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本科俄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孙超 何文丽 高伟

    摘? ? 要:为适应“一带一路”框架下对俄战略合作新形势,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根据拟定的调研方案,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全国153所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本科俄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对收到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和分析,初步了解了全国高校本科俄语教学的现状,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仅供参考的对策。

    关键词:本科俄语;教育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12-0084-03

    继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2019年6月,中俄两国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为适应对俄协作新形势,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用四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全国153所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本科俄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截止到2017年9月1日,经过我们的调研,全国高校共有153所开设俄语专业,具体包括综合性大学48所,语言类和独立学院14所,理工类21所,师范类29所,民办院校10所,财经类6所,农林类4所,民族类3所,政法类1所,海洋类1所,医药类1所。其分布情况为:东北地区49所,华东地区29所,西北地区25所,华北地区24所,华中地区10所,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各8所。

    一、全国高校本科俄语教育现状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每一所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质量反映。全国各高校根据《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2003年,2012年)制定了适合各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面仅以两所院校为例来详细解释说明。

    浙江大学本科俄语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依托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具备坚实基础知识、交际能力强、知识面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俄语精品人才,能适应中国与俄语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要求,能够从事与俄语有关的外交、外事、外贸、金融、旅游、管理、新闻、出版、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外语类院校中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旨在培养“厚基础、精专业、高技能、通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外事、教育、文化、旅游、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看,每类、每所学校各具特色。一些学校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语言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一些学校注重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师范教育;一些学校根据本校和所处地域的实际,偏重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如:黑龙江绥化学院突出培养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顺应时代要求;东北林业大学注重专业特色,加强培养具备相关的经贸和科技知识及与林业有关的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经贸行业的业务技能,在外事机构、林业部门、经贸部门等从事翻译、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的翻译人才、经贸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有:俄语+专业方向;俄语+第二外语;俄语+辅修专业;俄语+非外语专业等。

    (二)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开设的课程与《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2003年,2012年)规定的相符,只是称谓略有不同,比如:“基础俄语”和“高级俄语”在一些院校中称为“综合俄语”“俄语精读”“俄语实践”等。课程的合理设置帮助学生搭建了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能力与素质的有利平台。

    各学校根据各自的教学资源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俄语专业基础课则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胜任未来工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专业通识课借助于汉、俄语国情文化类课程的学习,拓展通识知识面,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为与俄罗斯人打交道奠定跨文化基础;专业技能课(“俄语视听说”“俄语口语” “俄语阅读”等) 帮助学生在掌握俄语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各校俄语专业还增加了英语相关的课程,为培养双语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俄语专业相关的课程包括:“互联网俄语”“基础俄语”“俄语写作”“俄语国家概况”“俄语听力”“俄语函电”“高级俄语”“俄汉翻译理论和实践”“俄罗斯文化与社会”“俄语阅读”“俄罗斯财经新闻选读”“俄罗斯文学史及文學作品选读”“经贸俄语”“法律俄语”等。从课程的设置来看,全国各高校俄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但是,有的院校也突出了自己学校的课程特色,如哈尔滨师范大学开设了乌克兰语。

    (三)学生培养情况

    1.招生情况。数据显示:国外及港澳台学生来大陆学习俄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这和目前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升级,急需俄语人才以及毕业生不错的就业率密不可分。截止到2017年9月1日,教师总数为1579人,在校生总数为26 094人,师生比为1 ∶ 16.5。

    近5年的招生总数分别为:2012年招收5783人,2013年招收5950人,2014年招收6252人,2015年招收6766人,2016年招收7126人,成逐年递增的趋势。来自国外及港澳台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加,2012年为4人,2013年为3人,2014年为19人,2015年为61人,2016年为72人。

    2.专业考试过级。全国俄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是对俄语专业本科学生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的学习效果全面检验,对此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便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各个高校对此很重视,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全国俄语专业四级考试过级率情况:2012年为49%,2013年为49%,2014年为54%,2015年为51%,2016年为53%,全国5年平均过级率为51%。由此可见,只有一半的学生过级,这个结果不够令人满意。

    全国俄语专业八级考试过级率情况:2012年为32%,2013年为36%,2014年为36%,2015年为35%,2016年为32%,全国5年平均过级率为34%。这个过级率令人感到担忧。

    从调研显示看,各校的专业四级、八级考试结果苦乐不均,参差不齐。一些招生人数少、生源质量高的重点学校和专业的学生全部过级,而且优秀的成绩占有极高的比重。

    (四)教材使用情况

    俄语基础课使用的教材基本相同,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编写的《大学俄语》新版、黑龙江大学编写的《俄语》(全新版)等。其他课程各学校则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选用国内质量较好、有一定影响的教材,或根据课程的特点编写或收集整理所需教学材料。

    总体上看,大多数高校都在使用国内外研社、外教社、北大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有一些院校使用自编的教材,使用原版教材的学校屈指可数。

    (五)出国学习和就业情况

    从数据分析看,出国学习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涉及俄罗斯、独联体(俄罗斯除外)、中东欧国家,留学的范围扩大了,自费(很多是自费校级合作项目)前往上述国家和地区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获得境外院校本科学位的人数也不少。由此可见,出国留学前景看好。

    学生毕业就业时选择灵活就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选择去企业,出国学习的排在第三位,去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的排在第四位。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加上研究生的扩招,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数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去外校读研究生,且考取外专业研究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地扩大。

    (六)师资队伍情况

    根据我们对153所各类开设俄语专业高校所做的调查,目前全国共有专职教师1579人。

    从职称结构上看,现有教授258名,占教师总人数的16.34%;副教授497名,占教师总人数的31.48%;讲师在专职教师中的人数最多,647名,占教师总人数的40.98%;助教在专职教师中人数最少,仅有141名,占教师总人数的8.9%。

