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第二次合作中产生摩擦的原因及启示再探
樊玉生
【摘 要】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国民党蒋介石不断制造摩擦乃至挑起武装冲突,按传统观点看是国民党蒋介石始终坚持反共反人民立场的结果,但按现代理性看是在一块没有现代文明的土地上,不同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必然引发相互冲突彼此征服的结果。今天海峡两岸政党要真诚合作,解决台湾问题,就必须具备现代文明社会的理念,做到对不同政见,不同价值追求的理解和包容,对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的尊重和厚待,充分认识到多元信仰,多元文化,多元价值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现代理性;国共第二次合作;摩擦原因;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19-02
今年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0周年。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能成功实现第二次合作,显然是因为两党都能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搁置不同的政见,不同的信仰,顾全大局,捐弃前嫌,团结合作的结果。但众所周知,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时有矛盾,时有纷争,时有摩擦,甚至时有冲突。而这些摩擦与冲突主要是由国民党蒋介石挑起的,究其原因何在?对今天有何启示?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国共第二次合作中产生摩擦冲突的原因分析
1937年9月22日在中共不懈的努力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此后至1938年10月,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组织上、文化上,尤其是军事上相互协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从而掀起了全国军民的抗日高潮。但是,在两党合作中国民党蒋介石对共产党及所领导的军队的防范和遏制始终没有消除过,特别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防共、限共,制造分歧、摩擦乃至冲突日益明显地增多。究其原因,传统的观点认为由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始终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因此制造摩擦,限制、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是必然结果。但按现代理性来看,这是在一块没有现代民主和自由的文明的土地上,不同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必然引发相互冲突彼此征服的结果。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国家。因此,进入20世纪,尽管现代民主、自由的清新之风也已吹到了古老中华的神州大地,但民主、自由的现代精神却一时还难以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一场场思想启蒙运动,总遭一次次血雨腥风的暴力斗争摧残。这样,尽管专制帝制已退出历史舞台,然数千年造就的专制集权的政治心态依然根深蒂固。那些权力拥有者,特别是最高权力拥有者尽管也接触民主、自由等现代文明,但全然没有作为现代社会的国家领袖应有的思想境界和政治气度,往往把持不同政见,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价值追求的人不是看作是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多元信仰的体现,而是看成是对其统治权力的最大威胁,千方百计地打压他们,不允许不同政治力量的存在,不同声音的出现。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刚确立时,蒋介石即授意国社党负责人张君劢发表致毛泽东公开信,以“军队属于国家”为由,要求将八路军训练、任命及指挥权完全托之蒋介石,再以“一国之内唯有一种法律,一种行政体系”为词,要求中共“取消特区之制”。[1](P.344)1938年2月国民党《扫荡报》发表社论指责陕甘宁边区搞西北割据,红军虽改旗易帜却不服从中央。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的论调,指出“在非常时期中,行动固宜统一,理论尤贵一致。”[2](P.421)到1939年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作《唤醒党魂,发扬党德,巩固党基》的秘密报告,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并秘密通过《限制异党活動办法》,称中共为“异党”,要“严加限制”,还专门设立“防共委员会”,以制约共产党和一切进步分子的思想、言论和行动。[2](P.798)所有这些都表明蒋介石不能以现代政治领袖的风范与气度看待不同政治力量、不同信仰追求的存在,而是抱着传统帝王的思维把异己力量看成是对其权力的威胁,从而加以限制和打压。必要时,蒋介石甚至对异己力量冠之于反动分子、叛乱分子或匪徒加以消灭。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先后制造“深县惨案”“平江惨案”“确山惨案”等一系列反共惨案,以及1941年初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他们就是以“叛军”的名义残杀共产党员、八路军和新四军。此时他们口中虽然也说现代语境下的“自由”“民主”“平等”“权利”“人性”“人民”等术语,然往往成为他们愚弄民众,欺骗民众的宣传工具,甚至沦落为他们利用民众,煽动民众去消灭一切异己力量的工具。
这一切说明在一块长期受专制集权浸淫,缺乏民主和自由的土地上,那种现代文明下的政治宽容和温厚是不存在的。政见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追求不同往往就演变为政治斗争乃至暴力冲突。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中产生摩擦冲突的现实启示
