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讨

    摘 要: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習数学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所以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如何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发散思维,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比较充足的思考空间,以便于让学生对某个数学问题有更简洁的解题思路,能够充分消化自己在课堂中的疑问。教师需要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尊重和理解学生,这样才能够促进双方之间的有效交流,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的关系。文章主要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引导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数学教学的重点不再停留在知识理论的讲解上,而是转变成观念将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自主性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教师需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降低对学生思维的限制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只是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教师自己主导了大部分数学课堂,同样教师会制订出条条框框的规定来约束学生的学习和行为,限制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在被动的学习环节中,学生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对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只是一味地接受,很少考虑到教师所讲知识点的本质和内涵,学生的数学学习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上,数学知识的考察形式是十分灵活的,题型的变化丰富多样,固定的思维对于学生解决问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能够充分消化自己在课堂中的疑问。减少教师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能够打破数学课堂的枯燥性,为课堂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敢于提问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上要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始终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地位,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耐心的对待,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学习,对待学生的问题要沉着冷静地分析,给出学生答案和建议,对于学生和自己存在分歧的地方,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找出问题的正确结果。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存在较大的错误,教师在此时不能贸然打断学生,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通过学生的回答,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在此同时必须要肯定学生提问的勇气,再对学生错误的认知进行纠正,培养学生的质问精神,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交流

    很多学生喜欢一门学科,这种偏科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因于学生对于学科老师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让学生没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我们一直提倡尊师重道,但是现阶段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已经上升到了畏惧层面,这严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所以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听取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给予解答,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一个肯定的微笑或者是赞赏的眼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需要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尊重和理解学生,这样才能够促进双方之间的有效交流,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信任老师,信任有利于学生善于听取教师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热情。

    三、 利用课堂提问,促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课堂中有效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开阔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才能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理论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在学习的时候难以发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脑力劳动量,使得学习失去了原本的趣味性,成为了学生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投入到学习中,可以在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索,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注重问题设定的合理性,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设定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还需要设定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在问题的设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能力,将此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直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悬念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问题的设定需要有一个层层深入、由浅到深的过程,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正确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四、 丰富课堂形式,引入游戏教学

    初中时期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对于枯燥的数字和图形兴趣极低,学生将关注点放在了一些新鲜奇特的事物上,在课堂上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入游戏教学,打造趣味课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找出一些图形的图片,将此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上,让学生进行抢答,先说出图形的形状,再说出图形所具备的性质,最后写出相关的公式,如果学生可以准确地判断图形就能够得到一分,准确说出图形性质可以得到两分,写出正确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三分,最后进行分数的统计,看看哪个学生的分数最多,分数多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个小小的奖励。这样的游戏环节不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激烈、紧张的抢答过程中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发现数学学科所具有的趣味性。

    五、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明确的提出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地位,所以我们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不足,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能够集思广益,解决学生个人能力不足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借鉴和学习,用小组的进步带动学生个人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划分学习小组的时候,教师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水平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量等,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小組内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小组开展合作探究的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促进学生交流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框架,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借鉴,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六、 开展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初中时期数学学科涉及内容较为丰富,很多知识学生理解起来的难度较大,在此同时还要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难以在数学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由于微课教学具有可调节性特征,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观看视频,在此过程中少了教师的限制,学生能够具有充足的想象空间,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选择观看的内容。微课学习的过程简单,很容易上手操作,学生只需要具有一台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观看,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初中时期学习的函数内容,在大多数学生眼中较为难懂,这个时候如果只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讲解,学生很难完全掌握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教师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讲解,在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将例题以及知识点等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观看,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按下暂停键,进行思考或者是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样就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七、 引导学生复习,自主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我们一直提倡温故而知新,学习新的内容,扩充自己的知识量固然重要,及时复习旧的知识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稳步提升。微课在课后的复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复习模式中,教师只是布置习题让学生完成,在大量的练习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长期使用题海战术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录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后续的复习中通过观看视频来巩固所学知识,微课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可以反复的观看,直到掌握所有内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八、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基层学校的数学老师,我们要要侧重于在数学课堂内外培养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知识的观念,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探求知识,敢于提问,成为学习中的主角,实现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三招.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31):27-28.

    [2]丁仁有.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6):81.

    作者简介:李仲双,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五库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