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母鸡”与彼“母鸡”

    屠素凤

    

    【摘? ?要】对文章进行深刻解读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展开教学实践。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母鸡》是一篇精读课文。解读课文时,教师应倾听文本声音、赏析语言形式、比照文本前后,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理解文本,为精读课文的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统编教材;精读课文;《母鸡》;语言

    《母鸡》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老课文,在人教版教材中曾以略读课文的身份出现,体现了略读教学的价值意义。虽然同样被编排在四年级,同样被纳入了“作者笔下的动物”这个人文主题单元,但文章的教学功能发生了从略读到精读的变化。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精读教学前对《母鸡》做一番深刻的解读。

    一、倾听文本声音:此“母鸡”非彼“母鸡”

    文章一开头,老舍就以率直而质朴的笔法表达了对母鸡的看法——“我一向讨厌母鸡”。从“一向”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带着明显个性倾向的主观判断。而在文章结尾,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他对母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是作者变了吗?笔者以为,不是作者变了,而是此“母鸡”不是彼“母鸡”。笔者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此“母鸡”为“母”鸡

    课文开头的三个自然段,作者借助三个事例向读者诉说自己讨厌母鸡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母鸡的叫声令人讨厌。读者跟着作者的叙述,看到母鸡由前院到后院,从墙根到田坝,没理由、没完没了地叫,显然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似乎是想用叫声引起别人的注意,获得存在感。作者对这样的行为十分厌恶,于是“心头结起个小疙瘩”。第二个理由是母鸡欺软怕硬、凶狠毒辣,挑最忠厚的鸭子欺侮;对另一只母鸡“下毒手”,给它“咬下一撮儿毛来”,对它造成很大的伤害。读者仿佛可以看到作者一边嫌弃母鸡,一边喟叹:母鸡何苦为难母鸡!第三个理由是母鸡爱表现、好大喜功。“会下蛋”是所有母鸡的能力,但“这点儿成绩”它却“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因此“发了狂”地“吵”。从这些语言可以看出作者对母鸡的讨厌程度之深。

    认真解读这三个自然段,可以发现作者笔下的母鸡只是一只鸡而已,一只区别于“公鸡”、性别为“母”的鸡。它没完没了地叫,是为了得到关注;永远不反抗公鸡,是为了保全自己;欺侮鸭子、咬别的母鸡,是因为逞强、霸道和自私;下了蛋“发了狂”地叫,是为了炫耀。可见,这是一只心中只有自己、自私的“母”鸡。这样的“母”鸡,难怪作者“一向讨厌”了。

    (二)彼“母鸡”为鸡“母亲”

    课文第4自然段说“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母鸡”成为了一群小雏鸡的“母亲”,所以从第5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作者换了个角度来写母鸡,即从“鸡母亲”的角度写了它为小鸡做的四件具体的事。第一件事是为雏鸡警戒,第二件事是为雏鸡喂食,第三件事是教雏鸡本领,第四件事是为雏鸡守夜。有了四件事的铺叙,作者在第9自然段蓄势感叹道:“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只母鸡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此时的“母鸡”不再是区别于“公”鸡的鸡,而是身为“母亲”的鸡,所以彼“母鸡”实则指的是鸡“母亲”。

    (三)母鸡还是那只“母”鸡

    前文老舍为读者刻画了一只自私的“母”鸡,后文又為读者刻画了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前后行为、形象反差较大,但是读者必须清楚,母鸡还是那只“母”鸡。前后的区别在于前文的“母”鸡心中只装着自己,而有了一群小雏鸡的“母鸡”心中装着的是那群小雏鸡。母鸡为了小雏鸡可以舍弃自己,这就是母亲的伟大。心中装着孩子的母亲,有无穷的能量,仿佛可以成为无所不能的英雄,甚至是超人。去掉“母亲”的身份,母鸡还是那只母鸡,它仍然会有鸡的缺点,想必作者仍会“讨厌”。但是有了孩子的母鸡是忘我的、无私的,它可以为孩子忍受一切辛苦,承担一切责任,这是令人敬畏和尊重的,所以作者最后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不敢再讨厌”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成为“母亲”的母鸡产生了敬畏和尊重,这也是对“母亲”这一身份的敬畏和尊重,这份感情远比喜欢来得厚重。

    二、赏析语言形式:此“母鸡”与彼“母鸡”的生动表现

    走进文本,徜徉在生动的语言中,读者随时可以感受到老舍独特的语言风格,对语句稍加推敲便可发现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隐含的情感倾向。

