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案例研究

    刘长虹 杨微

    内容摘要: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段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学生将“说”转为“写”的作文起步训练。学生对看图写话的态度与认知深刻影响着他们对日后习作、写作的看法与态度。学生为何对看图写话存在排斥情绪,在进行看图写话时存在哪些实际问题,如何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怎么引导学生乐于、渴望于看图写话,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探究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看图写话的實际有效策略。

    关键词:看图写话 存在问题 策略探究

    看图写话是学生通过观察图上内容进行写话的一种写作训练[1],是小学低年段学生以书面语言表现其观、想、说、写等能力的形式,是学习习作、写作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写话能力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2]因此,看图写话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引导学生多观察与发挥想象,培养其写话兴趣;积累词语,丰富写话词汇;正确使用四种基本标点符号。但是,目前看图写话教学在这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看图写话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扬州某小学语文实际的语文课堂进行观察和对低年级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从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归纳整理了看图写话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在教的层面,存在教师对写话教学不重视,教学方式刻板单一,点评指导单一、随意等问题;在学习层面,学生存在着不懂图、说写转化困难、说写兴趣不浓厚、写话逻辑颠倒与不会使用标点符号等问题。

    (一)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1.对写话教学认识的偏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学低年段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板块都作了六条及以上的要求,对写话模块则只有三点要求。而且在识字与写字板块,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的具体要求,这都使得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认知上出现了侧重点,出现了侧重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轻视写话教学与指导的现象。而教师认识的偏误,则直接传达给学生“看图写话”不重要的错误信号。

    2.看图写话教学方式不合宜

    教师关于写话教学方式的不合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写话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或试卷试题,与学生周边生活、事物缺乏必要的联系。教材中虽然囊括了繁多的图片与插图,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主要凭借,但多数教师却将其视为看图教学唯一凭借。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写话指导比较单一,如在一幅图中,教师通常注重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范式去指导学生练笔,喜于模仿的小学生最终写出的内容前篇一律,但最终却能受到教师的表扬。潘菽先生在其著作中说道:“作文是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得到综合训练的一种途径。”[3]因此,即使是看图写话教学,教师也当在学生进行观图写话时鼓励学生“写我所观,写我所想”,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培养学生写话兴趣、促进学生想象”等目标训练。

    3.看图写话点评缺乏针对性,缺少反馈环节

    看图写话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水平的书面表达,也是促进其综合能力逐步提高的有效途径。在写话中,有写话格式的规范,汉字正确的使用,积累词语的运用,想象力的发挥,还有学生情意情感的外露。据调查发现,教师关于看图写话的评价特别关注学生的写话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特别通顺,而对写话中的其他因素则关注较少。同时,在完成批改后,缺乏必要的反馈环节。重视反馈能够让学生自觉关注自身的写话水平,并认真修改,由于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互动的反馈环节,造成了学生写完,教师批完后写话便被搁置起来,而学生写话能力水平是否提高,在写话中是否有所发展,则被忽略。

    (二)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存在的问题

    1.不懂图片的意思

    小学低年段学生主要以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为主,在对图片进行观察时,不会进行序列性观察,往往分裂式地观察图片中的人与物,难以将图片中的内容作为整体,联系起来。而且,对于图片中某些重要的细节、信息等缺乏必要的关注,导致其无法整体性理解图片本身的意思。

    2.说写转化困难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段学生首次正式地将口头语转为书面语的开端训练,也是将脑海中丰富多彩的、活动着的内部语言转化为具体固定的外部语言的尝试,由于学生识字量、表达能力的有限,所以在将思维活动转变为书面语言表达时存在着“可口述而难下笔”的问题。

    3.写话兴趣不高涨

    看图写话作为综合性的训练板块,对学生自身的观、说、思、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关注与精力才能做好。经访谈与观察,发现有些学生难以长时间的观察图片内容,再加上进行写话的图片一般都是黑白色调,导致了学生无论是在开始观察还是在写话过程中都难以提起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最终草草写完以应付教师。

