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品·悟:散文意境的串珠式追寻

    叶青

    【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月迹》写的是几个孩子在奶奶的引领下,于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足迹的故事。这篇散文以儿童的心态、儿童的视角来描绘中秋月,极具童心童趣,把追逐美好事物的感情和谐地融入景物描写之中。语言清新质朴、天真活泼,那些旁人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景与物变得妙趣横生。大量的叠音词打破了一些语言运用的规律,显得新颖独特,且朗朗上口。

    文中那静谧深远的意境、心物合一的内涵,让五年级学生去领悟,难度太大。若不讲字里行间隐含的禅思,只说月亮代表“美好事物”,把文末的“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这两句话拿出来作为文章主旨讲一讲,又显得暴殄天物,对不起那些娇美灵动的文字。

    意象、意境需要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及积极的主观体验才能理解。作者贾平凹让物质世界与人的情感相联通,把人的情感投射到月亮上,使得他笔下的月亮充满了生命情调。值得注意的是,此月亮非现实中的月亮,而是作者心中的月亮。若学生误以为作者眼中的景与现实中是一样的,那自然不能领会文中那些文学化的表达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会更多地关注散文的语言,把文本分析得支离破碎,对学生学习散文缺少正确的引领。“写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感”的模式化提问无法激发学生的情绪。其实,支撑散文的是意境,语言只是用来构建意境的工具。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阅读散文,是为了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分享作者的所感所思。

    【设计思路】

    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月迹》,走近贾平凹,体验他独特的感受,体认月我同一、天人融合、虚实一体的境界?

    作者创作时,先有“意”,后有“象”,一系列“意象”组合成了“意境”。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不妨先找“象”——月迹,后品“意”——心迹,再悟“意境”——感受心物合一。如此,《月迹》的阅读流程便是“观月迹—品心迹—悟禅意”。学生先破解文字的密码,初步感受和构建意象;再凝神观照,发挥想象,细致体味,丰富意象;最后渐入佳境,将整个过程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在教材处理上,教师须设计一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由于《月迹》围绕观、品、悟三个步骤,纵深推进,可设置三个问题贯穿始终: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我们”的心情是怎样随着月亮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們”一路追逐月亮的足迹,找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观月迹:从物的感受转到文的体验

    1.看中秋月,交流感受。

    导入:每年中秋,总有一种景要去赏,总有一些人要去聚,总有一种食品要去尝。观看中秋月的图片,用一个词形容你眼中的月。

    生:白玉盘、洁白无瑕、恬静柔美……

    2.寻找月迹,串珠成链。

    ◇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读文,填写月迹图。

    

    3.锁定通感,引向情意。

    预设:各处的月亮是怎样的?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师:文中哪一处的月亮跟你见过的中秋月是一样的?

    生:“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师:作者看着这个圆月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生:“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师:这两句话里有三个词,是作者想要强调的,你找到了吗?

    生:袅袅、淡淡、痒痒。

    师:这篇散文中有许多叠音词。老师细细读了,发现作者想要强调什么时,就用上叠音词。“袅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形容烟气缭绕上升;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形容声音延长不绝。你选哪一种?

    生:第一种。

    师:“袅袅”本是指形容烟气缭绕上升,这里用来形容花香,是把嗅觉转换成视觉,无形赋有形,我们仿佛看到花香在空气中缭绕的踪迹。“痒痒”是触觉,在“痒痒的”前面为什么加上“淡淡的”呀?

    生:“淡淡的”说明痒痒的感觉似有似无。

    师:当你看着那圆圆的月亮,觉得它恬静柔美、洁白无瑕时,觉得它像白玉盘时,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你还是你;当作者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时,倏忽间视觉唤醒了嗅觉、触觉,通感产生了,月亮和他就在一起了,他就在月中了。多么奇妙的感觉,遥不可及的天上月变成了身旁可闻可触的东西。你眼中的月与作者眼中的月不是同一个啊!那是一个寄托了他情感的月亮。你看月时,你是你,月是月。作者看月时,他的心就与月亮在一起了,月人合一,人在月中,月在人间。

    (设计意图: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教师先引导学生罗列“象”,再探寻“象”背后的“意”——作者的情感、作者想说的话。对这段通感文字的重锤敲击,使学生意识到“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领略到“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教师便可顺势将对月迹的梳理导向对心迹的追寻。读懂了文中几个孩童的心迹,也就读懂了贾平凹的《月迹》。)

    二、品心迹:从描述对象转到作者之情

    ◇“我们”的心情是怎样随着月亮的变化而变化的?

