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关键词 教学设计,文物史料,秦朝,统一
初中统编教材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文分三个子目: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在后两个子目。本课授课对象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一个月左右的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笔者发现他们知道一些有关秦始皇的知识。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课程,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尤为重要,这应该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其次才是规定的教育目标。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理性思维相对滞后。新课程也提倡贴近学生的经验,促进学生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①基于学情和本课教材特色,补充、丰富历史细节,还原、想象历史场景,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提高专注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初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虽然单薄,表达也略显稚嫩,但是,只要教学设计能主动适应他们的心理特征,即可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
一、过程设计
导入:2020年8月,南京博物院展出了两尊来自陕西秦始皇陵的武士俑。两尊兵俑一个站立、一个蹲跪,高大威猛,精神抖擞,头发盘结成小辫合拢于头顶,很像今天的“丸子头”。他们的面部表情凝重,若有所思。目前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出土约8000尊兵俑,他们排列成阵型,似乎随时准备作战。
提问:秦始皇陵墓中有这样庞大的兵俑群,这能说明什么?与本课秦的统一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课前,很多学生参观了南京博物院主题展“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看到过这两尊武士俑。从亲眼所见的文物入手,可拉近与历史的距离。秦陵兵马俑直接证明秦始皇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军队是他完成统一的保证。出土文物是印证历史的直接证据,这点要向学生强调。
(一)秦灭六国
教师:通过第6课的学习可知,我国历史从公元前770年开始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之间战争接连不断。断断续续的战争打了多少年啊?有谁知道?不知道的同学请翻开课本看第7课,起始句“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300年的时间很长吧,一家好几代人都过去了,还是不断地发生战争。在这期间,周王室及其各种制度完全崩溃了,大的诸侯国吞并小国,到战国时还剩下哪几个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很好记的。同学们请翻开教材第34页,看《战国形势图》。
提问:秦国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对比第9页(《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第23页(《周初分封诸侯分布图》)的地图,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秦国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设计意图:回忆半坡遗址所在地可知,关中平原是较早开发的农业地区,原来是周王室的核心地带。秦国地理优势明显,进可攻、退可守。看地图是学习历史必须培养的习惯,从地图想象空间,以空间勾连知识。
教师: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商鞅变法开始于哪一年?公元前356年。大家再看教材,秦国发动统一战争在哪一年?公元前230年。356-230=126,也就是说,经过了100多年的养精蓄锐。这百年中的最后一个秦王叫嬴政,他又经过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准备是延揽人才。魏国有个人叫尉缭,擅长军事,他来到秦国,对秦王嬴政说:秦国虽然强大,但就怕各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大王不要吝惜钱财,可用钱财去贿赂各国有权势的大臣,破坏他们的联合。如此,可逐个打败各诸侯国。嬴政听从他的计谋,每次见到尉缭总是以上等的礼节待他,自己的衣服饮食和尉缭相等。①看教材“相关史事”栏,想想秦王嬴政还有什么用人之道?
李斯是楚国的小吏,小吏就是小官,楚国占据今天湖北一带。尉缭是魏国的布衣,布衣就是平头百姓。韩非是什么人?第8课说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的代表人物。嬴政读了他的书,认为这个人不得了。为了得到韩非,嬴政不惜下令进攻韩国。韩非是韩国人,出身贵族,他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但是韩王不以为然。韩王不仅不重用他,反而把他送给秦国。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想得到天下的人都懂得招募人才的重要性。秦国能够统一六国,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提问:教材说,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发挥教材的作用。初中学习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学生自学领悟,因为以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完全理解教材的表述。所以,讲细节、讲故事,都要回归教材。经过以上讲述,秦国统一的条件学生应该都能够想到,也有可能将商鞅变法作为主要因素,但未必能够想到,秦国制度先进才是关键因素。秦国的制度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发挥地理优势和人才优势。秦国的制度是秦朝制度的蓝本,由此可自然转换到下一子目内容。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师:秦国依靠商鞅变法建立了相关制度,国力逐渐强盛;秦王嬴政又具备统一六国的雄心大志,注重招募人才,虚心听取意见,积极策划统一大计。公元前230年,嬴政发动强大攻势,用了不到10年时间,先后灭掉六国,然后,他又令秦军北进、南下,扩大疆域。看教材第45页《秦朝形势图》,秦朝的疆域大致就是今日中国最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当时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还没有开发呢,辽东也很荒芜。
