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吐谷浑文化的包容性
汪生 花东梅
吐谷浑國成为中國历史上有國时间最长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她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她抓住了有利时机等等。但从文化方面考察,吐谷浑之所以有活力,之所以发展迅速,之所以强大盛世,在于她文化方面的优势,即吐谷浑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吐谷浑文化的包容性给本國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一、吐谷浑文化是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
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反映其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吐谷浑文化是指吐谷浑民族在精神领域所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的总和,是具有本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
吐谷浑辽西鲜卑慕容部单于涉归庶长子,西晋(283-289年)左右,吐谷浑因与继单于位的嫡弟若洛“广鬼”(慕容“广鬼”)部落因马斗而失合。吐谷浑便率本部落1700户部众和众多的牛羊走上西迁之路。从辽东到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313年左右,又从阴山南下,经河套南,过陇山,到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北。以此为据点,向西、南、北三方开疆拓土,统治今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在沿途中与羌、氏、汉、匈奴、西域胡、高车等一些民族融合成为新的民族共同体。329年叶延以他爷爷吐谷浑为命名,建立了一个强大、富饶的草原王國。有國350年,传位22代,成为中國历史上有國年限最长的割据政权。663年,吐谷浑國被吐蕃征服,但仍以吐蕃邦國的形式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发展了近200余年。这个王國中心,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在这广袤的草原上、多元的人文环境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了以鲜卑文化为主,融入了羌族、汉族、吐蕃等多民族的文化成份并存的、独具特色的吐谷浑地域文化。
二、吐谷浑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吐谷浑与多民族,多种文化的融合,使她逐渐走向强大,历代名王辈出,英才如林,人才济济,创建了一个有独特文化蕴含的文明古國。她的文化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饰的多样性体现了吐谷浑文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吐谷浑人的发式是结辫发式。男子同华夏族一样结发,女子束发,也就是辫发,史称“妇人皆贯珠贝,以多为贵”。丈夫衣服略同于华夏,多以罗幂为冠,亦以缯为帽”。男子“通服长裙”、“著小袖,小口
,大头长裙帽”袴与北方汉族的“长帽短靴,合袄子”略同,(《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妇女一般穿裙襦,与内地汉族妇女相似。可汗妻恪尊(可敦)“衣织成裙,披锦大袍,辫发于后,首戴金花冠”,具有北方游牧民族妇女穿戴之遗风。吐谷浑民族的服饰不仅传承了本民族传统的袍衫服制,同时在不断的文化交融中又进行了新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吐谷浑人的发式、服装带有多元文化色彩的特征。多样的、独具特色的吐谷浑服饰文化艺术,反映了吐谷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社会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吐谷浑宽容兼纳的一面。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文化将会失去生命力。吐谷浑文化的包容性在于吐谷浑容纳了各种文化的精华,并且各种文化互相渗透,彼此交融。吐谷浑人在西迁时,也只有一万多人,在沿途中招纳了一些鲜卑和其他民族,这不仅增加了吐谷浑人口数量,也积极地吸纳了匈奴、胡、高车、羌、氐及汉族等一些民族的优秀文化成分。尤其在建國后对汉文化的吸纳,十分有利于吐谷浑上层建筑的形成,吐谷浑大量吸收汉族文化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大都采用中原政权的形式,吐谷浑官制《晋书?吐谷浑传》中记载:“其官置长史、司马、将军,颇识文字”;吐谷浑的國号依照中原汉族传统“以王父字为氏”,“亦为國号”;吐延曾对属下说:“我作为一男子汗大丈夫,没有出生在汉高祖、刘光武的朝代,与那个时代的大英雄韩信、鼓越、吴汉、邓禹等一同驰骋中原,一见高低,使自己的名字写入青史,也不枉活了一世。现在我却流窜到这蛮荒之地,读不到贤哲们的书,听不到他们的教诲,更得不到朝廷的封赐,终日与麋鹿为群,死了也只能作毡帐之鬼。每日里看日落月出,真叫人惭愧。”可见吐延十分重视、欣赏汉文化,故博览汉书;视罴自幼好学,对儒家的治國理念、先秦的哲学典籍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曾对汉族儒生骞苞说:“我读《易经》受益良多”,并且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司马、博士皆用儒生”(《通典》卷一90《吐谷浑》);到了易度候为王时。吐谷浑國王及大臣们在学习中原汉文化方面,延伸、发展了学习内容和方向,已触及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南齐书?河南传》记载“易度侯好星文,尝求星书,朝议不给”,说明易度候不仅喜欢研究天文,而且精通汉族文字,这也更说明吐谷浑上层已精通汉族文字。夸吕广泛收集和阅读汉文经典诗赋,汉学程度很高,他也要求自己的臣下和王室子弟们学习汉文。文化上的兼容并蓄,使吐谷浑与同一时期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相比。在文化上处于一种优势地位。
