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地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李云帅 李晓东 郎赟超 郝倩 徐延平 赵剑博
摘? 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强化“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地理科学专业“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文章通过优化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整体设计,深入挖掘地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资源,并结合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力求探索提高地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地理科学;思政元素;思政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4-0162-0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by virtue. Strengthening the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administration"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geography science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train students" in the specialty of geography science, but also can make students grow wisdom in the practice and temper the quality in the work fiel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ptimizing and perfecting the overall desig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deeply excavates the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geography specialty, and analyzes the practical cases of Geography Science of Tianjin University,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effect of practical teaching course of geography specialty.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ractice teaching; geographic sci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事实上,早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19年3月18日)上提出了“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所谓“课程思政”,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深入挖掘除思想政治课以外的其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推动各类专业课和思想政治课协同联动、相互建构、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融入、全课程全方位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4]。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特征、现象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在地理科学专业实践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地理科学专业“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专业实践教学中心教研组,结合地理科学专业实践的特点,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提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坚毅耐劳的品格。本文通过优化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挖掘思想政治元素资源,剖析教学案例,力求“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支撑“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天大地理特色”的三有(有道、有才、有用)人才培养。
一、全面优化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在专业课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很好地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出课程育人的功能[5]。天津大学地科院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心教研组,秉承“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协同融合的指导思想,结合生态文明战略与“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作用,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材修订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优化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整体设计,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和特色,从而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合统一以及专业学习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如:
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核心理念,立足地理科学的专业特色,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协同协行,在正确理解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注重科学思维、家国情怀、品性意志、地学精神的培养与提升,切实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
教学大纲:以培养目标为基础,重新梳理教学大纲,明确思政元素在专业传授过程中的体现方式,使“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
教学设计:深入挖掘专业实践内容中所蕴含的育人要素,将其如“盐”般地融入教学这个“煲汤”的全过程,并注重咸淡适宜,让学生入口、入味、入心;基于地理科学的特色,让实践内容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并增加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动性,促使其在思想深处真正认同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现实意义,并成为主动践行者。
教材修订: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重新修订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力求地理科学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兼顾内隐价值观。
教学评价:不仅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讨论过程作为重要的考核评价标准之一,而且要建立长效追踪评价机制,以考察学生在平时表现和课程结束之后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的实效与成效,同时分析该课程在学生毕业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中的贡献度。
二、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课程全过程的思政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教育支撑新时期国家目标的核心保障[6]。地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突破室内45分钟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而且能够有效针对典型的地理场景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型”知识传授,同时还包括学生的生活、课外活动、心理、人际交流等日常点滴,因而,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其价值引领的效果更加明显。天津大学地科院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心教研组,深入挖掘专业实践中所蕴含的育人要素,如理性思维、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道德规范、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法治与环保意识、心理健康、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并将其如“盐”般地融入实践教学这个“煲汤”全过程,同时注重咸淡适宜,让学生入口、入味、入脑、入心。
(一)理性思维与实践能力
在实践过程这个“第二课堂”中,引导学生对真实的地理场景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总结这些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并运用自然地理要素解析这些现象的形成、发展与演化规律,探究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学态度与创新精神
地球是怎么形成的?生命是怎样诞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地震、火山?全球气候是如何变化的?……这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地理专业实践是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教室走向山川,从现象深究原理,加深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再消化,通过剖析、讨论和总结这些现象的原因、特点与规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与精神及勇于探索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法治、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水、土、气、生等自然地理要素的运行与相互作用机理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普法教育,并结合现今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明确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及法治环保意识,树立学生自身在环境和资源保护中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担当。
