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要籍思想研究之六:通行本《周易》之编辑思想
吴平 李昕烨
摘 要:作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皆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今通行本《周易》包括经文与传文两部分内容,其编辑思想集中体现在处世致用,排忧解患;观物取象,立象尽意;二二相偶,非覆即变;参合经传,分传附经诸方面。
关键词:经部 《周易》 编辑思想
研究《周易》的编辑思想,必然离不开对其命名之义、经传大旨、成书年代等系列问题的辨析与考察。这些问题,目前虽有种种成说,却又大多未臻一致。本文择选可取之论,在简要概述《周易》经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提炼其编辑思想,以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新时期编辑实践的思想文化空间。
“周易”之为书名,最早可见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候者。”[1]其命名依据,素有多种说法。据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云:“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于殷。”[2]此“因代以称周”之说自孔氏以来注《易》之家多所沿用,今亦从之。又《系辞上传》有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3]《下传》又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4]由此观之,“易”为变易较为恰切。故《周易》之为名,“周”为周代,“易”指变易。
今通行本《周易》出自费氏古文《易》,其全部内容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经”,主要指六十四卦的卦形、卦名以及与之紧密相联的卦辞、爻辞;而“传”,则是解经之论,专指阐释《易经》经文的十篇专著。具体而言,《周易》中“经”的部分,首先包含六十四卦的卦形与卦名。卦形最基本构成单位是“阴”“阳”两个符号,“- -”为阴,“—”为阳。把这两种符号三叠而成八种不同形状的三画线组合体,即成八卦(也称“经卦”),再将此八卦两两相重,便构成六十四卦(也称“别卦”)。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有六条线条,这些线条称为“爻”。另外,每一卦中居下的三画为下卦,居上的三画为上卦。六十四卦的卦名就根据下卦和上卦的具体构成来命名的。《周易》“经”部分的另一重要内容,为六十四卦的卦辞以及构成诸卦各爻的诸多爻辞。卦爻辞是附在六十四卦符号后面的文辞,用以表明各卦以及诸爻的寓意。其中,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以揭示该爻旨趣。《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与之相应,故有卦辞64则,爻辞384则。此外,《乾》卦还另有文辞“用九”,《坤》卦亦另有文辞“用六”,其意义,是将《周易》“经”部内容之卦形符号与语言文字得以有机结合。
《周易》中的解经之论,也就是“传”的部分,从内容来看,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种,凡十篇。这十篇著作自汉代起,称之为“十翼”,有助于对经文的理解。此十篇的创作宗旨虽说都为阐发经文,但其解经角度和侧重点却各有不同。其中,《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篇,共64则,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及卦义。《象传》分为《大象传》64则和《小象传》386则,以阐释各卦的卦象、卦名、爻象和爻辞,但未及卦辞。《文言传》分为前后两节,专门解说《乾》《坤》两卦的卦辞与爻辞。《系辞传》上下篇为《易经》通论,对《易经》的产生、原理、功用、筮法以及卦爻辞之基本义理等作了系统说明。《说卦传》主要阐说八卦取象大例,包括八种基本卦象以及各种引申卦象。《序卦传》主要就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予以解说。《杂卦传》则以极为精要语言概括各卦卦义。之所以言“杂”,是因为其打破了《序卦传》所揭示的卦序,重新编排六十四卦为32组并加以简说,重在揭示其对立统一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易传》七种原本单独刊行,其后在流传过程中被合入六十四卦与经文并行,时间既久,遂也取得“经”的地位,成为《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易》的编辑创作经历了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之间的漫长过程。在夏代以前,八卦、六十四卦就已先后编创而成,至西周初年,《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的编次,卦爻辞的撰定基本成形。待孔子设教授徒后,研《易》者不断增多,随后陆续出现从各种角度诠解经文大义的作品,传文也逐渐编纂完成。《周易》是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社会、乃至人生认识与把握的积淀和凝练,蕴含着丰富、鲜明的编辑思想。
一、处世致用,排忧解患
《周易》一书,源本象数,发为义理,其最初创作与占筮有关,通过编辑卦象与卦爻辞来说明吉凶,进以阐解变化之道,让人们了解天地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并以之作为指导人事活动的依据,从而达到处世致用、排忧解患的创作目的。
《周易》往往从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入手,在对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其结果利弊分析之后,给出具体意见,此即处世致用编辑思想的体现。《周易》有四个基本要素,即象、数、理、占。象,是卦爻之象,指的是卦爻画所表征的物象及其状态;数,指筮数,一般有卦数、爻数、阴阳、奇偶之分;理,为义理,是由卦爻象数及相应的卦爻辞所反映出的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道;占,就是占断,亦可说是象、数、理三者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占筮过程中,筮者参照所占得之卦的卦形与卦爻辞内容,结合所占之事进行类比、联系,便可对所问之事的得失利弊作出基本判断,进而指导人事活动。比如屯卦六三爻辞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5]意思是说追鹿而没有虞人(向导),空入林海之中;君子应当见机行事,不如舍弃,再往前行动就会有困难。其处世致用的编辑思想于此可见。
