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直播课堂应用策略研究
徐明娟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线直播迎来黄金时代。从直播课堂的含义出发,分析直播课堂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推动直播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和发展。
关键词 直播课堂;互联网+;在线直播;教育信息化;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1-0029-03
1 前言
回顾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从前些年以图片+文字为主的PPT课件,到以视频+音频为主的微课、录像課,再到在线直播授课,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种变革不仅仅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向下兼容”的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2019年9月出台的《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线教育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在线教育,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1]。以腾讯、阿里巴巴、新东方等为首的企业对在线直播授课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直播课堂的应用策略,以期推动直播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和发展。
2 直播课堂
所谓直播课堂,即采用直播的形式实施教学活动,利用网络直播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将直播教室现场发生的教学内容,以某种载体形式实时地(或适当延时地)通过网络技术发布给学习者”[2]。
从应用平台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传递的速度变快了,家里的网络速度从几兆到千兆,移动网络从2G到5G,直播平台的门槛已越来越低。从早期的电视新闻直播、卫星直播,PC时代的互联网直播,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移动直播,已进入全民直播时代。直播平台呈现出易用性、开放性、定制化的特点,技术的发展推动直播课堂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从直播模式看,主要分为摄像模式、屏幕分享模式、专业模式等,直播的主要载体为文字、图片、语音、视频。通常情况下,文字+图片的屏幕分享模式由于信号源采集较为方便,对硬件设备及网络带宽要求较低,实现起来比较容易。而音视频+屏幕分享模式由于要采集视频画面和其他多种资源,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不同的模式,实现的难度与呈现的效果成正比关系。以钉钉为例,摄像模式、专业模式比较适合呈现教师现场真实画面的直播需求,譬如语文、英语等学科的领读等;而屏幕分享模式比较适合理解、案例分析型的直播需求。
3 直播课堂的教学模式
依据拉斯韦尔“5W”模式,教育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主要是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取适宜的平台,并通过平台将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学习者,从教师前期准备、确定授课内容,到通过直播课堂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所需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3],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理论,结合直播课堂的教学特征,设计直播课堂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直播课前 ?直播课前准备就像运动前的热身活动一般,是唤醒学生已学知识和原有经验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将提前设计好的预习内容以文字、图片、微课等形式发送给学生,可以借助二维码、QQ群、钉钉群等媒介完成。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进行预习,预习之后,可以在学习群里进行反馈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收集问题,进而为直播课做好准备。此项活动一般在直播课之前一周内进行。
直播课中 ?直播课中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分享、整合知识的关键阶段。经过前期的预习,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会产生部分疑问或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直播中先要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也是本课的难重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核心部分,明确思考的方向。和线下面对面授课不同的是,直播课中因为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受制于网络、平台等因素,和学生频繁互动反而影响课堂效率。基于此,笔者推荐把直播课分成两部分,分别是重、难点问题讲解时间和解惑答疑时间:
1)重、难点讲解时间,教师主要工作是对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如理论、思维方式、方法等,学生记录并对存疑部分进行标记;
2)解惑答疑时间集中回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举一反三地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知识结构的整体贯通。
直播课后 ?直播课后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教师可以借助平台利用钉钉家校本、QQ群等方式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尽可能选择开放性、探究型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学生完成作业之后在线提交,教师根据批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易错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增强所学知识的整体关联性及自我效能感。
4 直播课堂存在的问题
授课时间过长 ?在直播课堂中,笔者发现线上授课学生的注意力低于线下授课,除非教师讲得特别好,否则很难坚持45分钟。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或青少年的注意力是有限度的。对于儿童来讲,一次能保持20分钟左右的注意力就很不错了;对于青少年来讲,一旦专注时间超过40分钟,就会感觉到疲劳、注意力分散[4]。而制作的微课,时间一般都控制在八分钟左右,也是有道理的。
师生互动不充分 ?直播课堂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不同位置的学习者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发起学习活动。但同时应看到,直播中,教师看不到学习者的反应,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看不到教师的反馈。很多时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听不懂的知识点很难停下来提问。这种师生间缺乏互动的直播模式,很容易变成教师面对镜头或屏幕讲得眉飞色舞,而学生面对平板、手机,就像看肥皂剧一般感觉越来越乏味。缺少了互动、交流,不仅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失去了联系。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很容易导致强者越强而弱者越弱,学习好的会更好,学习差的会更差,两极分化的局面会越来越严重。对部分学生来讲,厌学的情绪会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