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
程慧煜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众多企业开始进行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并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文主要介绍财务共享模式的概念和数字经济背景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影响,并阐述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构建中的阻碍,并提出推进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合理建议。
一、引言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众多企业开始依托信息化的手段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财务流程运行模式,即实行财务共享模式,使得财务数据能够更加快捷、高效的处理,进行实施更准确的财务决策。国内企业为了与时俱进,一边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理念,一边结合我国本土企业的财务现状,尝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本土化建设。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财务共享模式
(一)财务共享模式
財务共享模式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通用、福特等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提出。财务共享模式指的是共享服务在企业财务中的应用。共享性是它最基本的特征,共享的内容包括财务数据、财务分析结果等。这种模式将集团企业内各分支机构重复性的财务作业进行分类性的整合,再发送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处理,最后进行合适的财务决策。这种方式将相似的财务活动分离出来,有利于促使各分支机构将优先的资源和精力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
(二)数字经济背景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影响
第一,数字经济背景对财务共享模式的积极影响。企业每天的经营都会产生海量的财务数据,这些数据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利用数字经济时代特有的数据处理技术建设信息化平台,筛选出有效信息,适当的调动、筛选、整理、分析这些财务数据,就能更好的实现财务共享模式中的便利性。同时,以数据为基础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财务核算电子化,数据传输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而且能够快速整合、筛选各级决策所需要的有效财务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另外,利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技术建立动态化跟踪管理程序,可以有效防止信息错报漏报,提高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二,数字经济背景对财务共享模式的消极影响。数字经济时代,任何数据备份都有丢失的可能性,储存技术具有不可控性。不仅如此,如何保护每一条数据成为难题。数据所拥有的价值不可估量,虽然每一条数据的价值密度很低,但是整体的核心价值却超出想象,因此,数据一旦遭受服务提供商的恶意破坏、网络病毒的攻击或者非法黑客的入侵就很有可能丢失、泄露,从而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阻碍
(一)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所有财务数据都需要依赖信息技术的传递和电子化介质的存续。财务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因此财务信息安全保护问题成了一个重要的关注点。财务数据不仅在传输阶段会面临各种安全风险,它的访问权限和存续介质也可能会受到安全威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数据在业务端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传递过程中可能遭受第三方截取而丢失从而造成财务数据失真风险,也可能在传递中或者存续中被未经授权的擅自篡改、查阅访问或者私下泄漏。
如果一味依赖外部供应商提供的专业技术和软件系统,那么会计信息并不完全存储在企业自身,而是存储在远端,被外部软件供应商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不能完全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因此,在财务共享模式构建中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就会成为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隐患。
(二)财务信息滞后于业务信息
财务共享模式最基本的变化就是它把集团企业下属各单位财务人员和同质化的财务业务集中于一个新的处理中心,然后再依托财务信息平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为集团内不同业务单元提供专业的财务服务。在这个模式改变的同时,必将进行会计流程重组。传统的会计流程使财务信息的加工和业务活动相分离,财务人员在处理信息时很少考虑两者的关联性,财务信息采集并非切合业务,使两者产生差异。
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只是对财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脱离了实际业务活动,这样会导致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有所出入,结果可能会给财务决策带来一定风险。即使财务核算完全正确,最多也只是将所有财务信息完整的记录下来,并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因此,财务信息不仅要与业务信息相融合,而且要通过这种融合来增加企业效益。
