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思政课目标导向应用研究
摘要:高职高专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其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高职高专要注重思政课目标导向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政课;目标导向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2-0073-02
0引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剧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高职高专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高职高专开始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变,这种变化也决定了思政课必须随之转变。思政课在育人育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培养出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思政课就必须明确目标,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专业的素养和能力。
1高职高专思政课目标导向应用的意义分析
思政课比较特殊,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不仅肩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还建负责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专业素养上,还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养等方面,基于这一类人才的需求,落实思政课教育至关重要。就高职高专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如何在这一阶段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高职高专的重要使命。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目标导向,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课的获得感,让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将课堂的积极参与与课下的实践体验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1]。
2当前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肩负着社会人才培养的重任,这种重任要求高职高专必须搞好思政教育。现阶段,虽然高职高专越来越看重思政课,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思政课的功能无法高效发挥出来。
2.1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是当前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一方面,学校在安排思政课时,只有理论课,没有实践课或者说实践课非常少,只有几节课。对于学生而言,这种理论性的知识吸引力不大,脱离了实践的思政课是枯燥的,学生很难提取学习热情,从而无法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得不到思想理论知识的熏陶和洗礼。
2.2思政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思政课肩负着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肩负着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是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目标比较模糊,不够明确。目前来看,学校一直强调思政课的德育功能,没有将思政课融入到学生的专业课程中去,没有结合学生的就业,这也造成学生觉得思政课枯燥,思政课没有什么作用,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没有太大关系,从而不愿意主动去学习。
2.3专业的思政教师不足
专业的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作用高效发挥的保障,然而就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来看,专业的思政教师非常少,现有的思政教师大多不够专业,多为兼职,他们不仅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缺少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无法有效发挥教师这一引导者、组织者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另外,现有的思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愿意去创新、探索,只知道按照教材来宣讲,无法有效呈现思政理论知识。
3高职高专思政课目标导向的应用
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专业能力上,也体现在了职业素养、思想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等方面。基于这些要求,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要以应用目标导向,明确思政课教育目标。
3.1以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为政治导向
高职高专学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职高专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先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这些先进的政治理论知识来熏陶、洗礼学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2]。
3.2以思政实践为导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才会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因此,在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思政理论教育,还必须以思政实践为导向,加强思政实践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多参与实践[3]。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思政课内容,设计一些有教育性的思政实践活动,如“志愿者”“大家一起帮忙”等,以这些活动来传输思政知识,让学会在时间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进入企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3以课程思政为导向
所谓課程思政就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功能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当前高职高专思政课来看,思政课与学生的专业是分开的,教师在思政课教育时,一直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这也容易让学生人为思政课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不重要。因此,要想提高思政课的有效性,教师应当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课与学生的专业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知道思政知识在学生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思政知识,接受思政知识的熏陶和洗礼[4]。
3.4以學生的就业为目标导向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他们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后需要走上工作岗位,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职高专学生将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当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心理,甚至一些学生还会走极端、误入歧途。因此,在思政课中,教师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5]。一方面,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理,让学生勇于面对自己、面对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各种就业情境,设计相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3.5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导向
教学活动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可以说教师的能力水平、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来看,高职高专缺少专业的思政课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学校要加强专业思政课教师的培养。首先,对现有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应用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来武装、教育教师,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进而更好地教育学生;其次,加强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明确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和职责,引导教师去践行“工匠精神”、践行思想政治理论;再者,学校要对外引进专业的思政教师,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招聘思政教师时,要注重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的考核,引进一批专业、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6]。另外,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再教育、再学习、再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以此激励教师主动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作为思政教育,更要主动去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师德师风水平,以一名合格的思政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4结语
综上,面对高校转型发展形势,高职高专要认识到思政课在育人育才中的作用,不仅加强思政课理论教育,还要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更要明确思政课教育目标,将思政课与学生的就业发展、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提高教师的思政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卫卿.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
(7):9-11.
[2]赵静.基于目标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7):46-47.
[3]宋以红.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流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4]江国钰.“问题互助知识共享价值共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9.
[5]金鑫铭.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目标导向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1):113+108.
[6]金鑫铭.思政课建设目标导向分析:针对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10(4):20-21+31.
(责编:杨梅)
作者简介:陈聪娜(1984—),女,福建漳州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