了当年在芦山帐篷里写下的文字:“简陋的帐篷里的应急电台会不会成为大灾后非正常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的广播媒体形态和一种常态的政府应急管理渠道呢?就在我趴在帐篷里写到这里的时候,大地又动了一下。耳边,芦山应急电台的声音仍通过架在不远处的大喇叭沉稳而持续地响着。在芦山湿冷又摇晃的晚上,这个小小的应急电台让我满怀温暖和力量。”我参与了芦山应急电台开办之前、之中、之后的多项工作,深知应急广播这项工作难度之大、责任之重。希望在未来,中国的应急广播事业能发展得更顺利。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国家应急广播中心)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