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长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张锐

    

    摘? 要:我国为了有效解决河道水生态管理问题,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及质量,建立河长制管理机制,可以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管力度。该文针对河长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古代“河长制”的历史演变与现阶段河长制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研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实际案例,提出了河长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河长制;生态环境;作用

    中图分类号:TV85? ? ? ? ?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河长制”是国家对生态环境管理及政治的新探索模式,不仅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而且使水生态环境可以做到责任明确、协调有序、严格监管、保护有力。因此,河长制的出现落实了水污染防治行动,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推进作用。

    1 古代“河长”职能及演变

    古代人类就将水视为生命之泉。自古以来,水资源就是发展的重要资源。历代帝王会将“善治国者必先治水”理念与安国兴邦的政策相结合,这已经充分说明人们在古代对治水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今,在经过历朝历代的治水理念也为我国应对洪涝灾害提供了参考。例如:大禹治水就将“堵”改为“疏”,成功治理了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发生的特大水灾。从我国河流治理的历史来看,历朝都存在“河长”。在春秋、晋、宋、齐、后魏等时期就有司空“水部郎中”等职位来治理河流。正是因为古代“河长”的出现,我国河流管理制度和理念独具特色,并为现如今的“河长制”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2 “河长制”主要的工作内容

    “河长制”是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来担任古代“河长”的角色,对河湖的生态环境建设负责管理与保护工作。我国“河长制”的全面落实,加强了对生态环境及河流生态安全的维护。“河长制”的落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通过“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实现人、水与环境间的和谐发展理念。“河长制”对于河流生态的保护具有全面性、促进性等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包括5个方面。

    2.1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随着我国的发展,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是相关部门、单位的责任。河长制同样需要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使水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另外,通过加强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这“三条红线”的控制力度。

    2.2 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河长制的主要工作内容,还包括对规划岸线分区管理。通过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实现对岸线保护、节约与责任强化,河流的治理可以有效改善水域岸线的生态环境,通过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非法开垦及采沙等情况,对河道岸线存在乱占、滥用、多占、少用或占而不用等现象进行及时处理,达到恢复河流水域岸线生态功能的目标。

    2.3 加强水污染防治

    “河长制”的实行,对水污染防治具有推进作用。“河长”要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规定,加强污水防治工作,使水生态质量大大改善。以水为生态为核心,统筹水上、岸上等污染治理工作,推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另外,“河长制”需要建立相关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进一步保障了水生态环境系统。

    2.4 加强水环境治理

    “河长”是需要负责对水环境质量的管理工作,需要将水功能区进行划分来确定水体的水质,从而达到保护水质的目的。通过制定河流水质达标行动,使其各河流水源地环境得到保护,并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改善农村饮水安全等列入工作当中。通过“河长制”及因地制宜的建设手段,改善水生态岸线实现达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等目标,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建设。

    2.5 加强水生态修复

    “河长制”是根据不同区域进行分区建设,使河库生态得到改善。相关人员需要制定有效推进的整治方案。通过开展河库健康评估从而推进草库区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的绿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河长制需要严格落实相关工作内容,才能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河长”可以加大对水库、河道的监督工作,来保护周边环境及水生态不受污染侵害。河长制需要相关人员的积极探索,对小流域生态制定出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达到改善河库生态环境的目的。

    3 实际案例

    2016年,由乡长任乡级总河长、各村支书任村级河长等出台的各类管理方案,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生活污水处理率为70%、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为100%。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河长制”的落实,降低了污染,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见表1。

    4 河长制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4.1 加强了组织领导的关联性

    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实行“河长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需要相关组织及部门领导间的密切配合。目前,“河长制”可以成立相关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確各级人员的水资源管理责任。例如:由市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形成小组模式,使各部门间的关联性极大加强,再以抽取人员组成各镇(处)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河、胡等水生态的整治工作。另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公众号、网站,并添加“实现信息查询”、“预警提醒”、“河长在线交流”等功能。

    4.2 相关制度逐步得到健全

    各部门间的关联,可以有效落实“河长制”的相关工作内容,完善多项制度(省级会议、信息通报、工作督办、考核等)。这也可以有效解决河长制问题的重点、难点,加强信息资料收集,为各级“河长”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了借鉴意义,。同时,以层层督办的形式,有效解决水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小组部门可以建立考核机制,若“河长”已经做出了显著成绩,可以采取表彰奖励的形式对河长进行鼓励。另外,“河长制”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将水资源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有助于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也会为“河长”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网络数据等可靠依据。

    4.3 河长制功能实现多渠道保障

    我国的“河长制”处于探索研究的初步阶段,还需要不断完善并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河长制”可以实现对河道的长效久治,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河长”将法律、政策作为约束、执行的基础,将管理、技术作为辅助指导,将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为载体,使“河长制”可以实现多渠道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河长制”的各项标准、法规会更加明确,这也为相关部门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督促、推动的意义。另外,相关人员借助多种高新技术、多种河流整治方式改善生态化建设,才能够对排污、违建等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笔者认为,多方并进是河长制拓宽渠道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公众可以参与的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力量,间接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群众监督、举报等行为来引导河长制工作有效进行。

    5 结语

    综上所述,“河长制”不仅可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也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高杨.“河长制”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7(26):281-282.

    [2]李轶. 河长制的历史沿革、功能变迁与发展保障[J]. 环境保护, 2017(16):11-14.

    [3]于桓飞,宋立松,程海洋.基于河长制的河道保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6(7):60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