(三)财务人员转岗、转型问题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必然会造成大量的财务人员转岗、转型。人员转岗是根据新的岗位来进行人员分配,是岗位优先选择人员。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原有财务人员造成较大的压力,并且转岗之后的人员在转岗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会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缺少服务意识,忽视企业整体利益。转型是指原有财务人员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财务重分类的特点进行财务转型,再融入到财务共享模式中去。这样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财务重分类之后的特点,对推动传统财务人员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财务共享模式构建中财务人员的转岗转型问题应得到重视,如何进行合理的财务重分类至关重要。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建议
(一)以专业为前提,加强安全防范
第一,自身掌握技术或者外雇专业团队。企业可以选择自身建立一个专业的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为企业量身订制一个信息系统平台,并且配备自身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他们对财务信息进行日常维护、实时跟踪、大量存储等。这种方式下企业能够完全掌握住所有的会计信息,强化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减少信息失真的风险,但是这种方案显然需要较高的运营成本,一旦开发失败,可能会导致企业效益大大减少,这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初衷相悖,并且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可能在专业上与平台服务提供商有所差距,况且技术人员招募与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权衡两者,对于不愿意花高成本进行技术开发的企业来说,外雇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软件开发、运营维护是最好的选择。或者也可以选择发展成熟的企业提供的外包服务,前提是签订适当的合同,明确双方责任。
第二,根据事态发展状况选择防范措施。为了使信息安全事故得到事前控制,可以借助专业技术人员从设备的定期维护检查、网络通讯和软件系统的及时更新、升级着手,建立完善的防备防御系统,防止黑客的入侵,减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事中控制也是必要的。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同时需要制定专业严谨的财务人员访问权限制度和安全高效的财务数据传输流程。
(二)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第一,重新建立标准化流程。流程分类重组使得业务和財务的关系深度协作且清晰合理。流程重组分为业务流程重组、财务流程重组、共享中心的流程重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业务部门中的财务人员通过HGVS系统把与业务相关的原始单据实时传递给财务部门。二是业务部门的财务决策者根据财务部门审核之后的财务报表进行审阅和决策。财务流程是指财务部门接收并初步审核原始单据,审核通过之后再扫描传递给共享服务中心,并将原始单据进行归档保存。共享流程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它指的是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通过接受原始单据的电子影像文件并再次审核,审核通过后在SPA系统中记账,并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再将报表传递给财务部门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由业务部门审阅并做出合理决策。
第二,提出事前预算的要求。针对财务落后于业务的问题,建立一种以财务数据和业务流程为切入点的预算管理体系非常重要。财务人员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财务思维方式,不仅要分析业务发生之后的财务信息,更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在业务发生之前从财务角度、数据走向、潜在市场进行合理的预测,提前建立一个可信度较高的预算管理体系。这种洞察力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更需要的是对业务流程的深入探索。
(三)进行财务重分类,促进人员正确转型
第一,财务工作类型的划分。财务重分类指的是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将财务划分为业务财务、管理财务、决策财务。业务财务是指将分散在集团企业中各个业务单元内同质性的会计工作,通过一致的处理流程和划分标准进行分工和处理。这类财务人员应转型为具备基本财务知识的、耐心细致的财务操作者。管理财务是指对企业的成本、预算、收支等进行详细的数据处理。这类财务人员需要利用财务知识推动业务决策的科学化,把财务信息转化为财务数据,为决策提供扎实的基础。决策财务是指在管理财务的基础下,能将财务数据和企业整体经营联系起来,利用各类财务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财务决策,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好的建议。这类财务人员是注重创造价值的管理者,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以整个公司的价值为重心,规划公司的财务资源,为企业战略目标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二,财务人员的合理分配与考核。在进行财务重分类之后,各类别的工作界定清晰,原本的财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优缺点进行合理匹配,并进行自身工作职责的转型,解决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财务人员对于转岗转型具有恐慌心理的问题。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应设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评价员工的绩效,以便于重分类下的财务人员进行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促进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合理分配好财务人员的工作,才能够让财务人员更加高效率的作业,不仅仅实现了财务流程的优化,也能够实现人员分配的优化,促进人员合理的进行转岗、转型。
五、结语
本文阐述了财务共享模式的概念以及数字经济时代对该模式的双面影响等,并发现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提出合理建议。财务信息安全问题应当在构建前期就考虑到技术方面的问题;财务与业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流程重组、工作分类来解决;财务人员的转岗、转型的问题可以通过财务重分类来进行人员分配,并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