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笔墨艺术对当代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张敏敏
摘 要:李可染是20世纪山水画艺术变革的重要代表人物,为中国山水画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山水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李可染对传统笔法和墨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1942年前后社会战乱不断,这一时期的李可染对笔墨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到了20世纪下半叶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次外出写生,开始从自然界中汲取创作的养分,其笔墨艺术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同时,由于西方外来文化的输入,李可染在传统笔墨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的绘画技法,开启了山水画笔墨艺术的探索创新之路。文章从李可染对笔墨艺术的探索进程出发,思考其对当代山水画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李可染;笔墨艺术;山水画
李可染幼年时期就对绘画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随后在启蒙老师钱食芝的带领下开始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钱食芝在当时的美术界颇具声望,他十分推崇清初“四王”王翚(宁石谷)的绘画风格,并终其一生模仿效之。李可染拜师之后勤奋刻苦、技艺大进,展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钱食芝先生也是竭尽所能传授其绘画知识,他还专门绘制了五尺山水条幅供李可染学习临摹。在恩师的带领下,李可染对于传统山水画笔墨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1923年李可染经过不断刻苦学习考入了上海美专,1929年李可染考入了西湖国立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西方的绘画艺术,并结识了对他艺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恩师——林风眠。林风眠是20世纪初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办学口号[1],最终成功探索出一条调和中西方艺术的时代发展道路。李可染后来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和创作实践就是受到了林风眠的影响。李可染在北平美专任教期间先后拜齐白石和黄宾虹先生为师,接受了二老以丰富充实和含蓄沉雄为美的审美观念[2],这对李可染之后在山水画笔法和墨法上的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54年以后,李可染开启了变革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道路。李可染潜心钻研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根据写生对象的不同创造出多种笔法和墨法,这一时期李可染的绘画技法有了很大的提升,其笔墨艺术风格逐渐走向成熟。李可染对笔墨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促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为传统山水画向现代化转型做出巨大贡献。
一、李可染笔墨艺术的初步形成
李可染的出生地江苏徐州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艺术氛围浓厚。他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就经常用碎碗片在地上作画。1920年李可染拜画家钱食芝为师,开始正式学习传统绘画。由于师承关系,早期李可染的绘画风格受到钱食芝先生的影响,主要学习王石谷为代表的清初“四王”的绘画技法,在此期间李可染对传统的绘画技法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笔墨经验,这为他后来的山水画技法在传统基础上加以创新做了铺垫。清初“四王”的艺术创作脱离现实社会,以模仿前人笔墨的精湛程度作为评价作品优劣的标准,画家的绘画思想受到当时政治风气的影响,作品中缺乏对自身内心情感的表达,画面僵硬缺乏生气。他们继承前代的笔墨技法,提出“以元人之笔墨,运宋人之丘壑,泽以唐人之气韵,乃为大成”[3],将“师古”作为学习绘画的唯一途径,认为只要刻苦钻研前人艺术之大成方能领悟到绘画艺术的真谛。学习临摹清初“四王”的艺术作品对于初学中国山水画的李可染来说,无疑是接触传统山水画笔墨精髓的有效途径。对李可染笔墨技法的初步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元代四家。黄公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根据物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笔墨方法加以表现,如在表现山石树木时会先用笔勾画出物象的轮廓,再用墨色加以渲染。在墨的表达上,他提倡先用淡墨填充,之后层层渲染,这样画的好处就在于画错的时候能及时补救。在用笔上黄公望借鉴书法中的用笔,提倡以书入画。在笔墨创新上,李可染借鉴了吴镇的湿画法和王蒙的繁笔画法。吴镇的湿画法将湿墨与重墨相结合使画面显得沉稳厚重,更能烘托出画面的意境美。王蒙山水画中多用皴法,画面繁密,笔墨浓淡干湿富于变化,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也是其创新之处。倪瓒的笔墨风格極为简洁,注重画面的虚实结合,“逸笔草草,不求形似”[4],画面追求一种空旷、凄凉的意境,与王蒙繁密的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也启发了李可染在今后的山水画创作中,通过笔墨的不同变化来营造画面的意境,进而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李可染在后期回忆对学习前辈艺术家、学习传统的态度时,提到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5],成为他革新传统山书画重要的精神动力。早期李可染大量吸收前人的绘画技法,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有了一定了解,其笔墨艺术初步形成。
二、李可染笔墨艺术的发展阶段