    1.读文,画出文中直接抒写心情的词语,填写心迹图。

    2.找出文中言外之意,补充心迹图,讨论心情变化的原因。

    (1)细细品味写月亮的词句。

    例1:“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赏析:作者把月亮人性化了。它有时像调皮、淘气的孩子,有时又化为轻移莲步的美妙女子。

    例2:“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赏析:把月亮与“玉”“银”联系起来,烘托出月光的温润质感和明亮色泽。

    例3:“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

    赏析:这一暗喻生动鲜活地写出了桂树上“骨朵儿”既多且亮的特点,也写出了孩子们心中美的觉醒。

    例4:“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赏析:这一争执说明在孩子们心中,月亮成了美的化身,引起了他们对于美的追求。

    (2)品读语言的同时,完成月形变化图,与心迹图相比照。

    一个白道儿—半圆—满圆儿—亏了—全没了踪迹—玉玉的,银银的—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闪着银光—小小的—白光光的。

    (设计意图:借助比照,学生透过文字,将那长镜头式的多幅月影图叠放在脑海里。学生从月亮的多形态变化中亲身感知了文学的形象性和含蓄性,对散文独特的情感表达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悟禅意:从意象感知转到意境感悟

    ◇“我们”一路追逐月亮的足迹,找到了什么?

    1.补充月迹图:从月迹图来看,“我们”与月亮的距离越来越近,你能看出来吗?

    月亮从中堂到院里,再到院外,在河水里“灿烂地闪着银光”。上湾有月亮,下湾也有月亮,“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是第一层次——“外”;月亮又到了“我们”的眼睛里,是第二层次——“内”;最后,“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是第三层次——“心中”。

    (設计意图:由外到内,从无意到有意,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渐悟到顿悟,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和认识美的过程。他们明白心中有月,才是永恒;心中有月,就能拥有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显然,“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完成了从天上之月到心灵之月的跨越。)

    2.对比:从心迹图来看,“我们”对月亮的感情越来越深,你说对吗?

    高兴、紧张、失望——喜爱

    羡慕、嫉妒——不能割舍

    满足——心中有月

    3.升华:“我们”一路追逐月亮的足迹,其中包含了心灵成长的三个层次,你看出来了吗?

    小结:孩子们一开始为月亮的阴晴圆缺而高兴、紧张、失望,患得患失,后来发生争执,“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都想把美好的事物据为己有,最后恍然大悟,“月亮竟是那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不再执着于月亮属于哪个人:天空有月,我们有月;天空无月,我们心中也有月。

    (设计意图:孩子们追寻月迹,从中堂跑到院里,从院中寻到院外,世界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在进一步升华。此处对作品的深度解读,促进了学生对于生命哲理的思考。)

    【教学思考】

    散文阅读教学,要由言及意,触摸作者的情思。月迹和心迹,实质上是一体两面、水乳交融的。月迹为形,心迹为魂。循着这两条始终相互缠绕、相互印证的主线,教师引领学生体验了心物合一。

    综观整堂课,从“象”到“意”,从“意象”到“意境”,观、品、悟,层层深入,学生逐渐领悟作者凭借语言文字托出一个意象世界的诀窍——给物象灌注情感。他们针对作品的意象、意境进行感受、判断和阐释,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串珠式追寻,充分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从意象入手,挖掘隐藏在意象背后的情思,将学生引入散文的意境,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滋养。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蒋祖霞.《月迹》有禅意[J].中学语文教学,2012(12).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实验小学 ? 3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