(三)开明的政治风气使各种政治思想在吐谷浑國被重用。吐谷浑是在羌人的地盘上建立了國家,他们刚进入羌地时,众羌人不服。吐延是被羌族大首领姜聪趁与吐延议事的时候,一剑刺中吐延,他交待完后事便离世。他儿子叶延继承王位后吸取了父亲血的教训,遵循父亲临终时的教诲,不计杀父之仇,逐步采取了“联羌共治”策略。安抚众羌,有些羌人首领进入了吐谷浑王庭任职。从叶延开始,王庭中吸纳羌族头领为大臣,共同治理汗國,军队的各级指挥人员中,也有不少羌人,就连王庭中的卫队也大都由羌人任职。这一联羌共治策略使羌人的反抗逐渐平息,并愿意服从吐谷浑法令和调遣,为吐谷浑國奠定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基础。之后在500年的吐谷浑王庭中,代代都有习孔孟之道的儒生担任各级重要官职,这些儒生有汉、羌,杂胡、鲜卑等民族。他们为吐谷浑國的创建、发展特别是在吐谷浑文化构建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吐谷浑古國在文化层面上的一大特色。
(四)与各民族的通婚反映了吐谷浑文化的相通相容。吐汉和亲、公主下嫁、异民族通婚等等,反映了吐谷浑文化的相通相容。六世國王视罴娶羌人旺族之女念氏为王妃,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他俩的婚配,使羌族与吐谷浑人血缘上的结合进入了高潮,进一步推动了吐羌多层面的通婚进程。对吐谷浑王國的兴旺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596年,隋文帝将宗室女光化公主下嫁世伏为妻,并派名士柳謇以散骑常侍的身份,送光化公主入吐谷浑完婚。640年,大唐公主弘化公主下嫁吐谷浑王诺曷钵。随着中原与吐谷浑关系的日益密切,许多汉族进入吐谷浑,一些吐谷浑贵族子弟也进入中原学习汉文化。双方派遣的使臣不绝于途,进行修好、朝贡等活动。汉文化的输入对吐谷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吐谷浑文化对汉族也有一定的影响。当时,吐谷浑的马和形制优美奇
异的金银器等物品不断传到内地,甚至吐谷浑的服饰被汉族妇女所模仿。“罗幂”原是吐谷浑人的发明,是一种以面纱遮面而防风沙的护面装备,本来为了适应高原气候而创造。由于罗幂样子别致、飘逸,不久就风靡北朝,到唐朝时竞成为贵族妇女及宫女的常服。公元371年(晋成安元年),吐谷浑向前秦苻坚一次送马5000匹。公元625年(唐武德八年正月),吐谷浑、突厥向唐朝请求互市,得到允许。在那之前,中原刚刚结束战乱,耕牛缺乏,通过这次互市,中原从吐谷浑那里买进了许多耕牛,使得农民不再为耕田没有牛而发愁。吐谷浑人骑在马上的音乐传入内地,大大丰富了内地的音乐文化,也开了唐玄宗练舞马的先河,在中國音乐、杂技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密切的文化交往加深了双方之间的情谊,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五)自由的宗教信仰促进了吐谷浑社会和谐。吐谷浑人初崇尚原始巫术,遇事占卜,祭祀山川、日月。至慕利延后期,吐谷浑四邻都信奉佛教,随着它与邻近各國交往的日益频繁,各地的佛教也逐渐传入吐谷浑。世子琼对从西域返回的高僧慧览极为敬崇,“遣使并资财,令于蜀(成都)立左军寺。览即居之”。拾寅时,“國内有佛法”。514年(梁天监十三年),“表于益州(今成都市),立九层佛寺,诏许焉”。540年夸吕可汗又遣使到梁,“求释迦像并经论十四条,敕付像并制旨涅、般若、金光明讲疏一百三卷”。在薤谷浑还有道教、儒教等,广泛、浓厚的宗教氛围,对吐谷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保留原来鲜卑萨满教色彩的原始信仰的同时,宽容的迎纳其他宗教。各种宗教在历史发展中,互相影响、互相吸纳维护了吐谷浑國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也成为各民族融合、统一的文化纽带。
(六)吸收西域文化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吐谷浑文化。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不仅感受到吐谷浑曾经的辉煌,同时还有蕴藏其间的博大胸襟。1983年以来,热水古墓出土了大批来自中原汉地、中西亚、波斯的丝绸制品,大宗的粟特银器、金玉制品、来自中西亚、欧洲的铜器、珠花手饰等。其中丝织物居多,品种有锦、绫、罗、缂丝等,几乎包括了目前已知的唐代所有的丝织品种,以及中亚粟特人的“波斯锦”,数量多、品种全、图案美、技艺精、时间跨度大。可以看到吐谷浑文化艺术的伟大,正是在于它无穷的包容性与创造力。吐谷浑在中國历史上最为光彩的一页是他们在经济活动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上所起的作用。
吐谷浑的服饰受西域波斯风俗的影响,之后传入我國内地。《旧唐书?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妇女以金花为饰,缀以珠贝,动则摇曳生姿,中原称之为“步摇”,所以唐朝称吐谷浑首领为“步摇首渠”。这种佥步摇本为树枝形,来自波斯。传入吐谷浑以后,将步摇的形制进行了改进之后又传入中原,对后世特别是对唐代妇女头饰影响很大。
吐谷浑以“出良马”著称,良种称青海骢,又被称为龙种马。《北史?吐谷浑传》记载:“青海周回干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岁冬冰合后,以良牡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駒,号日龙种,必多骏异。”这种马是以波斯牝马与本地牡马交配而成,具有高大、神骏又耐劳、耐高寒的素质。
在辉煌的南丝绸通道上有穿梭来往的使节,有络绎不绝的东西方各國商人,以及去西天取经的和尚和东来传法的印度僧侣。吐谷浑人在辉煌的南丝绸通道中充当了外國使节和商人的翻译和向导。中亚和西亚的一些國家的使臣来南朝时,都是由吐谷浑人带领,跟东西南北各色人的往来交通,使自汉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得以延续,同时也对吐谷浑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吐谷浑人在这条路上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是和外國商人进行中转贸易。并由此介入國际贸易在这种大规模的國际贸易中,吐谷浑靠着重要地位,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从以上对吐谷浑的富有多样性、包容性和本民族特色文化的简述可以确认。这个民族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真不愧是历史上一个包容、积极、进取、团结的民族。
参考文献:
[1]周伟洲,吐谷浑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程起骏,古老神秘的都兰,青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中共海西州委党校、柴达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