    (一)巧用动词:显细节中的精彩

    为了塑造母鸡前后截然不同的形象,作者运用了举例的表现方法。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善于抓住行为细节,巧妙运用动词来表现母鸡的形象。如第2自然段中的这句话——“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按常理来看,尖嘴母鸡对另一只母鸡“下毒手”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啄”,而不应该是“咬”。但此处作者用了“咬”字,读者却不觉得奇怪,相反从“咬”字可以读懂母鸡“下毒手”时用劲之大、用力之猛、用心之狠。“咬”下“一撮儿毛”的严重后果更让读者感受到母鸡的“凶狠”。为了刻画母鸡负责、慈爱、辛苦、勇敢的形象,作者从不同角度列举了四个事件。在叙述每个事件时,作者对动词的调遣运用看似普通却不失匠心。如第5自然段的这一句:“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作者用了极平常的一个字——“挺”。但是仔细咀嚼,可以发现,“挺”是母鸡为雏鸡警戒时立起脖子的姿态。这一“挺”体现了守卫的坚持,保护的辛苦,为了孩子可以面对任何困难的勇敢和无畏。可见,简单的一个字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二)善用方言口语:促对话间的亲切

    阅读的过程也是对话的过程。作者的语言姿态、语言习惯、语言风格是能够营造对话的亲切氛围,提高对话主体间的亲近感的。老舍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是“人民艺术家”。走进他的文本,读者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亲近感。原因有三点:第一,他的语言有极强的读者意识,作家善于使用简短的语气停顿,引领读者参与对话。如第1自然段中的这一句:“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句中“听吧”就是在引领读者参与对话,仿佛作者就在我们对面,我们就那么静静地倾听着作者告诉我们关于母鸡的故事。第二,作家的语言多用短语、口语,让表达更接近生活本身,更富有生活的情趣。第三,课文还大量使用了具有方言特征的词语,语言因接地气而更有灵气。如句子“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中,“心思”可以换成“观点、想法”之类的偏书面的词语,但是“心思”这一口语化词语的运用,更给阅读过程增添了一些生活交流的亲切滋味。另外,儿化词语的多次运用,也使表达有了更多属于生活的质朴和真实的味道。

    (三)妙用数字“一”:品简单中的深刻

    先来读读下列句子。

    1.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

    2.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3.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4.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5.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6.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观察以上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可以发现,它们都含有数字“一”。仔细品味,认真咀嚼,可以感受到藏在简单数字之后的深刻意蕴。句子1中的两个数字“一”,强调响动的轻微、不易察觉,用来烘托母鸡的警觉。句子2强调的是食物之少,但即使食物少得可怜,母鸡还是把它们让给了鸡雏,这体现了鸡母亲的无私。句子3强调的是母鸡照顾小雞雏的精心细微。句子4的“一天”是“每一天”“天天如此”的意思,与“多少次”呼应,以此表现母鸡的不辞辛劳。句子5由“半”表现蹲得艰难和辛苦,以“一点儿温暖”表示给予鸡雏的温暖之少,但即使只能给予孩子一点点温暖,母鸡还是甘愿付出,这就是母亲的伟大。句子6则由简单的数字强调了“咬”的效果,才咬了一口,竟可以咬下一撮儿毛来。母鸡的狠毒跃然纸上。以上只是列举,走进文本,细细解读,读者还会发现许多看似平常的语词句子含有深刻的意蕴。这就是文本带给我们的快乐的阅读体验。

    三、比照文本前后:此“母鸡”与彼“母鸡”的同声异义

    文本以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总起,引出“我一向讨厌母鸡”,第4自然段转折“我改变了心思”,第9、10自然段总结“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以“先抑后扬”的逻辑思维构篇。第1、2、3自然段和第5、6、7、8自然段均以列举事件的方法具体表现母鸡前后的不同形象。前后比照着读,我们还会发现前“三”后“四”七个事件的叙述中,都涉及对“鸡声”这一元素的描写。母鸡的叫声似一条暗线,构建了文本表达的完整意义。不过,母鸡的叫声实则是“声”同而“义”异。我们可以在对母鸡叫声的意义的理解中体悟“鸡母亲”的形象变化,感受“母亲的伟大”。第1自然段中,母鸡在院中、田坝上、墙根边没完没了地叫,只是在用叫声表现自己的存在感。第3自然段中,母鸡下了蛋后“发了狂”似的叫,是在炫耀自己的一点功绩。母鸡用叫声让大家认识它,让世界关注它,除此无他。而后面“咕咕地警告”“咕咕地紧叫”“一声也不哼”“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凉”,则是为孩子发声,是保护孩子的表现。前后比照中,我们不禁喟叹“母亲”的强大和伟大,“母亲”为了孩子可以挑战不可能。也只有在前后比照中,我们才能理解“不敢再讨厌”这一情感里的复杂情愫。

    教材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展开教学的基础,深入的教材解读是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从文章的语言、情感、线索等方面入手,把握文本,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中心小学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