(四)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地理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与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不懈、勤于探索精神,“宁廉洁正直以自清”的廉潔自律、勤勉于公精神。通过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熏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热情和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坚持理想、追求真理的信念,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五)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
从“两弹一星”到“三峡工程”“天眼探空”“嫦娥探月”和“蛟龙探海”,无一不彰显“工匠精神”,一个又一个的工匠创作与制造,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动力和脊梁。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对待学习和工作踏踏实实,力求把工作做到极致。通过领略“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引导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仅要作为匠人,还要有匠心匠气,把祖国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帮助学生更好地厚植爱国情怀,践行工匠精神,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六)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科学通过研究各种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问题,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变化等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从而达到“让人类生活得更好”的目标。城市环境质量问题突出,土壤污染已经影响到餐桌,水资源日趋紧缺等等,通过典型的资源环境案例,帮助学生建立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同时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自身的生活点滴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三、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案例分析
(一)师德师风引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室内理论教学相比,专业实践教学不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型”教学,而且与学生进行三周的同吃同住生活,教师的理想信念、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更加容易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实践中心教学组老师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核心,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先垂范、知行合一,成为真正的道德实践者与示范者。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理想信念坚定,给学生传播“中国梦”的正能量,激发学生肩负起国家复兴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老师们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不畏风吹日晒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认真学习态度的养成,以及吃苦耐劳性格的塑造也发挥着积极的隐性教育作用。
(二)科学精神与地学素养
“莲沱、南沱、陡山沱……”,湖北秭归地区这些“井然有序”的地层如一页页“活的教科书”,学生谈海说陆,讲今论古,分秒间领略“沧海桑田”之巨变,地学这种广阔的时空观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豁达乐观性格的塑造发挥着积极的价值导向功能。炎炎烈日,动则汗流浃背,上高山越深谷,学生在以足丈量大地的过程中,对于坚毅品性的磨炼与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增强学生正视和超越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精气神。此外,在北京周口店地区学习观看了温家宝同志前往周口店实习基地的报告视频,重温其当年的工作经历,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坚毅勇敢的素养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三)三峡工程与民族自信
实习期间,带领学生参观了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大坝,这座集航运、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于一身的“水上钢铁长城”,蕴含了100多项技术创新,并创下10项世界水电建筑史纪录,这不仅是工匠精神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与自信。同时运用地理要素对其可能的生态环境效应开展激烈的讨论,探讨解决所存在问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增强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屈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教会了我们生存的技能,同时影响着我们的为人与为学。实习期间邀请了湖北省秭归县县委党校校长、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郑承志研究员对学生进行“屈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同时参观屈原故里文化公园。学习屈原忧国忧民和为理想而献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纯洁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固难徙爱国主义,独立不迁敢于斗争,不遵矩度改革创新,九死未悔民本思想”[7]。
(五)“两山理论”与家国情怀
通过调查湖北秭归地区月亮包金矿开采、选矿工艺、废渣处理、尾矿库选址等地质环境问题,明确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了解矿区开展的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状况,帮助学生建立环境资源不可污染、地质资源不可再生因而不能过度使用的思想意识;同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并将构建“美丽中国”伟大目标的实现融入到课程实践活动中,让他们从更深刻的角度关注、了解、思考生态环境,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给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效,增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感,将个人未来规划与“美丽中国”建设紧密结合,真正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践行者。
(六)生活习惯与社会责任
通过实践重温地下水的相关知识,熟悉地下水的运行特点与规律,认识地下水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并通过参观饮用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了解水资源改善的流程,建立保护和节约地下水的意识,明确自身在水资源节约与爱护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同时,通过参观新旧垃圾填埋场,认识垃圾处理的艰辛,进一步明确开展垃圾分类的意义,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七)爱国教育与政治觉悟
实习期间,通过蓟县盘山烈士陵园、抗战纪念碑、古强峪惨案遗址、周邓纪念馆、觉悟社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聆听当年的战役故事,追忆往昔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瞻仰烈士遗像与纪念碑,缅怀逝去的先人。教育学生尊重历史,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担当起民族复兴的责任。
(八)“处世思想”教育
“做人、做事、做学问”,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院院长刘丛强院士在多次会议中强调“做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亲身前往实习基地,对实习师生进行“做人”教育。所谓做人,不仅要注重自身品性修养的提升,而且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这就要求贴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结构、生活方式、情感需求及成长规律,同时适当引用一些“名言名句”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引导启示学生,如“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这些所蕴含的严于律己、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等内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
(九)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有机融合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類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提出院训:“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审美活动和审美文化是人类自我完善、优化、美化和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科学也是对美的揭示,例如古希腊时就发现了“黄金分割比”。在自然科学中,往往有很多的现象,通过一定的美学规律,以视觉、听觉等形式让参与者感知。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将美育与德智体劳各育有机融合,不仅能促进教学实践效果,而且能够让学生从精神层面得到自然美、学术美的熏陶,起到净化心灵、疏解情绪的作用,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促进学生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地理科学注重人地和谐关系研究,是一门既理性又实用的公益性科学,它为人类谋福祉,助国家变富强[8]。在地理科学实践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创新实践精神,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2020-5-2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Z].2019-3-18.
[4]李有桂,吴祥,朱成峰,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J].高教学刊,2020(31):169-171.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讲话[EB/OL].教育部官方网站,2020-6-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006/t20200604_462551.html.
[6]柴波,周建伟,李素矿.地质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2):58-61.
[7]郑承志.屈原文化讲座[R].中国地质大学秭归产学研基地,2019.
[8]刘嘉麒.通晓万物纵览天下——刍论地球科学文化[R].2018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