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项抓手,构建素质化语文活动体系
颜廷梅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就成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根本引领目标,从而为各类学科活动作出了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笔者坚持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努力把“学、教、做、思、用”相互渗透并有效地融合起来,积极做到与时俱进、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在历经一段时期的实践与反思后,初步取得了一些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构建素质化课程活动体系呢?现从“情感激发、生活互动、跨科整合、自主体验、读写互动”等方面,试对此加以讲述。
一、在情趣激发中构建素质化课程体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语文学习来说,如果缺乏相应的情趣元素,构建素质化课程活动体系又从何谈起?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情趣第一”原则,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趣化课程活动,既有利于攫取“情绪智力”效益,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把学生引向善教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
以“课堂导入”为例。在《雨的四季》导入环节,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不同画面的“雨”:1.它是美妙的交响乐,随风落在雨栅上,只听得“啪……啪!”的响声;落在石头上,唱起了“啪嗒……啪嗒!”的歌;落在屋檐上,发出“咚……咚!”的乐器声。2.它的声音是豪放的——听到“哗哗”声响,就好像是东坡先生的无字诗篇。它们是藏在云朵中的“方块字”,更是上天派来的小精灵……3.淅淅沥沥地落着,路两旁菜田里种着碧绿青菜,菜叶子上好像刚刚撒了油,闪闪发光。4.冷酷与疯狂,绝望与希望,毁灭与重生,都在风暴与雨水中相遇、汇聚、融会!以此让学生在读悟中辨识“什么季节的雨”。既有效激发课堂活力,又能“雨”到渠成地导入新课内容。这种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在生活互动中构建素质化课程体系
“生活如果是空气,语文就是人和动物;生活如果是太阳,语文就是自然万物;生活如果是源头,语文就是活水现象……”这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语文与生活”之间是深度融通的紧密关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自觉接受生活元素的涵养和滋润,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内外互动”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丰富课程内涵,而且有利于为教学相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笔者创设了如下生活情境——首先问:“你在实际生活中感觉到哪种季节最美?如果写一篇景色作文,你最想写的是哪一季节的景色?”许多人说春季,也有人说夏季和秋季,却无人说冬季。继续问:“说到冬季,尤其是北方的冬天,我们总会想到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的景色。如果在北方有一个地方,不仅夏天的景色美,冬天同样独具特色,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风声,有的是温晴天气,房顶上卧着薄雪,就像一幅优美的水墨画。你相信吗?你想去观赏吗?”有人根本不相信,有人半信半疑,然而他们更多地充满期待。于是在众生心态下,师生一起进入课文活动程序……
三、在跨科整合中构建素质化课程体系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虽然是一门独立性基础学科,却由于是语言类学科尤其是母语学科,因而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泛性和实用性特征。同样道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发展等实际需要,善于把学科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之间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切实体现语文学科的价值、内涵和意义,而且有利于从潜移默化中攫取令人期待的“1+1>2”效益。如上文所说《雨的四季》,就是语文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的跨科整合现象。
再以《卖炭翁》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在以往教学中多是讲清主题、创作意图、各类描写方法等。我在一次美术教研课中深受启发,尝试着笔者进行“整合”如下:设计一个以美术为主的课件,本着“画中蕴情”的指导思想,根据该诗的内容分别填入一些画面,从而讓画显现诗意。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在“诗情画意”中努力想象卖炭翁的艰辛生活、官宦的强取豪夺、宫市的制度残忍等元素,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知进行大胆想象,进行个性化的改写。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赢得了令人惊喜的“跨科整合”效果。
四、在自主体验中构建素质化课程体系
“即使再优秀的教师,即使再成功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来解析,都有一种共同现象,那就是坚持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不仅如此,“语文阅读”的根本之道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在内化中迁移。一言蔽之,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并非补课,也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语)
就初中生来说,如何在自主体验中开展有效性阅读教学呢?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在学生阅读前,笔者提出如下问题:这篇童话中一共描写了哪几种人物形象?就其中一两种人物形象,你想对他(或他们)说些什么?以此为题,让学生开展个体性阅读与体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最后,以不同人物形象为类别,在集体范围内分别开展同类人物之间的辩讨与分享。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更加突出各种人物的形象特征,而且有利于在个性化读悟中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有利于通过自主体验和相互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走入文本、走向作者情感深处,切实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点。
五、在读写互动中构建素质化课程体系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没有长期而又大量的“吸纳”,哪里会有令人期待的“倾吐”现象呢?这种极具经典的“吸吐”之论,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如此,“阅读与写作”在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拥有“半壁江山”的重大份额,它们贯穿于语文学科活动的各类环节之中,是构建素质化语文课程模式的最具实力、最有影响的直接性元素。我们完全可以从“得阅读者得语文”这种说法中一斑窥豹。有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善于以“阅读与写作”为基本抓手,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读写互动的良好意识,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行为习惯。
比如,在日常性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读写活动;对古诗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式”读写;对于记叙文、散文、小说、童话等题材课文,引导学生就“其人其事”进行评价、体悟式读写;对于那些情节性、故事性较强的语篇,引导学生进行“缩写、改写、续写、相机补白、心得体会”等形式的读写互动……并且开展与之相应的比赛活动,不断放大“读写互动”的良好效应。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却有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善于坚持以上述几个方面为基本抓手,或单独使用或组合套用,我们就会在熟能生巧中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素质化”语文课程活动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利港中学(21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