《周易》中也含有排忧解患的编辑思想。《易》为忧患之作,首先体现在其反复陈说修德防患之道,以说明完善自身道德可防备患难的道理。《系辞下传》有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辩义,《巽》以行权。”[6]对“德”性的提倡与以“德”排解忧患的思想十分明显。其次,强调变化。目的还是为了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比如,《系辞下传》第八章有云:“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7]《周易》这种强调“变动”规律,对于事物发展中所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给予警策的特点,与其排忧解患的编辑思想十分有关。
二、觀物取象,立象尽意
《周易》的编撰离不开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这一编辑思想。“象”乃象其物宜之具象,《周易》的一切思想及内容,均寓于“象”之中。清人王夫之曾言:“汇象以成易,举易而皆象。”而取象的目的则是为了尽意,也就是道明事理。《系辞上传》有云:“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8]可以说,从阴、阳概念的产生,到八卦的创立,再到重卦并创写各卦的卦爻辞,乃至撰写传文以解经,均体现出编辑的取象思想。
如前文所述,《周易》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为 “- -”与“—”二画。阴与阳,内含着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关系,表示事物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基本属性。而阴、阳概念的形成,就来源于古人对世间万物诸多矛盾现象的直接观察,诸如天地、日月、山河、大小、男女、王臣等。那么,古人又因何用此两种符号来表示阴阳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其代表的是古代占筮所用的一节和两节竹棍的象形;也有学者主张该符号来源于结绳记事时代绳子上有结或无结的形态,等等。因年已久远,难于考证,诸说纷纭,但对于其来源于一特定自然实象,并借以表达以阴、阳属性为基础而产生的抽象意象之内容,则多无疑义,为世人所公认。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谓之八卦,与之相对应的八种基本象征物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中可见,八卦的卦形,为阴、阳两种符号三叠而成,其取象的内核,则是建立在阴、阳之象的基础之上,其创作过程,都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感而得,只不过由阴、阳两爻对事物的广泛象征,发展到对自然界八种事物的具体象征。《系辞传下》有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9]此伏羲作卦说虽受有争议,但也道出了先民作卦的思维过程与创作方式,即先行观察感知与生活相联系的具体事物,再通过模拟这些事物并使之成为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卦象。
同样,《周易》六十四卦的各卦卦形以及与之所对应的各条卦辞与爻辞,也都采用的是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编辑原则。先说卦形,例如《既济》卦,下离上坎,离为火,坎为水,拟取火在水下烧这一物象,喻示事已成的情状,揭示诸事既成之际,如何守成之理。再如与之相对应的《未济》卦,下坎上离,火在水上烧,难以煮物,揭示的是在诸事未成之际,如何促使其成,化未济为既济之道理。可见,编撰者都是在借自然之象以喻示不同义理。至于六十四卦的各卦卦辞以及各爻的爻辞,也都是通过假象喻意的象征手法,配合卦形、爻形以阐解象旨。比如《周易》第二十三卦《剥》卦,下坤上艮,高山委颓于地面,象征剥落。该卦卦辞云:“剥,不利有攸往。”[10]意指(阳刚)被剥落殆尽,不利于有所前往。又因其爻形为五阴一阳,且一阳爻处于该卦之极,是为阴盛阳衰之象。其各爻爻辞为:“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六三,剥,无咎。六四,剥床以肤,凶。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11]因此,每条爻辞的编创,实际也是因象而出,据象释意,将一卦中各爻的产生、变化及发展规律生动形象地加以表达与阐释。
此外,《易传》的编辑,其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取象思维。以《象传》最例,《大象传》的核心就是立象尽意,先言卦象,次举卦名,最后再引出人事,通过拟取自然物象以形象地揭示六十四卦的真实意蕴。比如《升》卦,《大象传》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12]其通过地中生木这一具体形象,以阐明顺势上升,积小成大的道理。又如《谦》卦,《象》辞云:“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13]意思是说高山处于地下,象征“谦虚”;君子因此要取多补寡,权衡事物并公平地施予。此外,《说卦传》对此亦有体现,其在对前人所提出的八卦之象征意义加以汇总之后,又沿其八种基本象征意义对各卦的属性、功能、地位关系等予以拓展和引申,比如其对卦德的概括:“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14]这些内容,在《彖传》《象传》中其实已有涉及,而在这里所抽象出的诸卦之德,显然也与其所取的基本物象紧密相关。比如乾为天,天行健,故乾,健也;又如巽为风,风之入物,无所不入,故巽,入也。由此可认为,《易传》的编辑,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其创作者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所感之物的观察与认识。
三、二二相偶,非覆即变
关于通行本《周易》之六十四卦的卦序编排方式,唐代学者孔颖达通过对六十四卦卦象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了“二二相偶,非覆即变”的卦序排列规律。所谓“二二相偶”,就是说今本《周易》六十四卦都是按照每两卦为一组的编排,共形成三十二组卦,依次为乾与坤、屯与蒙、需与讼、师与比、小畜与履、泰与否、同人与大有、谦与豫、随与蛊、临与观、噬嗑与贲、剥与复、无妄与大畜、颐与大过、坎与离、咸与恒、遁与大壮、晋与明夷、家人与睽、蹇与解、损与益、夬与姤、萃与升、困与井、革与鼎、震与艮、渐与归妹、丰与旅、巽与兑、涣与节、中孚与小过、既济与未济。所谓“非覆即变”,就是说上述二二相偶所形成的三十二组卦,每一组的两卦之间相互配合,其配合方式亦分为两种,即非覆即变。“覆”为颠倒之意,是指将一卦卦象颠倒即得另一个新卦,如屯与蒙、师与比等。《周易》六十四卦中共有二十八组五十六卦遵循此规律。其余四组八卦的配合方式则为“变”,也就是每组两卦之中,卦象六爻的阴阳属性完全相反,这四组分别是乾与坤、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那么,《易》之编者为何要做如此安排呢,或许是与方便阅读、使用有关。一般认为,纸张的出现当为西汉以后,而《周易》成书之时,文字尚多以竹简或木牍来记载。《周易》一共六十四卦,若每卦一简,则需六十四之竹简,而若采用“二二相偶,非覆即变”的编排方式,则只用竹简三十六根,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用牛皮绳编联,而且还大大减轻了成书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