嬴政实现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广到全国,而且还有所创新。皇帝制度就是嬴政创造出来的。以前只有周天子称“王”,后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都自己封“王”,如秦王、韩王、楚王,等等。嬴政觉得自己完成统一、居功至伟,不满足“王”的称谓,于是他让大臣们商议,应该如何称呼自己。大臣们议论说——材料1:“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①
教师:皇,是当时民间对上天的称呼,帝,是神化的祖先;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是凌驾于人之上的神和祖先。嬴政将“皇”和“帝”合并使用,是将自己定于一尊,认为自己是人世间的主宰。这就是皇帝称呼的由来。以前一个王死了,人们可以根据他生前的事迹给这个王加上一个评价的字词,比如周平王,中间的“平”字是人们在他死后加上去的,意思是说他很平庸。这叫“谥”。嬴政说:
材料2: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②
教师:嬴政的意思是说,今后不得再用谥法,我叫始皇帝,我之后的皇帝称二世、三世,这样世世代代传下去。“朕”是只有皇帝独用的自称,他还规定,皇帝下达的命令叫“诏”或“制”,皇帝的印章叫“玺”,皇帝名字中的字任何人都不能再用。只有皇帝戴的帽子前后才可以挂九串玉珠,看教材“秦始皇像”。
提问:从这个画像看,你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讲述皇帝称号的来龙去脉,意在使学生感知皇权独尊,至高无上。嬴政称皇帝,目的在于突出个人功绩,显示个人的权势和地位,神化皇权,巩固统治。初中课堂可以引用原始材料,但一定要简短、易懂,否则徒劳无益。教材“秦始皇像”的相貌、服装色彩都不符合历史记载,应该纠正,也可补充史料讨论。
教师:关于秦始皇的长相,《史记》中也有记载,同学们请看这段记述:
材料3: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③
教师:缭,就是前面提到的尉缭;准,指鼻子;鸷鸟指鹰、雕一类凶悍的鸟。尉僚说:“秦王嬴政这个人哪,高鼻梁,细长眼,胸脯像鸷鸟一样鼓起来,说话声音像豺狼一样。”当时人用“蜂目豺声”形容恶人。看来,教材这幅画像不太准确,显得太宽厚仁慈了。衣服的颜色也不对,应该以黑色为主调。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冠,前后挂的珠子叫冕旒。
设计意图:突出人物性格,培养学习兴趣。历史人物的活动很庞杂,帮助学生“描绘”秦始皇,增设话题,人物有了性格,特别是有了更形象的史料人物素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加深了其对历史人物活动的理解,也相应减少了对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
提问:秦始皇在中央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阅读教材和第46页《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你能说出示意图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能吗?
有一件来自秦朝的文物见证了当时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请看地图册第25页这件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秦朝虎符——阳陵虎符,虎符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提问:根据铭文你能判断出这件虎符是谁调动军队的见证吗?你能理解虎符铭文的含义吗?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和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结合地图册,意在用虎符提出军队控制权问题。虎符的右半保存在皇帝处,左半保存在阳陵(今陕西西安东)的统兵将领处;调动军队时,由使臣持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虎符代表着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支配权。
提问:再看《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秦朝的郡及郡以下的县,长官叫什么?这些官员由谁来任命?县以下还有哪些基层组织?请补充在《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上。
設计意图: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秦朝形势图》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了解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设置,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补充《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将课文表述的县以下设乡、里、亭加上去,由此理解秦朝的郡县制将管理组织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层层有官吏,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教师:这样系统的行政管理组织需要大量的官吏,看材料:
材料4:喜并不是中央派往地方相当于郡县长官或次官等级的长吏,而是出生于地方、在当地被录用的地方官吏……十九岁那年当上了县史……二十八岁当上了狱吏,除了读写文字,还必须通晓法律和案例,并具有撰述报告书、判决书的能力。在秦始皇统一的时代,是这些官吏在地方上担负着平凡的工作。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①
提问:材料中“喜”是哪一级的官吏?从他的工作中你能解释秦中央集权是如何实施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可能难以理解,这则材料形象地展示了秦集权制的具体实施。县级基层官吏“喜”的工作是依据法律维持地方治安,将地方发生的案件写成报告,呈送上去,中央通过这些官吏实现对地方的统治。
教师:秦始皇建立的高效率的中央集权制度,依靠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地方县下设乡、里、亭,中央的命令可以一级一级下达,一直到普通百姓。官僚各司其职,层层对上负责。一个小人物“喜”也是为整个制度而工作。因此有学者说:“这样一套自皇帝至郡县乡里、以文书行政为基本特征的官僚体制,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最完备的官僚体制,开创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基本模式。”②
“喜”的日常工作需要“读写文字”,文书通行畅通,各级政务往来才通畅,那么,文字就必须统一。因此,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5:(南京博物馆特展实物图片)③
教师: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会讲述自己怎样的故事?“廿六年”是哪一年?诏版和铁权上的文字透露出了哪些信息?为什么要统一度量衡?秦半两钱为秦朝统一货币,那原来各国的货币都是什么模样?看教材“材料研读”栏
材料6: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①
提问:材料中包含了哪些统一措施?怎么理解教材中说的“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能再说说统一文字的贡献吗?
