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创新研究的综述

    陆倩倩

    【摘要】经济学、管理学、企业微观等角度中技术创新有不同的定义,分为企业家模式、线性模式、象限模式三种类型,我国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分为5个阶段,大多从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方法等宏观角度进行研究,微观层面研究深入尚浅。结合技术创新的主体一大学、企业、政府的特点,不断从微观层面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完善技术创新研究体系,更能不断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关键词】技术创新;定义;类型;问题;启示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0087-02

    一、不同角度对于技术创新的定义

    (一)经济学角度

    弗里曼认为,技术创新是指对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和新服务进行第一次商业化改造,强调新产品或服务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结果是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并将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美国国家基金会认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而明确地将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终层次上的两类创新而划入技术创新定义范围中。

    (二)管理学角度

    技术创新的实施者是组织或者是企业,并非单独的某个人,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方案或政策,来指导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汪应洛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建立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相结合的新的生产系统,以实现潜在的经济效益,即从新观念的确立到现实生产的形成,并成功地使创新产品批量化进入市场的整个过程。

    (三)企业微观角度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和效率更高的生产经营系统活动。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他认为创新就是资本主体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家的职能就是把新发明引入生产系统,创新则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過程才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关。

    二、技术创新的类型及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阶段

    (一)技术创新的类型

    1.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SPRU)基于创新的重要性划分主要包括以下4大类:首先是渐进式创新,渐进和持续的小创新;其次是突破性创新,开拓新领域,以重大技术突破创新;再者是技术体系的变化,这种创新将产生深远的变化,通常伴随着技术相关的创新群体的出现;最后是技术经济范式的改变,这种创新将涉及到许多基本的创新群体,又包含很多技术系统变更。

    2.美国科学研究局科学家万尼瓦尔·布什在其著作《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中指出基础研究引起应用研究与开发,再依据创新是一种产品还是工艺转到生产或经营。他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模式属于线性创新模式,该模式认为创新的起因是科学的发展,来源是基础研究,只要对科学增加投入就是直接增加创新的产品。这种模式强调的创新主体是大学,基础研究本身不考虑实际后果,大学中的基础研究处于技术创新上游端,创新出的产品处于下游端,其过程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

    3.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家唐纳德-司托克斯针对布什提出的线性模式,在其著作《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中重新划分了科学研究类型,提出著名的“四象限”模式。第一象限为纯基础研究,名为玻尔象限;第二象限是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名为巴斯德象限;第三象限为纯应用研究象限,名为爱迪生象限;第四象限为无探索、无应用目标的象限。

    4.清华大学苏竣教授认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技术创新主要分为5类:一是自主创新,它指的是一个国家依靠自己的技术而不是依靠其他国家的技术进行的独立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二是合作创新,是指各创新主体之间以共同利益为合作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在共同的合作规则下在技术创新各个过程和或某些环节联合创新;三是协同创新,它是指创新资源与要素的有效融合,突破创新主体间的障碍,充分发挥各种创新要素的活力,促进高校、企业和地方政策的深度合作;四是模仿创新,是指企业在双线创新者创新思路的基础上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完善和进一步开发;五是开放创新,是指通过外部途径达到内部技术产业化,多渠道实现研发回报最大化。

    (二)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阶段

    1.朱云鹃、李颖、李丹认为,我国技术创新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创新历程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特点是成套技术引进与模仿;第二阶段是技术引进的深化阶段,其特征是市场化技术和模仿创新;第三阶段为技术引进想自主创新转变过度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集成创新与二次创新;第四阶段为自主创新启程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二次创新同时进行。

    2.李兆友认为,我国技术创新可分为:第一阶段为引进阶段,第二阶段为消费品业的创新阶段,第三阶段为装备业创新阶段。

    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不断地调整方向。我们发现技术创新所历经的所有阶段,无一不与国外技术联系在一起,直至如今我国提出了“双创”战略,但如今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与外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差距。

    三、关于技术创新研究的亮点及缺点

    (一)技术创新研究的亮点

    1.在经济发展中研究技术创新。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到,经济的根本现象是发展,发展的根源是创新。他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第一次使用“创新”的概念,突破了技术创新研究的经济静态系统。

    2.唐纳德·司托克斯的四象限模式旨在强调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认识世界和知识应用的目标是可以并存的,并不都是单向流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可以相互流动,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源于基础研究。这就打破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把探索知识和应用技术为目标完全割裂的僵境。

    3.苏竣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技术创新进行5种分类,是对我国处于不同时期技术创新能力的正确认识。不仅从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出发,也结合了每个时期不同的国家政策进行研究,不断给我国的技术创新的研究提供研究方向的调整。

    (二)技术创新研究的缺点

    1.缺失研究技术创新的过程。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模型属于企业家创新模型,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研究模式没有研究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完整的技术创新应包含有整个技术创新的过程,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模型把技术在经济系统内生系统中除去。

    2.线性模式单向认识。万尼瓦尔·布什这种单一的线性模式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完全区分,把由科学研究向技术的流向过程简单化了。科学研究本身就受认识目标和应用目标的影响,单向流动不能完全认识技术创新的过程。

    3.研究角度单一。我国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从体系、政策、方法这三大角度切入,也即从国家、企业、个人这三个主体出发,着重宏观方面的研究,微观方面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深入力度尚浅。

    四、启示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模式和万尼瓦尔·布什的线性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研究当今复杂的技术创新所有过程。我国技术创新的研究从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在少数,但是从微观层面,也即以大学、企业、政府为主体,对每个主体的技术创新的不同注重角度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例如以激励机制来说,可分为产权、市场、政府、企业激励机制,结合每一个主体的特点研究激励机制对于技术创新影响,这样就能在微观层面完善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健全国家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