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李静

    文言实词对文言文构句达意的作用毋庸置疑,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对实词词义的准确理解帮助我们把握文言文的大意,那么,对虚词的准确理解,则决定我们准确理解文意。正确理解并掌握文言虚词的应用,把握其于构句达意之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正确理解句子的内容及内含。那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呢?

    文言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主要体现在配合实词造句,帮助实词构成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可以使句子完整连贯、丰富句子形式,虚词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各不相同的意思和内涵。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要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教学中的诵读活动,通过诵读体会文段中虚词所表达的语气

    “也”用于句中停顿与用于句末的判断,其语气的不同,在诵读中可以得以体现,并加深学生对其语气方面的理解。

    二、翻译体现其细微差异,准确体现虚词前后的连接关系

    “以”是连词的时候,可以表目的,也可以表结果。在翻译文段时,准确理解“以”前后的不同关系,可以准确体现虚词前后的连接关系。

    三、联系古今,从古今差异的辨析中,把握虚词在文言文中的构句达意的作用

    教学中把文言文中的虚词与现代文中出现的同一虚词用法加以比较,了解其古今用法的变化,从而准确理解其在文言文文段中的准确作用与含义。古今虚词的比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古今作用含义相同的虚词,如《劝学》中“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一词,与今义大致相同;

    (2)用法发生了变化的虚词,如“所以”在文言中表凭借或原因,现代文中表结果;

    (3)在现代文中改用了别的词的虚词,如“于”,现代文中分别用“在”“对”“到”“向”“被”“同”“从”“比”“给”等介词取代;

    (4)有些文言虚词完全消失,如用于句中起提顿作用的“10者”,用于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等。

    以上四种情况中除了第一种情况,其他三种情况都需要我们在比较中加以辨明。

    四、归纳整理,明确虚词固定结构的含义及语气

    文言虚词中有一些固定结构,构成固定结构的两个词(或多个词)虽然各有意义,但不能分开来解释,而是另有新义。如“之谓”意为“叫作”“称作”,与构成结构的几个词有一定的差别。常见凝固结构:无以、何以、无乃、孰与、然而、得无、有以、若何、奈何、如何、何如、如其、一何、……为、何……之有、不……乎、于是、是以、以为、然则、虽然、既而等。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貴在不断积累,不断整理归纳,不断比较,不断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