设计意图: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筑四通八达的道路,这些涉及国家管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回顾已学知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秦统一的文字为小篆体,小篆体部首偏旁还很随意,没有固定位置,隶书才固定下来,汉字的成熟是在隶书阶段。因为文字的统一,官府文书才能有效地通达于全国各地。全国地处东西南北的诸侯各国,方言各异,统一文字加强了文化交流,增强了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初一学生在古文阅读上还存在一定障碍,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大意,并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肯定秦始皇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渗透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
材料7:条条大路通咸阳!展示地图册第25页《秦朝的形势》
教师:在地图上,指出从咸阳到九原郡的直道。秦朝修筑驰道给国家带来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地图,学生感受到秦朝修筑的驰道像千万条血脉贯穿于秦朝的疆域。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秦的交通建设主要是为了军事目的,驰道密切了中央与地方郡县的关系,秦朝中央政府得以更加有力地控制四方疆土,这客观上促进了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但浩大的工程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很快到来的秦末农民起义埋下伏笔。
结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的统一既是其自身优势使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七雄争霸中谁能够把民众最为有效组织起来,谁就能得到天下。秦依靠自身的强权和历代君王、贤臣的“雄才伟略”,将民众的力量汇聚到“统一”这个目标上来,最终获得了胜利。完成统一以后,秦的制度建设,又进一步将“统一”理念制度化、整齐化,并推广到全国。在短时间内,修长城、建道路,采取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措施,显示了秦的统治在很多方面大有作为,给历史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值得珍视,也带给后人很多启示。但是秦王朝的短命而亡,又耐人寻味,这留待下節课我们一起去探索。
二、教学反思
1. 运用好手中的这本教材。
基于初中统编教材的特点,坚持“点—线”结合教学,把握本课秦统一中国的基本线索,教师应重点讲述皇帝制度、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等,不求面面俱到,力避囫囵吞枣。坚持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深度挖掘,巧妙设问,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予以适当补充,并注意教材前后知识的贯通联系,对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说得通,也理得顺。
2. 关照好眼前的这群学生。
基于初一学生的学情特点,精选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多维度、多路径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基本面貌的了解,帮助他们学会准确合理的历史表达。课程改革提出去专业化、成人化,要求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他们的生活和经验,其实质是提倡尊重教育规律。本课教学设计,尝试以考古文物为微观视角,将文物实物以及与文物相关的史料记载,尽可能多样态地展现给学生,以更接近历史事实的判断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理解;突出更加鲜明的人物细节,以历史细节来调动思维互动。
3. 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方法。
多样的教法可以拨动学生历史认知的心弦,如看地图、讲故事、议史事,甚至可以一起来计算历史时间。不同的视角可以表达历史教学的深刻旨意;用实物来说话,增强历史叙事的真实感;以大人物和小人物的视角,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对话距离;用细节(材料)问题的追问,生成学生对秦的统一以及秦巩固统一采取措施的理解与感悟。
历史课程的价值不在于它记述了什么,而在于学生是否“理解”各种历史记述;历史学习的意义不在于记住什么,而在于学生思考感悟到了什么。课后学生继续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兵马俑的面部表情虽有不同,但大多数表现为严肃沉静甚至忧虑?秦始皇的智商究竟有多高,足以应付得了这么多的创新?秦朝确立的先进制度怎么就没能挽回秦二世而亡的败局呢?……他们基于历史情境中积极思考非常可贵。
高中课标认为,“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①历史学习、历史教学一直在继续,期待我们有更多有益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
(本文系南京市陈红名师工作室“贯通式教研”研究课设计,在此特别感谢陈红工作室团队及学术顾问任世江老师的指导。)
【作者简介】余维,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实习编辑:钱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