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侯玮涛
摘 要:图书馆管理的重点工作就是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做好高效化资料管理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解决措施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160
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发挥图书资源优势具有突出作用。当下,由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管理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工作难度与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趋势,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与数据分析算法,以定量的衡量指标来替代管理者定性的决策,让图书管理更为科学,更符合读者与图书馆的实际需求。
1 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数据传递有效性。图书馆资源信息管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与组织的过程;经过整理和加工的信息转化为高质量的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共享和传播。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打破地域限制,使读者不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数据;图书馆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数据传递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水平。
2)改进图书馆管理方式。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应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目前,很多图书馆已经引进了信息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有些还建立了图书馆网站,推进图书馆相关资源共享;有的还购买了其他数据库资源,使图书资料以及文献资源打破了地域限制,学生和教师能够检索到更多、更加丰富的数据资源。
3)有效提升图书运营效率。图书馆信息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将图书馆管理和改革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圖书资料由纸质版转变成数字化资料,有效提升图书馆运营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信息化系统网络覆盖及系统内容更新,促进图书馆管理与发展。
2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问题。重视图书馆改革,在思想意识上确立清晰的认识,这是保证图书馆信息化改革的必要前提。图书馆信息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将大量纸质图书资料转变成为数字化资料;如果工作人员不能主动转变意识和工作方式,就会限制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直接影响图书馆运营效率,出现服务质量下降、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2)信息化建设经费问题。图书馆管理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很多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经费不足情况,制约引进先进的技术设施、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引进需要借助大批基础设备和网络设施,但当前很多图书馆不能顾满足师生需要,导致图书馆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较少、网络覆盖范围小、系统内容更新较慢等。这些都是限制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更注重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用户体验等,对于资源共享没有充分的认识,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西北部地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限制了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管理水平。
3 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1)信息化设备的优化升级。第一,要引入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硬件设施。在引入该硬件后,可以大大节省读者借阅、还书的时间,同时也避免携带学生证、借书证等借书凭证,增加借还书的灵活性。同时,引入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后,有效避免他人借用或者冒用自己的有效证件,从而有效保证自己的借书权益。并且,这样还会便于后续去挖掘每个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图书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图书服务。第二,积极建设自动化图书管理货架。读者在借阅完图书后,都需要将图书归还到指定位置。这部分工作需要图书管理者亲力亲为,在整理过程中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整理书架方面,让管理者没有更多精力致力于图书馆的管理。现代图书资料管理需要引入自动化管理设备,自动地将图书进行分类并且整理到书架上。第三,要充分建设数据搜集存储平台,存储图书管理中的有效数据。在当下,数据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只有对数据进行有效存储,才能抓住图书资料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才会从数据背后挖掘出它的价值,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2)监督与非监督学习算法的引进。第一,应用监督学习算法来把握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基本规律。监督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学习算法、神经网络传播算法等。首先,这些算法需要通过给定一组学习样本,来对整体监督学习算法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快速实现对图书资料管理的精准化。例如,为探究读者对图书资料类型需求时,通过抽取读者对图书资料需求的学习样本后,设定学习目标参数,利用监督学习算法不断地对学习样本进行参数调整,在达到设定学习目标后,得到适合读者对图书需求的监督学习算法。第二,应用非监督学习算法来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自动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图书资料会越来越丰富,产生的数据会越来越多。有时候人工标注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存在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监督学习算法需要引入人为因素对图书管理的影响,管理决策可能会有一定偏差。而应用非监督学习算法可以从数据出发,更好地去把握图书资料管理的规律。
3)图书管理者自身信息化程度的建设。第一,学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明确影响图书资料管理的关键因素。当下,图书管理者可以通过图书资料管理产生的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影响读者需求的关键因子,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例如,在对读者图书资料满意度进行分析时,通过利用SPSS、SAS、DPS 等统计软件,分析影响图书资料满意度的因素:图书新旧情况、服务水平、图书易查询程度等等。第二,信息化图书管理和移动化办公。图书管理者要学会利用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其功能和管理方式有清晰的理解,能够快速地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管理,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同时,还要对移动端的移动化办公有全面掌握,能够利用手机来对图书资料进行高效管理,实现全程化无缝管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与水平,让图书馆得到更好发展。
4)移动端图书资料管理系统搭建。当下,移动端已经超过PC端,成为人们上网、学习的重要手段。随着5G时代的来临,移动端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重要的建设项目。通过信息技术,让图书资料管理更为信息化,能够在远程利用手机操作来完成图书的管理。第一,移动端图书资料管理系统要涵盖整个图书管理活动,实现远程科学管理。这些要在移动端有充分地体现,通过消息预警和可视化手段,对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把控,及时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水平与效率。第二,管理系统充分调动管理员的协调配合。移动端实现管理员的远程办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员之间的交流配合。因此,管理系统要做好管理员的协调配合。系统平台通过合理划分图书资料管理职责,让他们共同搭配协调来完成管理工作。这样,既可以让图书馆平稳运行,同时也提高工作的效率。
4 结语
终上所述,图书资料是城市发展、知识传承的载体,是增加人们知识储备的重要工具。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能增强图书资料的活性,全面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其功用,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静.图书资料检索与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2):337-338.
[2]戴洁.简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1):177-178.
[3]董亚群.互联网背景下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J].管理观察,2019(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