80前国民党蒋介石在中国这块缺乏现代政治文明的土地上,以传统统治者的思维不能包容和宽待持不同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共产党人,用敌视、压制乃至消灭的态度对付共产党,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中不断制造摩擦和冲突,导致合作破裂,内战再起,使生灵涂炭,骨肉分离,留下了至今都没有愈合的战争创伤和情感隔阂。
80年后的今天,海峡两岸的国共两党早已改变了20世纪50至70年代相互攻击、相互对抗的状况,实现了近40年真正停火。共产党正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努力推进海峡两岸的正常交往,以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三通”已实现,两岸民众交往日趋频繁,两岸学术、文化、科技、体育等各种交流日益广泛,两岸经贸也不断发展。海基会、海协会不断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早已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和平之旅”访问祖国大陆,实现了自1945年以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但必须看到海峡两岸的分歧、隔阂依然存在,尤其是台湾民间对大陆的“防火墙”“隔离带”无法消弭,大陆游客去台湾观光能带动当地消费似乎不被他们领情,中央政府批准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能带动当地发展却遭致相当一部分人的极力反对。这些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深思,究竟还需要作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实现海峡两岸亲密无间,和为一家。
在这方面,美利坚民族的表现应该对我们有启发。众所周知,美利坚民族有史以来即是一个信仰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民族,在近250年的历史里除了一场南北战争外,几无内战发生。而那场战争的结果并没有因为死伤百万而给双方留下不可消弭的创伤和仇恨,相反因北方共和党的政治包容和温厚很快消弭了双方的仇怨,从而很好地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南北战争一结束林肯总统就颁布了大赦令,免除所有南方军将士的战争罪。这使南方军将士并没有因叛国而遭到北方的审判,相反因为他们放下武器避免更多生命的牺牲而得到南北方共同的理解和尊重。后来国会要求各州选送两尊本地英雄的雕像,当弗吉尼亚州呈送南北战争时南方民主党临时总统戴维斯和军事统帅李将军时,国会对此没有排斥和责难,相反完全接受。这体现了美利坚民族不同政党不同派别相互之间的尊重和包容。在这样一种宽容、妥协、温和的政治氛围下,战争就不会留下心理创伤,不会留下情感隔阂。
当今中国正在迈向现代化,现代民主和自由的文明之根已深深植入中华大地。作为具有“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理应比当年的美利坚民族做得更好。应该能做到思想的真正解放,心理的真正开放,情感的真正包容;做到以博大的胸怀,真诚地去拥抱信仰不同,观念不同,价值不同,尤其是政见不同的台湾同胞,让游子有一种真正回家的亲切温暖的感觉。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是体现对不同政治信仰,不同价值追求的尊重和包容,就是要把因内战留下的数十年的海峡两岸相互间的“防火墙”和“隔离带”拆除。2013年“习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两岸一家亲”理念,指出增進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和平发展的关键,并再次表示愿意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3]这同样体现了作为一名现代中国的政治领袖以真诚之情,包容之心,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协商解决年深日久的政治分歧,共同努力拆除相互提防的心理藩篱。
鉴此,我们不但要有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政策落实,更要有全体国民尤其是共产党干部对多元信仰、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认同和尊重,对不同政见、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的理解和包容;要革新传统思维,去除敌对意识,主动去拆除两岸之间有形或无形的“防火墙”“隔离带”,要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不能把政治分歧一代一代传下去”去做;不但要实现“三通”,更要实现“心通”,要从细微处做让同胞最感温暖的事去消除内战造成的长期隔阂,去抚平内战带来的历史创伤。只有这样海峡两岸才能妥善处理好一切历史遗留问题,实现海峡两岸政党及与所有进步的民主党派的真诚合作,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共和国的精神是和平与温厚。”[4](P.108)我们是正在实现现代化,走向现代文明的人民共和国,应该具有和平与温厚的精神特质,应该有包容天下的伟大气度,应该有比美国更好的对不同政治信仰、不同价值追求包容和宽厚的态度。唯此,在现有海峡两岸的正常交流的基础上,相互间的政治谈判就一定能成功,台湾问题就一定能解决,两岸人民就一定能和为一家。
参考文献:
[1]黄修荣.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纪事[M].北京:中共 党史出版社,1995.
[2]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 (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4]习近平.两岸政治分歧终归要逐步解决,不能将这 些问题一代代传下去[EB/OL].http://news.ifeng.com/
gundong/detail_2013_10/07/30093491_0.shtml.
[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7.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