1929年,李可染考入了西湖国立艺术研究院,在这里他得到了校长林风眠的赏识。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李可染第一次接触西方的素描、油画等绘画艺术形式,并且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的绘画理论和技法,其艺术视野更加开阔。林风眠作为20世纪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艺术思想对李可染的艺术创作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其提出的“中西调和”理论启发了李可染“中体西用”的艺术实践。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事物的表现,而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对画面意境的描绘以及画家情感的表达,这就造成了中西方艺术在技法处理上的不同。李可染学习了西方绘画的科学透视、构图以及画面明暗的处理手法,并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中将其融入传统绘画笔墨技法当中,这一创新之举丰富了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使画面呈现出现代化艺术的特征。李可染在北平美专任教期间,结识了齐白石和黄宾虹两位恩师,二人在笔墨技法的表现上对李可染产生深刻的影响。笔法和墨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明清以后的中国山水画笔墨艺术逐渐故步自封,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变革新艺术表现形式迫在眉睫。李可染这一时期在笔墨的表现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除了对于传统笔墨的继承之外,还受到了两位老师的指点。在笔法上,李可染更多的是学习了齐白石先生的“慢笔”,即在运笔的过程中速度要慢下来。这种笔法更考验画家的基本功和作画时用笔的力度,掌握不好画面就会呈现出一种懒散的状态,画家所要表达的意蕴就会大打折扣。笔法除了线条的表达之外,还包括皴擦点染等形式,同一物象用不同的笔法进行描绘,其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在墨法的学习上,黄宾虹的积墨法成为后来李可染山水画创作的主要墨法之一。黄宾虹对墨法颇有研究,他将墨法分为七个层次: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积墨、焦墨和宿墨[6]。在墨色的表现上黄宾虹主张层层叠加,反复皴擦点染,营造出物象的厚重感和体积感。李可染很好地继承了黄宾虹先生的笔墨画法,并认为只有墨色丰富才能表现真实的自然界山水,其后墨法的创新也是建立在积墨法基础之上的。
三、李可染笔墨艺术的探索创新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山水画必须进行大胆的革新。李可染认为明清以后的山水画之所以逐渐衰退,是因为他们脱离了现实生活,他在1950年发表的《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中写道:“我认为改造中国画首要第一条,就是必须挖掘已经堵塞了六七百年的创作源泉。什么是创作源泉,古人说是‘造化,我们现在应当进一步的说是‘生活。”[7]李可染十分推崇明清时期龚贤和石涛的笔墨技法和艺术思想,在全民仿古的时代风气下,他们毅然坚持自己的绘画理念,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的灵感,这使得李可染深受启发。1954年起,李可染的目光开始转向自然,多次外出写生实践,走访了中国众多的的名山大川。随行弟子黄润华回忆时说:“可染先生说要学生在传统基础上深入生活,勇于实践,是有所发现、大胆创新的前提。”[8]这一时期,李可染经历了在传统临摹基础上对景写生到对景创作的过程,笔墨技法日趋成熟。他还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气魄激励自己[9],在传统笔墨功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所学到的知识,根据物象的自然状态尝试新的笔墨方法。在笔法的创新上,李可染注重用笔的力度、变化和连贯性,追求剛劲有力、虚实相生的笔法要诀,借鉴了齐白石先生“慢笔”以及中国传统书法用笔的表现形式,这些绘画技法的创新都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绘画基础之上的。除此以外,李可染在西湖国立艺术研究院接触到的西方素描艺术和林风眠的艺术理念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将素描的表现形式融入到传统山水画中,大大提高了其笔法的灵活运用能力。李可染以自然物象为依托,在墨法上与元代四家尤其是吴镇的湿画法和王蒙的繁笔画法以及恩师黄宾虹的积墨法相结合,画面墨色层次丰富,富于变化。在对景创作艺术实践中,李可染将西方绘画中逆光的表现方法融入到传统山水画,画面墨色苍郁浓重但通透润泽。他还借鉴了西方素描中的明暗对比,用积墨法和破墨法对画面层层渲染,空间感更强烈,这与中国传统国画的意境描绘相比更多出了一些理性的意味。在中国画创作中,掌握水墨比例至关重要,墨色经过反复渲染,稍一掌握不好力度,画面就会出现脏乱的现象,李可染在这一点上完全继承了黄宾虹对墨法的要求,画面整体效果明亮有光泽。李可染对笔墨艺术的创新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之上的,无论笔墨如何变化,画面中仍蕴含着中国传统绘画讲求的意境之美。
四、李可染笔墨艺术对当代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李可染是一个具有时代责任感的大艺术家,在传统绘画走向穷途末路之际,他毅然担负起时代的使命,推动艺术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中国山水艺术只有不断获取灵感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中国古代也十分讲求“师造化”这一创作源泉,只不过到了明清时期受到政治和社会风气的制约,艺术形式逐渐程式化,李可染注意到了这一点,之后重新投入到大自然的写生创作之中。李可染笔墨艺术创作突破了传统绘画的陈规旧律,在传统国画技法之上创立了新的形式语言,他多次外出写生,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观察,以自然界为师,根据写生对象的不同尝试创造不同的笔墨方法。李可染对西方绘画艺术也是采取积极接纳的态度,大胆吸收借鉴,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将民族传统艺术与西方绘画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个人鲜明特征的时代艺术。一个时代的艺术只有不断发出更多的声音才能走得长远,创新意识贯穿李可染艺术创作的始终,其在笔墨艺术上不断推陈出新,使山水画艺术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中国画的发展要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善于借鉴西方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创造现代化的艺术。李可染笔墨艺术的发展为当代山水画的革新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方法,对当代山水画艺术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章文浩.浅析林风眠的美术教育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4):134-135,162.
[2][8]杨修红.李可染美术教育思想变迁研究[J].美术大观,2019(10):74-75.
[3]马躏非.论董其昌对清初“四王”艺术创作的影响[J].美苑,2010(2):33-34.
[4]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李可染.谈学山水画[J].美术研究,1979(1):3-15,39-88.
[6]曹增琴. 笔精墨妙:李可染对传统山水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D].山东理工大学,2013.
[7]薛永年.百年山水画之变论纲[J].新美术,2006(4):4-19.
[9]郎绍君.李可染的山水画[J].文艺研究,1991(5):87-98.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