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网络路径研究
钱娟 邓纯余
关键词 高校 意识形态 引领力 网络路径
基金项目:学术创新基金课题名称: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网络路径研究,序号:3212020sycxjj208。
作者简介:钱娟,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邓纯余,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324
探寻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网络路径,是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高校的大学生是必须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这一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对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青年变得更加强大,国家才能够变得更加富强。虽然在现在这个阶段,高校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网络路径的探索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在这个工作中也有着不少的难题,然而这些难点都将是促进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动力。当代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相关管理者一定要对他们倍加关注,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涵及相关内容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涵
高校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是指主流意识形态对高校成员的感召、说服和引导及对现实问题的阐释效度,内化为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学生所具有的引导力。所以发挥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他们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下,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思想高度的高校学生。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网络的特殊性、特征与意义
1.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网络的特殊性。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网络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因为高校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示范基地、创新基地。高校是比较特殊并且分布非常广泛的区域,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引进网络这个因素,可以为其他区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供帮助,从而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从根源上提高人民大众的思想高度。正是由于高校意识形态进网络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我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2.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网络的特征。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网络具有实践性、鲜明的科学性、积极的参与性等特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同样实践性也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强调了实践的作用,人们也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方向。鲜明的科学性就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网这个举动是非常符合客观实际的,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建设基础。另外一个就是充分体现了积极的参与性,将网络这个因素与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也有利于调动高校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在通过网络路径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3.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网络的意义。探寻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路径,有利于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为高校培养更多的人才。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处于一元与多元较量的局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够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网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进步。另外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在高校展开进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多高校都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在相关教育的基础上,使网络进入到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品质,提高教育的质量,为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会有更多的领路人。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现状
(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局限于课堂
课堂教育的方式是当代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手段,当然这也成为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局限性,传播方式显得尤为单一化。在网络十分发达的现在,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更应该充分引进网络这个因素,如果只是将教育局限于课堂,将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课堂教育方式固然重要,并且应该作为这是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是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所以這就成为了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一大难题。
(二)网络意识形态融入校园文化的融合度较弱
要想使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达到很好的效果,就必须提高网络意识形态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度,然而现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现状就是网络意识形态融入校园文化的融合度较弱。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相关娱乐新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根据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现状,必须提高网络意识形态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
(三)部分学生思想意识淡薄
在这个信息爆炸化和大数据不断发展的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越来越艰难,然而还有部分同学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淡薄、甄别能力有限的状态,这就更加不利于发挥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因此由于部分同学的思想意识不到位,导致了在高校通过网络路径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效果不佳。
(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与实践脱节
对于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网络路径建设,还有一个难题就是理论与实践无法达到高度的统一。近几年来大多数高校都意识到了要通过网络这个路径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去进行解决。在过去的信息不是很发达,大多数人都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当今这个时代,人们都有了非常广泛的选择权利,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信息的内容,而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就切断了意识形态通过网络传播的路径,所以就造成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与实践脱节的现状。三、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路径
(一)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进网络
针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局限于课堂的现状,况且网络上的信息量非常大,所以就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做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进网络。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使网络走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教育工作,从而改善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教育局限于课堂的境地。使用网络的传播路径会使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精简,有利于使高校主流意识理论更加系统化,会更容易感召和说服在校学生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树立良好的政治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融入校园文化的融合度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融入校园文化的融合度是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重要路径。在当今的大学课堂上,运用网络授课的方式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做法,还是有一定的实行难度的,学生们无法做到真正的全神贯注,所以就要迎合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融入校园文化的融合度,进而吸引学生的眼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学生们的关注内容,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规范的行为准则指导每个人进步。
(三)掌握相关要点开办网络课堂和网络活动
针对部分学生思想意识还比较淡薄的情况,就要充分发掘网络的作用,通过掌握相关的教育要点开办网络课堂并且组织网络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意识。在当今这个社会,网络上的信息量非常大,只有掌握好网络活动组织的要点才能够吸引住人们的眼球,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得到强化,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的进行。在我看来,只有创新才是真本领,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和提高,才能够让理论得到实践,进而真正的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因此就要对活动的形式和语言表达的方式进行创新,然而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针对网络宣传就要做到有生动的语言,灵活的议题,易于传播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在高校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能总是将理论复制粘贴到课堂中,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技巧使之进入学生们的头脑,如果只是生冷的理论知识,便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也不能表达真实的感情。改变这种教育方式的劣势,就要对议题进行灵活性的改变,使思想宣传工作适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最后就是要让理论更易于传播,所以相关宣传者就要学习新的技术,采用最受欢迎的方式找到易于传播的网络路径,组织开展网络活动,充分调动高校成员的积极性。据此充分掌握网络运用的规律,开展网络课堂和相关活动提高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意识、甄别能力等,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路径建设工作的进步。
(四)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在高校教育中要想通过网络路径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必须充分依托课堂端和手机端,通过采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做好思想宣传方面的工作。观察现在的教育现状,网络课程已经十分普及,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不能把课堂定义为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那四十五分钟,而是要形成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两种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网络课堂也有着非常明显优势,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在这个信息爆炸和大数据发展的时代,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优势,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看到成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四、结语
当今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群体,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网络路径的探索是值得重视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掌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相关内容,了解建设过程中的难题,通过不断的创新找到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正确网络路径,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郑嘉禹,粟迎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領力建设的三重维度[J].理论导刊,2019(12):73-77.
[2]段海超,蒲清平.切实提升网络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9(11):45-47.
[3]卢黎歌,李英豪.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J].学术论坛,2018,41(6):73-78.
[4]岳松.高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网络路径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5):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