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策略探讨
张莉钧 张艳
摘 ?要 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探究计算机硬件组成”一课,详细介绍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高效讲解的几种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电子白板;录播教室
中图分类号:G633.67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1-0063-02
1 前言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许多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上机操作,忽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是开展实践操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原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纯理论课,大部分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多采用自学或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讲得乏善可陈,学生感觉枯燥难懂[1]。“探究计算机硬件组成”这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一节典型的理论课程,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整体介绍,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并为后续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操作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节课难点在于学生初次涉及计算机专业术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2 教师要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相同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上好一节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提高语言生动性,要能准确概括理论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有趣和愉悦的语言环境中开发、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琢磨教学语言,增加语言修饰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亲近感[2]。
“探究计算机硬件组成”一课中包含很多基础性的概念、专业性称谓、专有名词等,如果教师将一个人比作计算机的话,那么CPU就是大脑,主板是身体,显卡是眼睛,电源是心脏,内存是食道,硬盘是胃,网卡是脚,机箱是皮肤。这样表达,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硬件的作用和功能。
3 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
要具备重构资源、更新知识的能力 ?“探究计算机硬件组成”一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认识各个硬件部件,了解它们的功能。计算机的发展变化太快,而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材中各硬件的参数都已经不是最新的,如主流CPU的主频、主流内存的大小、硬盘的容量等都已经发生变化。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不仅枯燥,还会形成认知偏差。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把所有滞后内容全部替换成新的,通过制作计算机硬件主题学习网站,对课程中的文字和图片进行整理,如CPU工作原理动画说明、硬盘工作原理动画说明等。另外,可以添加互动交流平台,把学习延伸到课后。
要具备深度挖掘、解决重难点的能力 ?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备课,有效的备课是建立在精研教材与课标基础上的,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重难点加以突破。“探究计算机硬件组成”中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是RAM和ROM的区别,哪个是只读存储器?哪个是随机存储器?如果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部分学生今天背了,明天就忘,之后再也想不起来。在授课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ROM=Read(读)Only(仅仅,只)Memory(存储器)”,并带领学生逐词翻译,等翻译完,学生也就记住了ROM是只读存储器。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因为计算机起源于西方国家,所以通用语言为英语,计算机中的专有名词多数也是英语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所以要想学好计算机,英语要很棒。
要具备提升业务、积累底蕴的能力 ?日新月异的新信息、新技术让信息技术教师应接不暇,教师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前沿知识,还照本宣科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必然会失去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经常关注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和信息,这些是上好一节理论课的必要条件。
4 教师要拥有丰富的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处理教學内容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中很多概念非常抽象和专业,教师要善于采用类比教学策略,把新、旧概念联系起来,以原有的概念和现象为引子来导入新知。如本节课中要求学生了解网卡、显卡、声卡的构造和功能,这些知识与学生以往认知很难联系起来,他们接受起来有困难。
教师可以用经常见到的鼠标举例,先让学生观察鼠标与机箱是如何连接的,接口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有不同的接口,进而让学生观察串口、USB口、PS/2口的区别。然后让学生观察其他计算机硬件,比如显示器接口、网卡接口、声卡接口等,在潜移默化中便掌握了不同接口的形状、名称和功能。
再比如,本课中介绍了存储信息的单位换算,教师以往在教学过程中会把重难点放在单位之间换算上,如1 MB=1024 KB,但很少有教师研究单位换算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单位换算?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换算方法后,让学生尝试换算一下:一个8 G的优盘大概可以存放多少首MP3歌曲?计算机500 G硬盘中大约可以存放多少部电影?等等。用示例让学生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就能体会到单位换算的好处,才能有收获感,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价值。
巧借媒介平台,合理选择教学方式
1)借助电子白板,增强互动性。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效益[3]。电子白板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互动性很强的教学工具,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使用电子白板的遮幕功能,先设置问题让学生猜猜教学内容,再用拉幕功能展示课题,设置问题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主机内部结构时,教师使用电子白板将计算机硬件各个组成遮住,然后逐渐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把名称上的遮盖拿掉,从而逐步展示机箱内部结构。合理设计互动练习题目,利用电子白板的包含功能,让学生把名字拖动到相应设备上。学生按住鼠标拖拽,只有拖动到正确位置,才能把操作对象放下,否则拖动的名字会回到原位置。类似玩游戏的巩固题目,让学生跃跃欲试,有效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4]。
2)巧借平台,竞赛引领,体现角色互动性。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即时反馈功能,借助问卷星平台进行实时检测。经过一轮检测,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当堂理论知识,但是对于计算机硬件的理解仍停留在理论层次。让学生把机房计算机拆掉重新组装是不现实的,如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组装一台计算机的乐趣呢?可以借助中关村在线攒机平台(http://zj.zol.com.cn/),模拟组装一台个性化计算机。对学生提出要求:预算不能超过5000元;组装完整的计算机(包括主板、CPU、内存、显卡、机箱电源、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学生在模拟组装计算机时可以小组协作,互相讨论自己的计算机需要什么样的配置。每次讲到这节课时,这个环节都是学生最喜欢的,所有的学生都摩拳擦掌,都想说说自己的配置。
加强组织,秩序井然,体现课堂有效性 ?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必须要加强组织,让教学结构完整有序,让课堂秩序井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井然有序,既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千万不能让课堂教学出现看似热闹最后却一无所获的局面,教师需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本课理论性较强,之前都是在机房进行,总觉得学生精力被分散,效果不如预期。因此,笔者设计一节在录播教室使用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的课,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所有的白板互动都在教师机上,集中了所有学生注意力,上台展示的学生觉得受到重视。本节课中使用的问卷星计算机硬件知识小测验在平板上完成,学生操作起来很方便,小组内的交流也比之前在机房更顺畅。在线攒机环节也在平板上进行,小组内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流与在机房相比更多元化。在录播教室进行的这节课明显比在机房上的课效果更好,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师生、生生互动更为频繁。
5 教师要提高教学评价的艺术性
教师在语言上的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多样性,让更多的学生因为受到鼓励而全身心投入学习。如果教师鼓励方式和语言单一,仅仅停留在好、棒、不错等,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评价的疲倦。教师如何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关注,成为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情境性评价,也要能够及时有效地在学生完成作业或作品时进行终结性评价,不能仅用一个简单的“好”字进行教学评价,必须明明白白告诉学生作品的优点和缺点。教师要善于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点评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并且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网络评价平台等让学生看到自己某一个阶段的成绩。这一点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课后完成评价。
在本节课中,使用问卷星和中关村在线攒机平台进行小組评价,学生在完成之后能够直接看到自己和同伴的成绩和结果。问卷星类似成长记录袋,能够记录学生的一段成长过程,这就是一种生成性评价,对学生来说是能够随着自己成长变化的。而中关村在线攒机平台的应用对小组评价更有帮助,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6 结语
教师如果能将上述教学方法和策略运用于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中,一定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引导学生喜欢上理论课,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意识到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的强大引导作用。这也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特点,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李静.让信息技术理论课绽放精彩[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4):46-48.
[2]李娜,袁瑞.中学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6):97-98.
[3]黄彦焱,叶军.化枯燥为神奇,拨动学生的心弦: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51-55.
[4]张俊花.电子白板在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中的应用:以《认识计算机》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Z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