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廖霞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大学英语越发受到了国家重视;随着时代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育模式需要注入新的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融入思政教育,是目前需要达成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拥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大学英语教师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课堂的融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增强与教材内容的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政教育;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4-0073-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的中心环节,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必须要通过课堂这一主要渠道来实现,将其融入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英语课堂也不例外。大学英语是必修课,课时长,内容广,为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尚没有受到充分的利用。若要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还有很多亟需改进的问题,实现全面化育人,增强文化自信,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政教育宗旨[1]。
1我国高校的思政教学现状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和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从未经历过的多元化文化体验,带来了大量的文化冲击,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就会给社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未来的栋梁,具备一定的思想意识,但仍需要足够的正确引导,才能避免误入歧途,产生偏激的思想。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所误导,后果将会不堪设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大多采用传统老旧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上用“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述,理论大多抽象难懂,解释也不够全面和详细,学生难以理解,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课的质量。在其他课堂,教师没有渗透思政教育的意识,尤其是大学英语课堂,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思政教育功能严重缺失,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专注于英语本身的听写练习、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没有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没有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淡化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很多学校只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等级考试,没有注重英语课堂的潜在功能。与此同时,教师的思政意识不足,在课堂上难以对学生开展相关内容的教育,阻碍了育人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重点是它的“桥梁”作用,学习英语旨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文化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双向传播,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将授课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具备“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内涵式发展,加强思政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提升自己的思政教育水平。
2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2.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思政教育并非思政教师的专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对于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时,除了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对他们政治素养的培养。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重要的载体,需要英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坚定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保持清醒的头脑。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大多教师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多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思想观念上亟需改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尽快补充思想政治知识,将这些内容与英语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在课堂上传达给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文化传播打下坚实的地基[2]。
2.2有助于深化英语教育改革
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改革刚进入起步阶段,部分地区的高校英语课堂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顺应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在英语教育中加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深度,还会使课堂更加丰富,使学生更加有参与欲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渗透思政教育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将两者有机结合,对于推动教学改革、优化英语教学资源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助于满足新时代所要求的全方位人才。
3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应用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应注重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构建系统的教学体系,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思政素养进行培养与提升,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促进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3.1以课本为载体,有意识地进行思政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促进学生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对比国内的文化内容,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实际上,英语课本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与思政教育产生联系,教师应进行深度挖掘,适当拓展,结合网络上丰富的共享资源,进行结合教学。例如在讲授有关环境保护的英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阅读的音频,让学生听到正确的发音,大致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再为学生播放有关环境保护主题的英文旁白视频,让学生对世界的环境有一个大致了解;教师在学生看完视频后,询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和画面,可以借此发挥,让学生用英文写一篇观后感或演讲稿,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演讲活动和分享会,在英文交流和演讲的过程中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既强化了英文学科素养的同时,还提升了思想意识[3]。
3.2充分利用共享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在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优化有了很大的转变,现在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网络上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共享资源,教师应在繁杂的学习资源中进行优化,选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状态和特点的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式教学。由于网络的发达,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获得第一时间的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在召开“两会”期间,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的英文材料,选取符合学生目前阅读能力的文章和视频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观看,通过接触热点话题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习“两会”的重要观点,来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其他方面,网络资源也可以充分显现出其优势。
3.3注重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
在多国文化像潮水一般互相冲击的今天,文化冲突现象也频繁发生,西方的先进思想与负面文化一起涌入学生们的头脑,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引导。大学生们虽然好奇心强,但判断能力还未完全具备,易于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更容易了解西方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文化内容的筛选,强化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引导学生树立分辨意识。自觉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摒弃其中的糟粕。例如在讲解全球一体化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查找英文报道,观看英文新闻等;同时也观看一些类似于《鸟瞰中国》纪录片,增进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撰写英文专题报告,让学生们自行动手实践来增进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增长词汇量和知识面,提升英语能力。
3.4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的学习平台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云课堂”都在争相宣传,网络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建立学习群组,在平台上发布公告,上传课程相关拓展视频,布置作业和练习等,为学生开拓视野,同时收取作业也变得十分方便。通过软件内的大数据统计,可以直观地看到所有学生的作业完成状态和获得的分数,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教师可以将作业答案上传到软件中,在学生提交试卷后直接显示,学生第一时间看到自己掌握不足和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并进行补充学习;如果有不懂的問题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大多数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云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英文讨论会,为学生准备近期的热点话题,让学生们事先准备发言稿,在讨论会上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思想的碰撞和实际英文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和英语表达能力。教师通过讨论会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对有消极或负面思想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教师平日在平台上发布有关时政新闻、有关思政教育的英文内容,推送《朗读者》这类的视频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要发挥名人效应,对于一些为祖国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采访和事迹报道,教师让学生们认真观看,以英横人物为榜样,让学生们受到良好的熏陶。
4结语
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英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自身也要积极补充思政知识,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根据时事热点话题,捕捉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备课,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状态,对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促进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能力锻炼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让新时代大学生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郭浩然.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渗透[J].福建茶叶,
2019(9):117.
[2]王万里.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J].卷宗,2020(1):264.
[3]姜雪梅.大学英语课堂中思政教育的渗透路径[J].戏剧之家,2020(17):181.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