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的变迁看中国女性角色的转换

    王明丽

    摘要: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女性一直处在一个很微妙的地位。女性社会地位从历史上经历了起起伏伏,忽高忽低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曾说:女性的彻底解放才是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女性地位和角色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决定了女性的角色和社会地位,女性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本研究从传统文化变迁这一角度出发,利用文化这一视角观看中国女性角色的转换,从而挖掘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深层文化原因,借此得出对女性社会角色及社会地位变化的认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女性角色;社会地位;转换

    中图分类号:D442.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1-0018-03

    0引言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嬗變,我国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对古代女性的社会角色可以用贤妻良母来概括,到了近现代,女性的地位慢慢发生改变,在女性“不能自食,必食于人;不能自衣,必衣于人”[1]的传统观念中,女性的社会角色仅是母亲、妻子,女儿。近代是独立自强的“女国民”角色,现代则是以职业女性为最大特点。在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之后,中国社会仍然无法满意地解决女性文化地位低下的问题。然而,文化的变迁在女性角色的转变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旨在分析不同时期的女性角色,来揭示女性地位在中国社会各个时期的变化过程,以期得出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展望。

    1中国女性角色转换的历史过程

    社会角色是指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与某一社会地位相关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组个人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主要包括三个含义。首先,社会角色是一组社会行为模式;其次,社会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决定的,不是自我决定的;最后的社会角色符合社会期望。简而言之,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是他人对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遵从与敬重,是社会分层中反映社会名望的组成部分[2]。女性作为社会的“半边天”,其社会角色的转换对中国社会的转型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三个时期分别论述女性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发展变化。

    1.1母权时期

    1.1.1母系氏族社会

    古代氏族社会的早期和中期是母系氏族,即基于母系血统的社会组织。这是一种按母系计算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算作是母权时期。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女性是社会的主要劳动者,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显著发展归功于妇女,妇女管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采集,是生活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而且妇女还承担管理住所、抚育子女、制陶和纺织等劳动。妇女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比男子的生产活动的意义更为重要,因此,氏族首领由年长的妇女担任,财产归集体所有,大家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贵贱和阶级差别,得于此,历史学家将这个阶段称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女性一统天下的格局。

    1.1.2女性(神)崇拜

    女性(神)崇拜是人类各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共同的原始文化母题。这是由于原始人对女性生殖能力的神秘崇拜。原始人在只认识母亲不认识父亲的情况下形成了孤雌生殖的观念,并认为女性是生命的源泉。

    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及历史发展进程,展现了古代人民的心灵世界。女娲神话是华夏民族神话传说系统中较多地保留母系氏族社会文化遗迹的神话。女娲神话体现着人类各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共同的原始文化母题——女性崇拜。女娲是造物神,又是人类的始祖神,女娲不但可以造人,而且造化万物、造化诸神,她是我国神话传说体系中的至尊之神。由此可见,远古人对女性神具有强烈的的崇拜意识[3]。

    1.2父权时期

    1.2.1远古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男子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渐渐地社会进入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在这一阶段,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社会地位低下。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男性全力投入农业劳动,男子身强力壮,既没有生育负担,又无家务之累,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是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社会地位自然地居于主导。女性在这一时期的角色是家务的操持者。父系氏族社会的开始,标志着父权时代的开始。这种地位上的逆转,也为封建社会时期的男尊女卑奠定了基础。

    1.2.2封建时期

    中国父系社会的演变大概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奴隶制社会时期便已经出现父系社会,并逐渐发展,到了周朝出现了男尊女卑的现象,女性的活动范围也随之改变。之后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女性日益成为社会的边缘和底层。封建社会的建立也意味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下降。

    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立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即先秦时期。然而,在先秦时期,毕竟古代母系氏族的遗风并没有完全消失,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例如,商朝时,武丁的妻子妇好是一位著名的将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军事统帅,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从女性可以从军、从政这一点可以看出,女性在先秦时代仍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自由。

    秦汉是中国第一个繁荣的封建时期。秦朝刚刚建立,封建思想还没有完全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在秦朝的家庭立法中,妇女在某些方面享有与丈夫平等的地位,比如妇女有杀死通奸丈夫的权利,丈夫殴打妻子与妻子殴打丈夫要接受一样的处罚等[4]。西汉初年,出现与秦朝类似的现象,汉代妇女还没有完全脱离社会生产领域,虽然已有贞节观念,但是还没有形成习俗,因此妇女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正如《论汉代妇女的家庭地位》一文中所言“汉代妇女在家庭中仍居一席之地。她们不仅有一定的财产所有权和支配权,还有对家庭成员及家庭重要事务的相当决策权”[5],“汉代妇女不但在农业生产中和男子一起耕作,而且妇女的手工业劳动所得还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她们还活跃于酒店、贩卖等商业领域,在汉代的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6]。

    唐代出现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女皇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女性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这也是因为唐朝初期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社会氛围较为开放文明,对外交流频繁,因而营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赋予了女性空前自由的社会交往。在这一时期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唐朝妇女虽然生活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但生活更加自由,尽管父母也有“生儿弄璋,生女弄瓦”的传统观念,但她们有很多与公众接触的机会,特别是在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等各种民间节日中。

    然而,在南宋时期,强调男尊女卑,加强对女性的立法约束,程朱理学被视为官学。从那时起,女性就没有了社会地位。由于程朱理学强烈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无视女性在婚姻家庭制度中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

