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自杀原因分析与教育建议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呈现出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活事件。构建中小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体系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特别是学校要积极行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加强危机干预与家校协作。

    【关键词】中小学生;自杀;原因分析;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2-0041-03

    【作者简介】白玉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6)德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近年来,自杀现象越来越低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2019年年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对2016年以来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自杀情况进行调查,数据惊人,令人痛惜。鉴于自杀问题的敏感性,具体数据不宜公开。本文基于这一调查,在对中小学生自杀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教育建议。

    一、中小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

    心理及精神疾病是造成中小学生自杀的内在素质根源,这一结论已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发展等诸多人生问题,缺乏应对能力和技巧,经常体验到失望、抑郁、悔恨、愤怒、嫉妒等负面情绪,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

    本次调查发现,中小学阶段自杀率最高为初中生,其次为高中生,这与中学生青春期动荡的心理发育特征密切相关。从学生个体的人格特质来看,自杀的学生大多性格较为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或冲动、偏执、耐受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从调查数据来看,性格属于完全内向型的学生占到自杀总人数的53.8%,20.5%的学生确诊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2.家庭因素。

    中小学生自杀现象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内部环境密切相关。采访中,一位班主任认为:学生选择轻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感受不到来自家庭、学校的爱和温暖,对世界没有一丝留恋。调查显示,亲子关系紧张是导致北京市中小学生自杀的首位原因。

    部分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或斥责、苛求、打骂,缺乏与孩子的情感沟通。有些家长期望值过高,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中,缺乏安全感,遇事容易走极端。

    有的中小学生家庭环境较复杂,家庭关系恶化,家庭冲突给孩子带来强烈刺激。由于阅历浅,对问题的认识与分析能力低,这些学生倍感孤独、无助、痛苦、迷茫,轻率地选择了不归路。

    3.学校因素。

    繁重的学习任务、升学考试压力、同学关系及师生关系不融洽等因素均会导致学生产生不良情绪问题或心理障碍。部分学校与家庭沟通不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了解有限,缺乏对学生自杀行为的提前介入及干预。

    调查显示,有自杀行为的学生中感受到学习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的占总数的33.0%。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多数处于中等水平,在学校普遍缺少亲密朋友。

    目前,北京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不到位,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有限,心理辅导工作开展不足,导致学生的心理异常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和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酿成自杀悲剧。

    4.社会因素。

    自杀低龄化倾向的出现和中小学生自杀率上升绝非偶然,其背后有深刻的社会性原因,我國转型期的社会整合程度下降、社会失范,导致青少年价值迷失和精神空虚。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博士提出“空心病”的概念,即“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2016年10月,徐凯文博士做过一个调查统计:北京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空心病”虽然彰显于大学,却滋生于中小学时期。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获取信息的便利与丰富,使得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冲突和碰撞令中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定位模糊,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使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感到无法承受。媒体对自杀案例的过度渲染,网络流行的游戏和不良书籍的诱导,使得死亡在部分中小学生眼中成为无所谓的普通小事。

    5.生活事件。

    学生自杀事件大部分是多种原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但总有“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调查发现,一些生活事件是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一是人际冲突,主要是与长辈、亲人的冲突,因为一时激愤,无限放大长辈的责骂,以死来抗争;二是恋爱受挫等感情纠纷,部分学生恋爱受挫,或万念俱灰,或想表达“坚贞”悲情的爱,或想惩罚、控诉恋人而自杀;三是学业压力,因考试失利或学习表现不好被教师、家长批评,容易使学业期望高但自控能力低的学生采取极端行动。

    二、中小学生自杀预防干预的教育建议

    构建中小学生自杀预防干预体系,需要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层面进行规划,形成合力。本文立足于学校工作范畴,提出如下建议。

    1.切实落实教育部减负文件要求,减轻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心理压力。

    学校要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或加快教学进度;严控学生作业总量,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坚决控制考试次数,严禁学校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研究表明,运动能增加各种激素、神经递质等有利于大脑健康的化学物质的分泌,有助于预防或治疗焦虑和抑郁。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文艺活动和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的体育运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发展,但依然存在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足和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2016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对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调查,79.3%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其中70.5%的学校将其列入课表,但部分学校没有课时,靠不定期的专题讲座、活动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92.0%的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但是定期开放心理辅导室的学校只占63.2%,每周开放次数5次以上的只占25.1%。未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刚性政策指令要求下,相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各学校应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心理辅导工作;保障和支持心理健康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建立督导机制,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以及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

    3.加强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课时有限,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的难度较大,各区、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生命教育主题及内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指导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掌握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心理韧性。

    4.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识别与干预。

    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干预联动机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处理解决。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抑郁情况和自杀征兆,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学生心理预警档案,对重点学生进行全程心理跟踪,进行关心和疏导。对突发事件诱发的冲动性自杀行为,迅速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及时阻断,把事态控制在初发状态。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联系家长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在自杀事件发生后,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以及个别心理辅导。

    若學生的心理障碍或疾病超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范围,需要动员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学校应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商谈合作,将教育方向的心理辅导与医疗方向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机融合,搭建学生心理问题转介以及心理疾病治疗绿色通道,使有问题的学生能够被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防治,有效减少和避免自杀与各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及其消极影响。

    5.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育人观念。

    2015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11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中小学要全面普及家长学校,深入开展家长讲座、家长沙龙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指导家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孩子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以科学的方式方法与孩子沟通,妥善处理亲子矛盾和家庭矛盾,避免引发孩子情绪失控和极端行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注重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做好生涯规划,避免对学业成绩和考试分数的片面追求;要通过家长会、实地家访等家校沟通渠道,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况,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