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视角看《道德经》中“道”的概念隐喻
谢云 王勇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道德经》中道的比喻表达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旨在发现《道德经》中道的表达背后可能存在的概念隐喻。研究发现《道德经》中的道有三个隐喻模型:第一,道是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第二,道是人的行为契合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第三,道是社会的治理契合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这三个隐喻模型相辅相成,其中以第一个隐喻模型作为基础,解释道的属性,并以此来影响第二个和第三个隐喻模型,即人的道德行为和社会的治理方式是道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概念隐喻;《道德经》;道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2-0025-03
0引言
自Lakoff & Johnson(1980)[1]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概念隐喻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文学作品、日常用语、政治语篇、广告语篇等各类体裁文章。但在国学经典著作领域,认知视角的隐喻研究中以《诗经》和《论语》为研究对象的偏多,而对《道德经》中道的隐喻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拟在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探讨《道德经》中道的表达背后可能存在的概念隐喻,揭示老子如何使用隐喻阐释其对道的认识。《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全文共五千余字,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文约意赅,影响深远。如常勇(2011)所言:“老子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是第一部用诗化语言阐述中国哲学的巨作”[2]。《道德经》一书有众多注解,本文分析基于《老子注释及评介》(陈鼓应 2009)[3]和《老子道德经注》(王弼注、楼宇烈校释 2011)[4],二者皆是《道德经》流传最广的注解。为避免误读,本文还参考了其他注解,如《道德经全解》(黎重 2010)[5]、《图解道德经》(常勇 2011)、《老子道德经语法读本》(赵荣珦 2013)[6]以及《道德经精讲》(张剑伟 2016)[7]。
1理论框架
概念隐喻不仅仅只是语言现象,更是思维现象,是人们借助具体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认知机制(Lakoff 1993:244-245)[8]。在这一机制中,涉及到“跨
域映射”,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的理解,即以一个相对具体直观的源域来理解一个相对抽象难解的目标域(K?vecses 2010:4)[9]。源域和目标域的结合建立在人类的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基础上(Lakoff & Turner 1989:135[10];Lakoff 1993:244-246;K?vecses 2010:3),基于自身对源域的一系列体验,通过对参照有形的、具体的、已知的概念来理解无形的、难以界定的概念,经由此事物及彼事物的跨域映射,最终就可以理解目标域这一复杂概念。人们思维中的概念隐喻体现为语言中的比喻表达(Lakoff & Johnson 1980:46-51),因此,通过分析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可以探索人们思维中存在的概念隐喻(Lan 2016)[11]。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Charteris-Black(2004)[12]隐喻批评分析法,分三个研究步骤:识别、理解、阐释进行研究。第一步,细读文本,发现道作为《道德经》乃至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原文中出现了73次,分布在全书的35个章节中。第二步,借助陈鼓应(2009)和王弼注、楼宇烈校释(2011)所编著的《道德经》注解版帮助更好地理解道的思想,找出《道德经》中道的隐喻表达。第三步,总结并分析《道德经》中道隐喻表达背后的概念隐喻。本文主要分析《道德经》中道的词性,提取各种不同隐喻表达,进而概括不同隐喻模型,并统计其数量。
Langacker(1987)发现每个象征单位的所属语类是由它的语义极所侧显的对象决定,如名词侧显事物,动词侧显过程[13]。表1显示,《道德经》中的道多为名词,占比高达到90.4%,这说明道在文中主要指代事物,而作为动词和形容词的数量较少,仅占8.2%和1.4%,表明道不常用于表征关系过程或动作。
针对汉语文本中的比喻识别,Lan(2012:158)指出明喻和隐喻表达都应纳入研究范围,因为“语言中的明喻和隐喻皆由认知层面的概念隐喻机制所引发”,而且“汉语中的‘比喻概念同时涵盖明喻和隐喻”[14]。因此本文从中识别出两种比喻表达形式:明喻和隐喻。其中明喻由“似”标记,如: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
例(1)中“道”作为名词,强调事物,事物被定义为某认知域的子域。所谓子域指一组互相联系的实体,而实体是广义的,不仅指具体的事物,还指抽象的关系、级别、距离等(Langacker 1987)。“道”在这里侧显空间中的存在事物,形成“道”的一个子域,突出的是“道”的地位,老子用“万物之宗”表释“道”,体现出了“道”是万事万物之主,其地位和“万物之宗”一样尊贵。
隐喻虽然没有明显的比喻标记词,但是同样体现了概念隐喻,如:
(2)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章)
此句中的道为名词,侧显空间中的存在事物,突出的是“道”的特性。“大道泛兮”喻指大道像向泛滥的河水一样,以“河水”喻“道”,形容“道”可以如泛滥的河水一般,四周蔓延,充滿大地或宇宙。所谓“其可左右”,是用“河水”形容“道”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无论左右,都可顺势而行,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所不至。依此方法,统计整理《道德经》中的所有概念隐喻,总结出三个隐喻模型的数量,结果如表2所示。
