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柏辽兹声乐作品创作的艺术特征
【摘 要】柏辽兹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如今在欧洲,更多的人愿意探讨关于柏辽兹对于生活和现实的意义,尤其在英国,学界更是掀起了一股研究柏辽兹的热潮。柏辽兹的乐评与音乐的创作同样受人瞩目。而其声乐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现实意义。柏辽兹在音乐方面的创作手法和形式,也为日后欧洲音乐的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迪。
【关键词】柏辽兹;时代特色;戏剧冲突;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040-01
一、与音乐结缘
在19世纪欧洲古典乐坛之中,不乏优秀的音乐大师。在这其中,埃克托尔·柏辽兹(Hector Berlioz)便是欧洲这众多作曲家中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
1803年,柏辽兹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他从小就非常喜爱音乐,自学了吉他和长笛,十几岁便开始尝试自己作曲。柏辽兹的父亲是当地的医生,父亲期望他能够子承父业。1821年,柏辽兹被父亲送进巴黎的医科学校学习医学。但是,柏辽兹对文学和音乐的热爱与痴迷始终没有改变,反而愈加强烈,在他学习医学的这段时间中,大部分时光是在巴黎歌剧院和巴黎音乐学院的图书馆中度过的,而且从1823年开始便追随作曲家来修尔(Jean Francois Lesueur)学习作曲,并发表文章《音乐争论》,此后他便开始在法国音乐期刊中大量发表评论文章。他的文字表达清晰流畅,对音乐的描述极富色彩性,评论富有见地,在这些评论文章中足见其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以至于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乐坛对柏辽兹给出的评述为“柏辽兹在他自己的时代或许更多以这些有倾向性的精彩文章著称,而非以其音乐闻名”。[1]
二、柏辽兹的音乐创作
直至1826年,柏辽兹最终还是背离父亲的愿望,毅然地离开了医科学校,并在同年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开始了专业的音乐学习,并进行了大量的音乐创作。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柏辽兹在积极投身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创作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康塔塔作品《萨达纳帕》,此作品在之后获得的“罗马大奖”也充分证明了柏辽兹在作曲方面的禀赋和能力。
除了大型音乐作品的创作,柏辽兹非常愿意将心思放在歌剧和歌曲的创作方面。他在声乐作品创作方面的优秀经验,更多的是来源于其在意大利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在罗马留学期间,柏辽兹接触了大量的地方民间音乐、诗歌和当地的风土文化,这段时间的生活和音乐文化体验,可以说都对柏辽兹此后在声乐方面的创作有极大帮助。1832年,柏辽兹回到巴黎,此后便进入了创作旺盛阶段,尤其是在歌剧和歌曲创作方面。1838年,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本韦努托·切利尼》在巴黎歌剧院上演,在当时虽反响一般,但对于柏辽兹来说,无疑是拉开了其声乐作品创作的序幕。1844年,柏辽兹成功地创作了由莎士比亚文学作品《无事生非》改编的小型歌剧《比阿特丽斯与本尼迪克》,此剧取得了乐坛热烈的反响和好评。1863年,在经过不懈地努力之后,柏辽兹将大型史诗性歌剧《特洛伊人》搬上了巴黎的歌剧舞台。众所周知,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是将音乐、文学、舞蹈、歌唱表演及舞台技术等多种艺术样式相融合的艺术形式,这就使得歌剧的成功必须是在多方面因素都得以完满体现的基础上,才能充分使观众获得审美愉悦。但由于当时的舞台技术和表演的限制,使得大型场景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虽说这部歌剧在音乐方面的创作几近完美,但整体评价却不是很高。
三、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
我们可以从柏辽兹的声乐作品中感受到他所具有的丰富而广阔的艺术想象力。在他的声乐作品中,他有意识地追求庞大的结构和宏伟壮丽的音响色彩,这些创作特征也突出地体现在法国七月革命时期的音乐创作之中。而在其声乐作品当中体现得更为鲜明,例如合唱曲《希腊革命》《感恩赞》,弥撒曲《庄严弥撒》《安魂弥撒曲》,康塔塔《奥菲欧之死》《克辽巴塔》等全都体现了庞大结构和宏伟音响的特征,同时在起伏的旋律之中也体现出强烈的戏剧冲突。
除了声乐作品的创作,柏辽兹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也是卓有成绩的。柏辽兹的艺术歌曲创作注重色彩的丰富与旋律的起伏,在节奏方面的表现别具一格,内容和风格的把握亦不落窠臼,并以此来“区别于德奥艺术歌曲和那種‘旋律就是一切的歌曲”。[2]他在艺术歌曲方面的优秀作品有《牧羊姑娘的烦恼》《晨歌》《小鸟》《田野》等。此外,柏辽兹经常将优美诗歌的词句进行谱曲,例如,他将爱尔兰诗人穆尔创作的诗歌谱曲,创作成为《九首爱尔兰歌曲》,他还将法国诗人戈蒂叶的诗作谱曲,创作了声乐套曲《夏夜》。
四、结语
柏辽兹作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音乐家,在他的音乐作品当中,充分地反映出了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从他的作品之中可以实实在在地看到他对于自由民主的向往和对于革命的热情。同时,柏辽兹在音乐方面的创作手法和形式,也为欧洲音乐后世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迪。
参考文献:
[1]列昂·普兰廷加;刘丹霓译.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10):241.
[2]李超.声乐艺术发展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2):287.
作者简介:张罗欣(1987-),女,汉族,广东人,硕士研究生,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中高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