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王丹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全球性趋势,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合作项目逐年增加,中国赴海外学习的留学生规模也逐步扩大,如何加强对这些留学生集中管理,如何开展对出国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巨大挑战。本文试图就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当前我国高校留学生群体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策略建议。

    【关键词】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68-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全面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全球性趋势,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国之间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这使我国高等教育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在吸取国外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宣传我国高等院校,提升高校国际知名度以及影响力的目的。留学生是沟通中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对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共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合作项目逐年增加,中国赴海外学习的留学生规模也逐步扩大,如何加强对这些留学生集中管理,如何开展对出国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巨大挑战。

    一、 做好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留学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的最好载体

    首先,留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来自于中国不同的省市地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文化熏陶。“当来到异国他乡留学,他们就从母文化环境来到了异文化环境。作为中国人的代表,作为中国的民间代言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与当地居民的任何沟通交流活动便构成跨文化的传播活动,这时,他们便成为这种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1] (P.13-15)留学生在异国环境学习与生活,在和当地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身上所赋予的中国元素,社会主义情怀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了解当地居民生活习惯,风俗民情,禁忌喜好的同时,也把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文化特点传播出去。这种文化传播有异于政府行为,使受众者更能接受和认可传播的内容,更有益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留学生是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展现大国风范的主要媒介

    “国家形象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对国际社會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及对国内民众的认同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2] (P. 134-147)。当前,我国出国留学生数目越来越庞大,作为掌握着社会最新技术,思想引领前沿的学生群体,他们对提升国家形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留学生在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中具有其他传播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塑造国家形象不能过分依赖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仅靠媒介组织来塑造和宣传国家形象难免势单力薄,国家形象塑造是全面的、长期的工程,除了媒介组织的构建和宣传之外,还需要政府、民间组织和国民的力量参与其中。”[3] (P.42-46)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歪曲报道严重损害了中国在国外大众心中的地位与形象。而留学生作为人际传播的主要媒介,可以避开网络虚拟媒介传播的不真实性,消除大众心理对中国形象产生的成见和误区。

    二、我国高校留学生群体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留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普遍较低

    “据统计资料,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出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近20多年来,共有58.2万留学生赴103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然而,随着留学渠道的多样化及留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中国留学生中的存在问题也日益凸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4](P.72)当前,留学生群体不再是优秀人才的“专利”,许多联合办学机构降低考试标准,以外语水平测试或者学习成绩作为选拔的优先条件,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另外,留学生群体中还出现了一批自费生,他们大都是因为国内高考失利,为了取得本科学历不得已来到国外留学。因此,大大降低了中国留学生的整体水平。以上存在的情况大大影响了我国留学生在海外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损中国人的形象以及国家形象。

    (二)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国外思想的干预和影响

    当前,大部分留学生更愿意选择前往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其主流文化与社会思潮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的内容与导向存在明显差异甚至截然相反。派出学生随时随地身处其中,在观察与体验时潜移默化地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接受着影响。”[5](P.46)一方面,由于有些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危机防范意识差,急于证明自身价值,以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很多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责任,高校大学生则是未来众多领域研究发展的后备军。因此,留学生往往会成为境外反动势力和宗教团体被策反和拉拢的对象,他们企图分裂我国领土,侵犯我国主权,利用金钱利诱和恐吓手段对中国留学生进行策反。

    (三)留学生生活作风较差,社会和心理问题凸显

    留学生初次来到国外学习,摆脱了家长和学校辅导员的监督与管教,很容易失去自我,放松学习。无论是在生活琐事上还是学习研究上都会感到茫然失措,压力倍增,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中国留学生中发生精神异常及相关心理问题的更是层出不穷。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教育领事也透露近年他们每年几乎都要送几名精神出现问题的学生回国。而随着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这一问题也愈发显现。为了弥补空虚有些留学生开始抽烟、酗酒、口盒药、吸毒挥霍钱财的同时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6](P.150)另外,由社会心理问题引发的留学生犯罪案件数量也逐年增长,从震惊华人的中国留美学生因感情问题引发的绑架案,到中国留日学生在熊本市发生的行凶抢劫案,这些血淋淋的真实案例背后揭露的是我国在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凸显的问题。

    三、 优化境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建议

    面对我国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凸显出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着手,秉承着互通有无,全力协作的原则,共同致力于境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二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目前,中国留学生犯罪率显著上升的背后凸显了我国对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则是预防海外留学生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重视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将它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势在必行。当今中国社会,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思想,使他们只在乎“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在这样的教育中,往往使学生缺乏公德意识,只为谋求一己私利,而将社会公德抛在脑后,这也是我国目前海外留学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首先要努力改变家长的价值观念。在关注儿女成才的同时,更加注重他们思想和精神世界的健康。其次,与学生经常保持联络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动向。最后,接受并且相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达成一致,这样才有利于留学生树立正确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首先,鉴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学校在留学生出国之前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针对国外生活和学习注意事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说明,相关手续如何办理,危险应急预案以及海外求助方式等内容聘请出国留学机构专业人员或者具有留学经验的教师逐一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其次,高校应逐步完善境外辅导员系统。挑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语言沟通无障碍的輔导员专门负责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次,利用网络搭起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桥梁。通过建立境外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学校提供活动实时汇报,帮学生解答心理困惑,形成国内外联动体系。最后,丰富留学生课外生活,定期举办集体活动,缓解留学生学习压力及思乡情绪,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团组织的积极带头作用。

    (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高校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应该由家庭和学校承担,社会各方面也有责任。中国驻外领事馆应该把高校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不仅要在留学生遇到困难和危机时给予及时的关怀与援助,更要定期举行安全教育活动,报导与留学生相关的最新国际动态讯息,法律政策和热点时事等。让留学生时刻警惕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另外,国外华人团体和组织也应该参与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提供经费支持和活动赞助,以他们成熟的视角帮助留学生们解答心理困惑和生活迷茫。

    总之,高校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的发扬广大,关系着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关系着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因此,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与通力合作。只有三方面达成高度统一,才能最大程度的加强高校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丁洁. 留学生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J].对外传播, 2010,(10).

    [2]叶虎.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当代 亚太,2012,(2).

    [3]徐明华,周创.大学生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基 于中外大学生对华态度的实证研究[J].今传媒, 2014,(2).

    [4]姚明,赵诤.中国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 东南亚纵横,2005,(5).

    [5]张莉.公派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讨学校[J]. 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0).

    [6]朱红明.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境外留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5).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