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刘雪蓉
摘要:小学美术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形成阳光个性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及形成阳光个性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该文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希望能够为美术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使美术教学能够协同其他学科教学发挥作用,美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内容,挖掘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比较重的其实是动手操作课程,它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美术知识。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探究的意识,学习一些小制作理解课堂知识,这将对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帮助。在学习美术时,小学生会主动进行剪纸或者绘画活动,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时,也会主动理解问题。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记笔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态,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帮助学生更好地处于学习状态。小学美术本来就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将课堂氛围弄得太压抑,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相对比较自由,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某一方面的能力,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小学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美术教学在小学学科中不占主要位置,对学生今后的升学考试也没有明显的帮助,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没有对美术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学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家长一般都会将语文、数学、英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且排课量比较大,美术课程虽然被排到课程表上,但是课程量极少。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也按部就班,不仅不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还不会拓展教学内容,这导致美术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也不愿意学习。备课是必需的教学环节之一,但是由于对美术学科不重视,很多美术教师在上课前不会规划和整理教学内容,课堂管理也非常松懈。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美术知识。
2.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
教师的能力决定了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不高,很大原因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教学水平非常有限,阻碍了学生在美术方向的发展。部分学校美术教师都是非专业美术的教师,甚至由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教学时也只是讲解教材,这一系列因素都影响了学生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除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之外,在教辅材料的供应上也呈现出不足的现象。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拥有足够的教辅工具作为支撑。但是,很多学校没有给美术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工具,学生没有可供锻炼动手能力的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3.教师忽视了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创作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美术的基础就是动手,实践促进发展,要想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就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发现自己在美术学习上的不足,从而改正和完善。另外,“熟能生巧”的美术精髓就在于“练”,学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自己创作美术作品的初衷、期间遇到的困难,以及完成后的成果,才能真正明白一个优秀的美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策略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小学美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只是机械地讲解美术理论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处于漫不经心的状态,也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教学,在讲解知识时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盡可能地开展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中,教师可以举办书法大赛,使学生在竞争中激发出内心的学习激情,从而更好地参与美术学习。
2.创设教学情境,举办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动手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美术课程,然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只有进行了充足准备,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将教学内容紧扣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美术学习,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走进春天》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户外进行写生,让学生观察“春天”,然后创作美术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教师要对自己有所要求,不仅要时时刻刻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还要时时刻刻了解美术教学的新信息,在课堂教学时用新闻实事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要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化压力为动力,以此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想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教师还要定期参加培训。教师通过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的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4.制订合理的竞争机制
虽然美术没有纳入升学考试的课程,但是为了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自己制定一个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进步。小学生的胜负心非常强,教师给学生制定竞争机制,才能激发学生的求胜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给予学生评分,尤其在平时的作业练习中,教师要将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层,让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比较,有比较,才能找到差距,促进学生进步。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美术争霸赛”,对于参赛作品中质量较好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调动学生的热情。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的评分过程中,要注意不打压自信心较低的学生,而要对部分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在美术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可行的,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茂翠.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 95.
[2]冯海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 2017(08):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