    明清时期,对妇女生活自由和婚姻自由的压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程度,封建氏族权力进一步增强。迫害妇女和剥夺妇女再婚权利的条款在民间乡规民约中屡见不鲜,也有一些野蛮和不人道的方法来限制妇女的自由,比如贞节牌坊。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的建立[7]。这一时期,女性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自由,只是在家相夫教子的社会角色。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强烈变化的时期,女性的社会角色相较于前期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婚姻习俗的变革并未给女性带来实际权力,民国时期推出一夫一妻制度,但却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女性仍然处于男性的附庸地位,承担“内务者”的角色。

    总之,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女性的社会角色一直很单薄,在前期女性还有自由,但是随着理学观念的加深,对女性的束缚越来越大,以至于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女性的社会角色是男性的附庸,是家中的贤妻良母甚至足不出户的角色。

    1.3平权时期

    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思想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在当代社会,女性已经能够得到精神和身体的独立。新中国建立之后妇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毛泽东同志率先地喊出“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正因为有国家政策的引导,使得女性投身于社会事业的机会增多,改变用人单位对女性的限制,女性的经济地位真正发生了改变,其社会地位也不再是男性的附庸,获得了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社会角色变得丰富多元。

    现如今女性的地位与男子基本平等,之所以用“基本”一词,是因为社会上仍有大量不平等的事项出现,仍会存在男女差异,在某些偏远的地区,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非常严重。总之,要做到完全的男女平等很难,在很多角度上无法考量。结合中国历史来看,女性只有自己掌握主权、实现自身独立,才能获得较高的自由度,不再沦为男性的附庸。

    2中国女性角色转换的文化原因

    2.1中国女性角色转换的物质文化原因

    农耕自然经济,即小农经济是中国社会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8]。在原始社会时期,未形成此种农业形态,主要靠妇女进行采集业、畜牧业、原始农业,因而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自然经济的出现,男性在生产劳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再加上男性体质上的先天优势,相比女性的弱小,其地位渐渐高于女性,在这一时期女性的社会角色成为男性的附庸,是“内务者”的角色,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而如今开放的经济环境,女性在经济建设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职业女性的出现证明了这一点。因而在女性社会角色转化的过程中,女性实现经济上的独立,不再依附于男性,实现自身的独立与自由。

    2.2中国女性角色转换的制度原因

    人类社会早期经历了从原始群居到氏族,再到部落的演进,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都是以血缘为纽带,在原始社会前期,是母系氏族,但是到了后期,出现了男性家长权威,父系氏族出现。由于地域的辽阔、定居式农业的产生,农业活动范围狭小,人们聚族而居,出现了部落。当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的建立成为一种需要时,原始的氏族组织并没有瓦解。在周代出现了完整的宗法制,并影响到后来的各个封建王朝,在宗法社会中,有“出妇”一说,女人出嫁后姓氏随夫,在夫家生活,没有家庭财产继承权。总之,在封建社会,女性都是男性的附庸。

    这一现象发生改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更孝爹和娘”成为民间流传的谚语。在社会地位上,女性和男性一起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这一时期,女性的各种权力都有法律的保障,在宪法及有关教育法律中,都規定了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一样享有受教育权。女性从古代社会的从属地位逐渐走上了独立自主之路,不再是男性的附属。

    2.3中国女性角色转换的思想原因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缩影,其等级制度和礼节制度对女性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礼记》中也提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大道之大者也”[9]。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妇女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这为中国妇女角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女性逐渐追求独立自主,不再受制于封建礼教约束。在革命战争期间,对女性在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进行了教育,这也使得中国女性的独立意识逐渐崛起,追求自我的思想已经广泛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鼓励女性学习科学和文化知识,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思想进步,追求独立自主,摆脱礼教的束缚,也正是在这种思想风气的持续蔓延下,出现了“职业女性”。

    一直到现在的21世纪,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不仅限于“照顾丈夫和抚养子女”的好妻子和母亲,而且具有独立的人格并承担某些社会责任。

    3中国女性角色的发展展望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足以证明女性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代女性追求知识、思想进步、经济独立,在家相夫教子的“内务者”角色已被摒弃,社会上甚至出现很多“奶爸”(即在家照顾孩子,处理家务的男性)。现代社会给女性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能够做到既忙自己的事业,又不失传统美德。在女性开始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地位逐渐提高,能力增强,在职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的生理机制以及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也给女性得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女性的就业条件还是较为苛刻,就业歧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女性作为管理者也遭到某些质疑。所以还是得继续改变职业女性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这个社会不可能遗漏性别话题,但是我们可以站在中立立场去看待男性以及女性的生存问题。不对任何男性、女性有歧视是社会发展应该展现出的一面。

    以现在的眼光看,职场上的女性,她们的工作能力丝毫不亚于男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女性自身的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改变女性在求职以及工作中的性别歧视,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对女性的角色转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在历史变迁中女性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认识到女性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母权时期、父权时期以及平权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自此女性的发展开始了新篇章。但是现代社会对女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偏见,女性真正做到平权还需要一段时期的努力,但是相信在如今开放的大环境中,女性的社会角色会很好地集贤妻良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独立自由的职业女性于一身。

    参考文献

    [1]张江义.近代中国妇女独立宣言书:陈撷芬《独立篇》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2):31-34.

    [2]许红莉,吴锦峰.女性社会地位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湖北地区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2(17):94-96.

    [3]魏李立.从中国神话看中国古代女性地位[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4):88.

    [4]黄明珍.秦汉妇女生活与社会地位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5]贾丽英.论汉代妇女的家庭地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08-114.

    [6]张凤华.妇女地位的历史考察[J].社会主义研究,1998(3):78-80.

    [7]陈玉.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8]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西汉)戴圣.礼记译解·郊特牲[M].王文锦,译.北京:中华书局,2001.

    (责编: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