    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博士学位的共617名,占总人数的39.8%;另有在读博士172名,占10.9%;具有硕士学位的713名,占45.16%;当然这只是平均数字。另外,教师中具有海外留学10个月以上经历的人数达到877名,占55.5%。

    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教师为472名,占教师总人数的29.9%;36—45岁教师为500名,占教师总人数的31.67%;46—55岁教师为621名,占教师总人数的39.3%;55岁以上教师共92名,占教师总人数的5.82%。

    从性别上看,女性教师共1183名,占教师总人数的74.9%。

    除此之外,外籍教师人数共有272名。

    从上述的数据分析看,目前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高、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其发展势头良好。

    二、 全国高校本科俄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指向性不明晰

    在近30年的俄语人才建设中,我国俄语专业教育一直以培养高素质或复合型俄语人才为最终目标,而且已然成了一种固有的培养模式,至今仍为绝大多数高校所奉行。应该说,最初的培养模式的定位不无优点,它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对我国俄语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的效果始终是国内外语界专家质疑的内容,多数“复合型课程教学”无非是在原有的语言文学类等知识课程基础上补充了文化、经贸甚或国别、区域研究等课程,“改革基本上是在原有课程体系框架内进行局部的调整和有限的增减,如改革技能课的教学方法,减少技能课的数量,增加概论性的知识课等”[1]。一方面,专业课程有碎片化趋势,各门课程之间缺乏体系性,无法做到相互支撑;另一方面,过多的知识类课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专业课教学时数,使得专业人才培养难以达到大纲或国标中的规定。而且,当前在高校学习俄语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零起点学生,如何在四年时间有效地培养合格的俄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俄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再加上,国标还提出了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跨文化能力、创新思维等新要求。面对人才培养新局面,多数院校俄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却鲜有改变,这就导致毕业的俄语专业学生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不对等。

    (二)课程设置不甚合理

    根据《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高校本科俄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大致由公共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模块组成。在各校的俄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多数都把“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和文学理论知识”“广博的人文素养”作为俄语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培养目标,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环节,却少有课程能具体支撑“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开阔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在国内绝大多数学校的本科俄语专业教学环节中,语言技能型课程一家独大,多数院校都缺少跨学科课程和用俄语讲授的中国文化类课程,专业学科之间界限分明,这就导致了培养的学生知识面有限,视野狭窄。另外,一些课程的内容缺少时代气息,教材更新周期普遍较长,也存在因人设课等现象。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不断推出新词新意,如果学生没有及时接触到最新的信息,这势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时不我待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基本素质优劣,是俄语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尚有以下不足:多数教师受教育背景较为单一;一些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尚有潜力可挖,知识急需更新换代;有些学校领导枉顾客观事实,一味盲目扩大招生,导致教师教学工作量满负荷,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无疑,如果从一个良性发展的视角,尤其是从提升俄语专业学生国际化的水平来看,我国俄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

    三、全国高校本科俄语教育的对策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俄语专业学科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同时,也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我们应以攻坚克难的精神面对业已存在的挑战,以国家新进出台的各种教育规划和政策为参照,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凸显各类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本科俄语专业发展路径。鉴于此,笔者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外(俄)语

    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开设外语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因素,特别希望国家教育部门在充分调研、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包括俄语在内的我国外语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制订俄语专业标准和规范,为专业建设设立

    准入门槛

    目前,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会正着手制定俄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它是在总结多年来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取得的点滴经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规范性文本。整体而言,专业教学指南将体现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规定了高校设立俄语专业必备的软硬件基本条件,对应开设的主要课程类型和具体内容、所使用的原则性的教学手段、学生评价体系等都提出了要求。当前,有些地区只看到中俄关系整体向好的大趋势,根本不考虑俄语教学的特殊性和难易程度,盲目设立俄语专业点,我们建议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将审议通过后的俄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作为开设俄语专业点的必备条件,认真负责地把好专业建设的大门。

    (三)提升俄语专业教师能力和水平

    师资队伍能力决定俄语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1.从调研的情况看,助教数量缺口很大,明显不足,这证明师资队伍还有扩充的空间,急需后備人才。目前,很多院校在招收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宁缺毋滥的做法大大阻碍了人才的引进。

    2.各校师资队伍年轻化,这是有后劲儿的体现。但是,年轻教师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很难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

    3.近几年,高校招生数量在扩大,而教师的编制几乎没有多大改变,现有的师资力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有的学校把预留的博士搞成人事代理,迟迟不给解决编制问题。

    希望各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快解决年轻教师的编制,尽快充实教师队伍,以便有效地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建议加大年轻教师在国内、国外继续学习和进修的力度,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多种形式的培养机会。同时,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措施,让他们安心教学工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去,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四)充分利用专业认证的有利时机

    2019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双万计划”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专业和课程建设如火如荼,一些院校也开设了外语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2]。我们衷心地希望,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抓住此次一流专业和认证工作的契机,不断提升质量意识和标准意识,加强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对照国际标准和国标要求,为落实好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新时代要求我国俄语人要有新的作为。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不断借鉴其他专业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总结前人的办学经验,在充分调查研究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俄语专业建设新路径和新方案。真诚希望,我们提出的对策能促进我国俄语专业教育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钟美荪.以精英教育理念深化外语教育改革[J].外语教学? ? 与研究,2006,(5).

    [2]李孟迪,徐静.高校俄语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 ? 知识经济,2019,(3).

    收稿日期:2019-03-20

    作者简介:孙超(1972—),男,黑龙江逊克人,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及俄语

    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7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黑龙江省对俄战略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GBE13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