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思考、精于表达的高年级习作教学

    郝晓丽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描写和议论,还要在作文之中插入学生对事物的思考,将学生的感情融入作文表达之中。因此,善于思考、精于表达的写作对孩子们的要求比较高,要让他们将自己的感悟通过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训练学生写出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

    一、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氛围

    在作文教学之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想象能力的训练,而给学生一个不切实际或不符合他们年龄段的题目和主题,让他们进行写作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都被忽视,不能切实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思考和理解能力。要想培养这些能力,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上课思维和模式,经常性地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够对其内在逻辑性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例如许多教师喜欢让学生写一些比较大的话题,而由于小学生的思想内涵还比较肤浅,并不足以写下例如“建设祖国”“四季欢歌”这种比较大的题目,而应选择一些符合生活实际的作文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例如“暑假中的一件事”“我最敬佩的人”等贴近孩子们日常生活的题目,让他们知道写什么、该怎么写。同时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思考,可以充分发挥小组之间合作的优势,和小伙伴们交流互动,增加作文的趣味性和逻辑性。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

    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头痛的事情,在于没有足够的语言文字积累,进而导致作文内容的空洞和肤浅。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年龄较小,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从而导致在作文过程中想写一段话,或想表达某种意思,但没有足够的语言词汇去运用。作文好比大厦,必须有足够的砖瓦才能平地起高楼。因此,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在小学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吟诵优秀传统诗词篇章,培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阅读古典诗词的能力,丰富学生们的基础文化知识。还可以与学生家长相互交流,列出适合学生閱读的书单,让孩子们在空闲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家长陪读或监督,在融洽的阅读氛围中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学生要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优美段落、语句进行摘抄,写下读书笔记,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写在笔记中,切实提高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将习作融入生活

    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途径绝不局限于学校和课本,因为老师和课本教授的知识都是间接性的,而只有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思考生活中的人、事、物,才能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自己去发现天地之中蕴含的无穷知识。孩子们亲身体验、实践、思考而获得的知识,将对学生有终身的帮助。例如,小学中经常会有一些描写景物或动物的作文题目,然而城市中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与自然与动物有密切的接触,他们的观感和知识往往是从课本和电视之中得来的,没有自己直观的感受。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郊游活动,参观动物园、植物园,让孩子们对自然万物有真正的观察和接触,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才能够真正将作文写好。例如,小学统编版教材中有一篇《珍珠鸟》,朋友送了作者一对珍珠鸟,故事由此展开,描写了一对珍珠鸟可爱的外貌和有趣的生活,刻画得非常细腻,生动有趣。要想让学生们也能达到相近的写作效果,就必须对生活、对事物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高年级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将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为他们的人生之路做好铺垫。广大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们爱上学习,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勤于观察和思考,对自然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多读书动脑,记读书笔记,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融入自然之中,去写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作文话题,切实培养综合能力,为人生之路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