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也要敢实践
彭解华 袁玉清
在一次班级调研过程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幕——某小朋友在生活区结束后进行自我服务,他需要把围裙脱下来,这是一款套头式围裙,和这个小男孩的身体并不完全匹配,勒得有点紧。小男孩非常努力地想把手从腋下伸出来,试了3次都没有成功。班主任王老师就想走上前去帮忙,站在一旁的兼职教研员一把拉住她:“你不要去!让他自己试试!”王老师停下了动作。
于是两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小孩观察,小男孩继续努力着,他使劲扭动身体用力,没有成功;他一边伸胳膊一边转圈,没有成功;他跺脚了,头上有了微微的汗珠,看向王老师……4分钟后,小男孩满头大汗,表情很不开心还有点生气。这时候,兼职教研员说:“你看,时候到了,你看,他努力了,确实没办法解决。你可以帮助他了!这才是恰当的教育契机。”
事后,王老师和我交流这个过程,她说:“彭老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介入?我们越来越懵了!2012年就开始学习《指南》,过去8年了,我们大部分一线老师却还是不知道如何介入,尤其是在专家面前,好像永远也做不对!”
“那你当时想怎么做呢?”
“我想上去告诉他‘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向我求助,然后再让他自己试一下,不行我就帮他,因为我们清楚他会脱的动作,只是围裙本身太小了!小孩真的已经出汗了!”听得出,王老师对此事耿耿于怀,依旧非常心疼小男孩的样子。
“我觉得你原本计划实施的介入和互动非常好,温暖而且科学!”我鼓励她。
“是吗?我不确定,所以想和你交流交流!”……
站在一旁旁听我们对话的老师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有人在,我都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放了!”
“有领导来检查,我怕我说的每句话都观念落后!”
“现在说话时,我都想加一个前缀‘《指南》说……”
……
教师缺乏自信
●? 敬畏与片面解读观点
这其实是当下一线教师面对教育,面对领导和专家的真实感受。畏惧专家审视和批判的眼神,在领导和专家面前极端不自信。我曾经面谈过无数的教师,他们所有的共性问题都是“不知道如何教育”(这里的教育特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师幼互动),怕被扣上“高控”的帽子。
目前,教师们最大的瓶颈就卡在了“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活动”这一属性上。介入原本是一线实践者做得最多的,现在却成了最畏惧的。在本地区教研活动中曾经特别流行一句话:“与其教错,不如不教,你只要观察。”这是一位专家讲的话,他是有“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表达的观点,他想表达的观点是“只有基于观察的介入才是有效的介入”,强调的是观察的重要性。但是经过“口口相传”式的过度解读,让老师只敢观察,充其量在外围用力,例如在材料投放、环境创设、材料展示等方面精益求精,却不敢“介入”。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现场评估、现场督导、现场教研等公开教研和展示活动中,老师不敢在人前介入,不敢亮明“教育者”这一专业身份。
学前教育的现状,一方面,除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高位引领外,下位配套的,例如权威而系统的包括区域、主题、游戏等课程指导的评价标准缺乏;其次,专家的一些观点需要结合具体背景或场景去学习,断章取义式的解读常常让幼儿教师无所是从。
●? 教学循环系统断裂
教学是一个连续性的动态行为。识别和解读儿童是前提,评价和提升是后续。“识别和解读——介入与支持——评价和提升”是一个循环递进的过程,没有介入就会让这个循环系统断裂,进而导致识别和解读也停留在某一水平,没有能够通过“介入”来验证和优化前面两个环节又导致评价空洞,幼儿学习无法深度开展,教师教育水平无法持续提升。
教师的不自信是大环境和自身双重原因造成的,自然越发不敢展示,专业自卑感递增。
自我认同,敢于实践
●? 重塑教师对自我角色的认同
正如我们一直期望老师对待幼儿要“支持尝试”“允许犯错”一样,我们也要允许老师慢慢来。因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越是快马加鞭的“急行军”,教师真正收获到的和沉淀下來的教育智慧就越少。因此,笔者认为,一定要给教师卸精神包袱,把话语权给教师,多听老师说话,尊重教师的实践体验。方法可以调整,策略可以改进,但是保护好教师的职业自信是当前的首要工作。例如案例中,督导工作中,完全可以全程不干预老师,看老师怎么做,对老师做个“白描”记录,再寻找恰当的时机和老师交流,听听老师的想法,客观公正地评价老师,然后再给一些更好的建议,而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去现场指正老师。而且事实证明,兼职教研员的指导行为本身不能说服老师,生硬的介入即使方法正确,教育效果也不见得好,因为无论老师和儿童都有情绪情感体验。
●? 不完美也要实践
如今,通过项目共同体、“重心下移式”教研、导师制教研等形式,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法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之所以还是不敢介入,关键在于缺乏自我实践和反思,知识都停留在意识层面。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用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来形容教师专业成长与反思之间的关系。因此,即便没有完全娴熟的技能,教师也要敢于努力地去做。因为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操策略不通过实践是永远没办法转化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经验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要抓住以下两点。
第一,以案例或事件为核心的实践教研。一线教师是终端实践者,教师互动能力和介入技术一定是基于实实在在的事件去教研,才对教师启发最大。实践教研强调把教研分解到工作中,不急于在特定时间得到答案,而是抛出问题,让教师日积月累通过实践产生答案。每个老师、教研员、研训员、导师都可以以案例或事件生发师幼互动的教研。在教研初,大家把渴望互动的事件或困惑放进讨论区,让教师带着事件去实践。当时机来临,自己班里也真实出现这个情况时,自己能观察到什么,怎么处理怎么解决的,效果如何……老师在实践后,可以把事件互动的始末放入讨论区。但是特别要注意:(1)真实,不能拿杜撰和修饰过的案例进行分析;(2)中肯,营造真诚民主而独立的教研风气才能产生“真”教研,“真”提升。
第二,重视互动的自我反思与评估。教师要重视每天反思自己的师幼互动,这样,自我剖析才会最全面。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日志、工作日记、记录表等)快捷记录:反思自己互动策略的运用,非语言策略的运用,情绪情感、价值取向对互动策略的影响;反思儿童在互动中的情绪情感变化、问题解决情况、主动性等等。只有这样,老师才会更加自信,也更加清晰地理解师幼互动并运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