3“道”的隐喻分析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道”具有三个隐喻模型。第一,“道是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即自然之道。第二,“道是人的行为契合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即修身之道。第三,“道是社会的治理契合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即社会之道。其中第一个隐喻模型用以阐释道的属性,为第二个和第三个隐喻模型奠定基础,衍生出人之德及社会治理的方式。
3.1 道是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
在此章节中,首先讨论的是道的属性,即道是什么。道是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的,是宇宙间最原始的存在物。道不仅产生天地万物,还使自己内化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因此有“道之尊”这一说法,“天”“地”以及“人”都以“道”为尊,依附于“道”。
(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K?vecses(2005:7,160)曾提出,一方面,概念隐喻“汇聚并常常产出人们思维中的文化模式”;另一方面,概念隐喻“不只在认知层面上被诱发,也在文化层面上被诱发”,因此“既是认知产物,也是文化产物”[15]。 例(3)中老子用“万物之宗”表释“道”,“道”空虚无形,是较为陌生的概念,“万物之宗”的概念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即万事万物的祖宗。用“万物之宗”来阐释“道”,形成了从“万物之宗”向“道”的映射。这里有K?vecses所提到的文化产物,中国人一直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也是历来秉持“祖有功,宗有德”之信念,以祖宗为根,以祖宗为荣,将祖宗放到了至高的位置,是心中的神灵,敬莫大焉。对于中国人来说,祖宗是人类存在的根基,没有祖宗就不会有生命的延续,所以,老子以“万物之宗”喻“道”,体现出了“道”是万事万物之主,强调了“道”的地位和“万物之宗”一样崇高,它支配着一切事物。这都能在《道德经》中的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等得到印证。
例(4)中老子以“母”喻“道”,形成了“母”向“道”的映射。从时间上看,“母”在日常生活中常指“母亲”,先有“母亲”,再有孩童,而所谓“先天地生”,主要论述了“道”的存在是先于天地的存在,“道”在前,天地在后。从逻辑上看,“母”有孕育后代之意,给予孩童生命,养育孩童长大,而“道”生天地,“为天下母”,即“道”就是天下万物的母亲。万物都有起始,“母”孕育生命,“道”创生天地万物,老子将“道”比作“母”,表达了“道”是天地万物的绝对本原。这与《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观点一致。按照老子的观念,从存在的秩序上看,“域中四大”,“道”是本原,其他的依次而生,“道”生天地,天地生人,并由此产生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人生存于地,以地为法则;地相依于天,以天为法则;天产生于“道”,以“道”为法则。而道法自然,指的是“道”按照自己原本的样子来运行,即道的本来面目就是自然。“道”作为天下万物的本原,其法则贯穿于天地人。这里体现出了“道”是天地万物的存在方式,以“道”为本原,属于时间上的起始,同时也属于空间的起点,在整个宇宙空间中,有“道”“天”“地”“人”,而“道”在整个宇宙空间中是最初的,是“天”“地”“人”衍生的基础。
3.2 道是人的行为契合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
道是万事万物的起源,无时无刻不在主宰着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从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及属性,这种外在表现就是德。所谓德,即人的处事方式及修身之道,是人类对道认知后采取的行动。德是道在人类身上的具体体现,这就表明德要与道的原则相契合。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6)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五十五章)
例(5)以“水”为喻,阐述了“道”的特点,由此引出个人的修身之道,即利他和谦让。老子将“水”的品质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水”可以与不同物质混合,在不同场合发挥不同作用。它可以因地形需要而为涧、为溪、为江河、为海等。二是永远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水”在选择自己的位置时,受其重力的牵引,总能避高趋下,选择最低的位置,甘于众人之下,不计地位卑微。“水”的品质是最接近于“道”的特征:自然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持,这些都是“夫唯不争”的体现。因此,老子劝诫人们要向“水”学习,如水之善利万物,正确理解自身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优先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如水之居众人之所恶,时刻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怀有宽广无私的胸怀,过着自然、洒脱的生活。如老子所言,人的行为应该与“水”的品质相符,“道”生万物,“水”属万物之一,乃“道”所生,这也就说明了学习“水”的品质也就是契合自然运行的方式。
