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分析

    孟凡才

    【内容摘要】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时,需要有意识地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以此既可以提升学生理解并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本文从教学现状和教学方式两方面入手分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 化学教学? 核心素养

    教师想要在高中化学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先了解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现状,再根据现状制定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方式,同时根据所制定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并提升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在带领高中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学时,可以先应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此可以提升教学的氛围,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以此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并使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教学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开展教学评价课,并带领学生进入评价课中,以此可以提升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高中化学知识教学对于高中知识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实验能力。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教师在教学高中化学知识时,只能完成基础的教学要求,却无法激发并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无法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实验的能力,以此就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文将讲述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

    1.乏味的传统教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时,会习惯性的应用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此不但无法激发并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更会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会使学生应用错误的学习态度参与教学,最终会给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2.不重视实验教学,无法培养科学素养

    教师都了解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知识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但有些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只会应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却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不但会使学生无法掌握化学实验的知识,还会使学生容易忘却实验的知识,从而就无法达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最终会达到无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后果。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并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以此可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同时可以提高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效率,从而可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1.应用多样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而使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根据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时,可以应用多样的辅助教学工具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②。同时应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此可以提升教学的氛围,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从而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下基础。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先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视频。在播放视频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什么?”并在学生回答接着提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同时引导学生回答。接着,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视频。在播放视频后,教师可以提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并在学生思考后带领学生回答,同时带领学生深入教学。在教学后,教师可以提问:“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什么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值降低的反应是什么反应?”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教学的知识。再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甲烷性质”知识时,可以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成分表。在展示成分表后,教师可以提问:“这几种气体有什么相同之处?”并在引导学生观察后让学生回答。接着,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甲烷的分子结构,并提问:“甲烷的物理性质是什么?甲烷的化学性质是什么?”同时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自由进行探究。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并及时的给予指点。在一定的探究时间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让学生讲解探究结果。在学生说出正确的探究结果时,教师可以将探究结果写在黑板相应的位置。在学生讲解完探究结果后,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表扬。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补充,并将黑板上的物理性质表格和化学性质表格进行完善。在完善表格后,教师可以根据表格进行深入教学。教师以此来进行高中化学知识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参与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可以为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打下基础。

    2.带领实验探究,锻炼学生实验能力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此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可以使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并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③。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乙醇碳化反应”的实验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猜一猜,乙醇碳化反应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硫还是有二氧化碳?”并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学生说出猜测结果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不同回答写在黑板上。接着,教師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种乙醇碳化反应的实验过程,并让学生根据实验视频进行实验探究。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在一定的操作时间后,教师可以再向学生提问:“乙醇碳化反应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硫还是二氧化碳?”并让不同回答的学生讲述猜测的原因。在不同回答的学生都讲述猜测的原因后,教师可以问:“为什么在实验后还是得出不同的回答?”并在学生回答:“因为实验的方式不同。”后,接着提问:“那么应该怎样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在提问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实验的方式。教师也可以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并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使用方式。在学生统一实验方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讨论的实验方式进行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并在发现学生操作错误时,提示其重新进行实验。当教师发现有学生完成实验后,可以引导其回想实验的过程,并思考过程是否错误。在其确定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让其帮助其他学生完成实验。在所有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结果。最后,教师可以再问:“乙醇碳化反应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硫还是二氧化碳?”并点名让实验慢的学生回答,以此帮助化学水平较低的学生理解教学知识,并巩固教学知识。教师这样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既可以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从而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并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3.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教师不但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还需要开展教学评价课,并让学生参与评价,以此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从而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自信心,并达到优化教学评价课的目的,最终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教学,并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同时提升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检测附近河流水质”的教学任务后,可以开展“检测附近河流水质”教学的评讲课。在开展评讲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检测附近河流水质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检测附近河流水质的结果是什么?”并在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检测活动的,各个小组进行得顺利吗?在小组中对哪位成员的行为印象最深刻?”同时让学生回想后回答。接着,教师可以再提问:“你认为你在检测活动中为小组做了什么?你所做的事情对于小组检验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将活动讲评表发给学生。在学生都拿到讲评表后,教师可以提问:“认为自己在检测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对自己在检測活动中的表现满意吗?认为自己哪一方面可以做到更好?……”并在黑板上写下问题,同时让学生按照问题顺序在讲评表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写好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换讲评表,并根据黑板上的问题评讲互换讲评表的学生。之后,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评讲表,并观察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评讲表上写下自己所认为的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点。最后,教师可以在评讲表上写下鼓励学生的语句。教师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高中化学评价教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可以提升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可以达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并开展高效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目的。

    教师以此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化学知识教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并参与化学教学的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探究、理解和学习的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进步,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最终可以达到提升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效率,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的目的。

    【注释】

    ① 尤传裕.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教学分析[J]. 考试周刊,2018.

    ② 杨素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教学分析[J]. 考试周刊,2018.

    ③ 颉小兰.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教学分析[J]. 高考,2020(01):168-168.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