    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看图写话教学目标的模糊造成了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举步维艰的窘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低年段的写话提出了三点要求,但看图写话作为写话中的一部分,却并不完全适合达到其所提出的要求。因为看图写话的包括了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语言成句能力、想象能力,逻辑能力等,目标已经不局限于课程标准,所以也造成了教师教学时不知到底要发展学生哪个方面,如何通过图片来发展,如何通过图片来教学等问题。

    (二)图片选择不够精当,选择范围有限

    经过调查与统计,发现给学生作为写话材料的图片大部分呈现出的都是黑色色调,而且有时试题上的图片非常模糊,随意选择。黑白色调本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加上模糊不清,更是进一步将学生推向相反的彼岸。并且,图片的选择范围非常狭窄,来源基本上就是教材、练习册与试题,教师很少通过网上查阅下载相关图片、关注儿童读物、从学校资料室借阅相关书目等途径来丰富图片的类型,因此,图片的单调与单一始终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更不必谈唤醒他们的兴趣。

    (三)图片内容与学生体验关联不大

    学生热衷于关注他们所熟悉的事物与话题,熟悉或相似的事物与经历能够博取到学生的关注,唤醒学生的兴趣。低年级看图写话图片的选择不仅要对外观形式上有要求,同时,也要对图片中的内容予以重视。清代学者王筠在其著作《教童子法》中推崇一种作文选题的方法,即“以目前所遇之事为题”,所强调的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某事后的体验。学生在融入自身情感体验后,自身经历与图片内容便会自主发生连接,此时,学生的写话兴趣也自然被调动起来,因此,王筠认为“以目前所遇之事为题,是可法也”,这也能够给今天的语文作文选题一些借鉴。

    三.改善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训练目标,选择恰当图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生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提出了明確的目标,包括对写话有兴趣、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在写话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这些目标凝结为“训练点”分散到学生的写话实践中,不求全只求学生有所得,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明确每次写话训练的不同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与写话能力。同时,针对每次写话实践所制定学习目标,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图片。可以确定,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喜欢颜色多样、色彩明亮的图片,容易被直观形象的东西所吸引,因此,教师在选择图片时要注重外观与内容的统一,选择鲜艳明亮、内容生动的图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图片,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让“体验”先行,培养学生写话兴趣

    “体验”先行,即重在连接学生经验与图片内容,使两者能够发生联系。小学低学段的写话任务不在于使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行文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乐于用笔表达自我的习惯,培养其对写话的兴趣,是习作与写作的“试水”阶段。“体验”先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用笔进行看图写话时,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能够体会出图片中人物的心理对话,并以笔表示。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训练前,应当以相似图片为凭借,为学生创建体验场所,可以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通过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与体验图片中所蕴含的内容以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写话乐趣,之后再呈现给学生写话的图片,这时,学生则能够联系先前写话练习时的经验,对图片进行观察,完成写话训练。

    (三)结合学生爱好,多样化选择写话内容

    潘菽先生认为,儿童写作容易受到其自身兴趣、意志、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所在,多样化、多途径选择写话训练的图片。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所阅读的书物以及动画选取合适的片段作为图片素材,以此进行写话训练。例如,选取儿童绘本读物中的一幅或几副图片,结合“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标,进行训练,此时,儿童的兴趣、注意力等都会被高度调动与集中,面对生动、熟悉的图片,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完成由说到写的转换。再如,选取儿童所喜欢的热播卡通中的图片,结合“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目标进行写话训练,较之于一般教材中的图片,更易于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要明确小学低学段看图写话的重点不是过于关注学生的写作质量,而是要培养学生乐于写话的兴趣以及渴望写话的动机。

    注 释

    [1]黄先政,郭俊奇.语文看图写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7(2):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4.

    (本文为“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专项资金自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SJCX19_008)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