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气与节
编者按
“教师给学生影响最大的到底是什么?”于2016年毕业的康泽生在回忆自己的高中语文老师刘宏业时说,是感动的能力,这一点出乎我们意料。撇开高考的繁杂,祛除功利的琐碎,他回忆中的课堂是涤荡心灵的净土,培育出的是内心澄净的修养,可以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濡染才是教师最大的人格魅力。与此同时,师生恒久的互动也让观者心生感动。本刊特辟新栏,刊登师生间温馨的互动文字,欢迎您的赐稿。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写在开头
开始写之前我就一直在想,教师给学生影响最大的到底是什么?想了十几天,否定了自己无数次,大概摸到了那么点意思。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转眼间就可以天翻地覆的时代。很多东西都变得唾手可得,我们被埋在物质堆里面,得到了很多:我们有飞机有高铁,可以免去车马劳顿;我们有互联网,可以坐家便知天下事;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可以“天涯若比邻”;我们还有各种短视频、各种游戏,可以轻轻松松杀掉无聊的时间。我们得到了这么多,失去的却是感动的能力。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要反驳我了;那么多“感动中国”,那么多“最美”,还有那么多优秀的现代悲剧作品,何来“不能感动”之有?确实,我们会为驻守边疆、远离故土的边防战士感动;我们会为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人民公仆感动;我们会为深入基层、敢于吃苦的大学生村官感动;我们会为舍生忘死、不苟而全的革命先辈感动,但是在这个时代,你还会为一句“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停留”而感动吗?基层的扶贫村官还会高声吟诵一句“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大笑而去吗?瞻仰慷慨赴死的先辈时,你还会想到一句“时穷节乃现,——垂丹青”吗?我不会反驳,也无法反驳现在的信息比过去更加直观,更加便捷。相对文字来说,图像和视频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更直观,更加能够留下影像,说现在是个“读图时代”一点不为过。
但是,图像的兴起带来的却是文字的没落。语文是有气和节的,它不像图像一样没有门槛,比起构成图像的点阵,汉语言要复杂一万倍。“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六个简单的名词,组合变换出陆游空以自许、衰鬓先斑的一生;“黄州惠州儋州”,六个字勾勒出苏东坡愈行愈远的平生功业;“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你能想象出来这是“点秋香”的唐伯虎的临终绝笔吗?语文可以很简单,日常能用到的汉字也就五六百个不同汉字的排列组合满足交流需要,这就是语文;但是也可以很复杂,敢问有几人能用六个字勾勒起伏跌宕、几部电影都无法描绘的一生?汉字是独特的,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体系都不同,汉语文是更加独特的,不像数学公式,迄今为止世上没有任何已知的方式可以完美解释什么是汉语文。语文教学也可以很简单,考纲就在那里,背就是了,阅读理解、作文,练就好了,“一切为了高考”就是现在教育的口号。但是刘宏业創币的课是复杂的,当时我一个班的同学也有对刘老师上课方式表达忧虑的,因为课上不会去讲考试考点,更不会帮我们默写名句诗词,从来不像现在语文教学追求的那样直观。我们现在所逐渐摒弃的、“复杂”的语文,却是刘老师试图教给我们的。
之前和刘老师聊的时候打过一个比方,别的老师就像西医,专业治病,靶向治疗,什么不懂的知识点有问必答,目标直指高考;刘老师就像中医,用知识慢慢地渗透,最终改变整个^的气质。后来想了想,还不贴切。就写这么一篇文章,叫别的老师教出来的高三学生来写,不一定比我差,很可能遣词造句水准比我更高,但是他写出的文章不会有我的这股“气”。打个金庸小说里的比方,其他的老师就像华山派的剑宗,学好了今后写文章就是“一棒一道痕,一掴一掌血”,要破能破,要立能立。而刘老师是气宗,只有通过“行万里路”的积累,经历得多,才能理会当初学到的东西,最终厚积薄发。我敢说,刘老师的门生写出的文章,都或多或少会有刘老师的这股“气”。用一句话概括刘老师三年的语文课,就是:读气。何谓“气”?世上不乏辞藻华丽的垃圾文章,也不缺不加修饰却传颂千年的名作。徐渭曾经写过一篇《进白鹿表》,通篇唯一主旨就是拍马屁。单从文章内容来讲,就是一篇词句很不错的垃圾文章,但是联系这篇文章的背景,再联系徐渭的为人,提笔时为了黎民百姓甘愿放弃尊严的那一股气扑面而来。“文史不分家”,刘老师上课的习惯就是创造出一个属于那个时代的情境。回校的时候看了学校的展板,上面宣传了刘老师牵头的“语文历史学科融通课堂”,也可以说是刘老师教学心得的提炼和延伸吧!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刘老师当年让我们做的“唐宋八大家研究”,凭良心講,两个星期时间,靠高二学生的水平,研究得再深也只能对某个大家了解个皮毛,后来才明白,这个研究真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会去扮演古人。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现在的思维去读文章,不肯花时间去用心揣摩字句,更不会去了解那段历史背景。刘老师敢拿出两个星期课时,就是要硬把学生拖慢下来,去认真读文章的“气”。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假设我能看到四年前读古诗文的自己,我大概会把自己好好笑话一通。当时我还以为语文是条平路,一路走过去就好,现在知道,语文是条山路,得一节一节往上爬。刘老师课上经常提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刘老师三年都在试图给我们灌输这个简单的道理。回顾毕业后的三年,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碰到的事,一点一把走出校门时最初的理想分崩离析,再回头去读那些年读过的书,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语文的台阶,三年才能爬上一级,要说到刘老师在汉语言上的造诣、对人生的感悟,就算课上倾囊讲授,也会像试图告诉没见过雪的人什么是雪一样,当时的学生不可能理解得了。刘老师教会的东西当时也许平平无奇,之后才能真正懂得,他下的是一盘大棋,他的课,要用一生去上。
身处万丈红尘,难免世事纷扰,最终谁都不免要和光同尘。就算整个世界都变得市侩,学校也会是最后一片安静的土壤;就算学校也不再宁静,语文依然能够超脱尘外。这就是语文的气节,也是刘老师想要嵌在我灵魂内的。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为了高考,这个答案没错,但是高考之后呢?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生涯就为了一张试卷,难道不觉得不值吗?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是一种属于民族的精神力量,就是这种力量支撑着我们每个人,而语文,历经千年,精神依然纯粹。有人说自己“终于活成了当初最讨厌的样子”,我们每个人都一定会被环境所改变,但是环境永远无法改变语文给你带来的气节。语文的气节,就是身处狂澜之中而不惊,中流砥柱,始终不渝,九死亦不改其志。当几十年后,同窗们看着被现实鞭挞的面目全非的自己时,我相信有人会想起曾经在宁海中学的教室里,有这样一位老师曾经教过我们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的气,什么是语文的节。
至少我会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