在例(6)中,老子用“赤子”(即婴儿)来喻“道”,更进一步说明了“道”的根基,即处事准则。老子赞美“婴儿”,是因为只有“婴儿”才能与他心中的“道”合二为一。老子的“道”是自然,是效法天地自然运行的哲学。在他的“道”中,“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婴儿淳朴自然,天真无邪,一切任性而发,率性而为,没有丝毫的矫揉做作。“婴儿”没有自我意识,一切都是生命本初的样子,因而他没有大人们通常有的诸多恐惧、贪婪、忧虑等情绪,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十分美好,他对周围一切也都是友善的,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除此之外,“婴儿”虽筋骨柔弱,但他的精气却不外泄,同时元气和谐,是因为他对于自我和这个世界的了解还是懵懂的,也就不会为内在的或是外在的世界去费神。他的内心世界异常简单而平静,没有什么欲望,不会耗费自身的精气神。这啟示人们要用“婴儿”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待人真诚友善,保持自然天性,放下心中纷纷扰扰的思虑和情绪,这样就能有更沉稳的情绪和心态,收获更多快乐。“道”是万事万物之母,人依附于地,地依附于天,天依附于“道”,这就体现了所谓的“道”便是人的所作所为顺应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
3.3 道是社会的治理契合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
道不仅仅表现为德,塑造人的道德修养,还显示了君王是如何以道治理天下,管理臣民,以道来制定社会的法规准则。
(7)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三十二章)
例(7)体现出了老子以“江海”来喻“道”,以川谷代天下万物,说明了“道”的统领性。“江海”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大大小小的河流都会向“江海”汇聚。大道生出万事万物,同时也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即天下万事万物生于大道,但又回归于大道之中,这就好比天下的千万条河流,尽管流向多有变化,但最终都会归于“江海”之中。老子以此劝诫君王,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要遵循“道”的原则,善于处下,放低姿态,庇护天下万民,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天下,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简言之,老子谈到了治国之道,劝诫君王要恪守“道”的原则,按照万物自有的规律来办事,方能使天下归顺,民心悦服。君王以“道”治理国家,制定社会的法规准则,“道”的本质是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这说明了在君王管理之下的社会法治方式应与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一致。
4结论
本文通过概念隐喻理论的运用,分析了《道德经》中关于“道”的隐喻,探讨了隐喻所折射出“道”的内涵。研究发现“道”有三个隐喻模型:第一,“道是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第二,“道是人的行为契合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第三,“道是社会的治理契合天地自然的运行方式”。这三个隐喻模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道”为天下万物的本原,享有最崇高的地位,是“先天地生”的,“天”“地”“人”皆生于“道”,受之于“道”。从时间上看就是先于万事万物的,而“时间就是空间”(Lakoff & Johnson 1980),故而“道”总是处在时空之中。据此,有所为,即人需要了解学习“道”的属性特征,不断适应,制定相应的法则,依“道”来治理社会;同时有所不为,即人在动态的顺应契合中,人最初的道德的本性不变,如“道”一样保持自然的天性。对《道德经》中关于道的隐喻解读不仅能加深人们对道家思想的理解,更好地领悟老子之道,而且还有助于老子思想的准确英译,有效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46-51.
[2]常勇.图解道德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王弼,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黎重.道德经全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6]赵荣珦.老子道德经语法读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7]张剑伟.道德经精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8]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A.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1993:
202-251.
[9]K?vecses,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3-4.
[10]Lakoff,G.& Turner.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135.
[11]蓝纯,高秀平.从认知视角看《心经》和《金刚经》中的概念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17-28.
[12]Charteris-Black,J.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Basing 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4:25-28.
[13]Langacker,R.W.Nouns and verbs[J].Language,1987,63
(1):53-94.
[14]Lan,C.A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metaphors in the Buddhist sutra"Bao Ji Jing"[J].Metaphor and Social World,2012(2):154-179.
[15]K?vecses,Z.Metaphor in culture: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7-160.
(責编:赵露)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旅游海外网络舆情量化分析”(719MS034)
作者简介:谢云(1996—),女,彝族,贵州毕节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