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工作中税收效率和税收成本管理研究
丁桂霞
摘 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国内税收收入增长,财政收入也随之增长。但是税收工作中的税收效率和税收成本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降低成本提升税收效率是现阶段财政单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税收工作中的税收效率和税收成本管理展开研究,在文章中提出大力发展经济、持续完善税收法规体系、强化税收成本意识等措施,旨在于提升税收效率和降低税收成本。
关键词:税收工作;税收效率;税收成本管理
税收成本广义上是指税收法律制定成本、税收征收管理成本、税收法律缺失成本,通常情况下税收成本主要研究狭义层面的税收征收管理成本,是税务机关向其他纳税机构征税过程中发生的成本。税收效率主要有两个方面,税收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税收成本影响税收效率但并不是唯一因素。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税收工作中,关于税务机关税务征收工作的评价指标侧重于任务完成进度层面,对税收成本的重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税收效率,所以,提高税务征收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对税收效率和税收成本的研究。
一、税收效率简述
所有经济活动都需要考虑效率问题,税收工作同样要高度重视税收效率,税收效率实质上是通过最小的税收成本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具体反映的是税收工作征管费用支出和收入的关系。税收效率表现在多个方面:从市场资源配置角度来讲,税收工作应当要能够促进市场资金配置效率提升,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可提升;从经济机制层面来看,税收必须要保证市场经济稳定运行;从行政角度来分析,税收制度需简洁明了,税务征管和缴纳对象耗费最少的资金。税收效率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内容: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第一,税收行政效率,税务机关在遵守公平性和经济性原则下尽可能多的征收税务,满足政府财政收入需求,而且税收征管花费的资金要尽量减少,避免纳税机构承担过重的成本。税收行政效率具体可以通过分析税收成本和实际入库税收的比率,比率越小,税收效率越高,反之则越小。第二,税收经济效率,从全局角度考虑税收效率是否能够推动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有序运行,关于税收经济效率的评判主要是依据税收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成本和实际收益的比率,提升税收效率最主要的是通过低成本取得最高的经济收益。
二、税收成本与税收效率的关系
税收成本对税收效率有直接影响,但是并不是改变税收效率的唯一因素,若是从税收成本管理方面分析,提升税收效率最关键的是减少税收成本。国内推行新税制改革不能说明税收成本降低,但是在此环境下税收效率实现增长,换而言之税收成本降低不能完全认为税收效率同步提升。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此起彼落,提升税收征收效率需要考虑和税收成本,提升税收管理效率则需要综合分析税收制度、税种、税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三、税收成本高的原因
税收成本过高势必影响税收效率,关于税收成本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税收成本观念薄弱,税收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将其当做一项行政工作,忽略了税收成本问题,税收相关人员在工作中致力于完成税收目标,产生较多的不必要成本支出,比如,某税收单位投入较多的资金购入信息设备,但是关于信息设备的养护和专业人才培训工作不到位,设备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税收成本浪费。第二,目前提出的部分税收制度和法规内容笼统,可操作性低,而部分内容过于琐碎,重点不突出,具体实施过程中间接导致税收成本增加。第三,征税体系仍需要改进,国内经济产业类型丰富,且税源分布较广,税收管理难度随之提升,优质的征税体系能够严格管理各个地区的税收工作,但是目前税收征管机制、税收机构、税收方法等缺乏合理性,税收成本以及税收效率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提升税收成本管理优化税收效率的有效措施分析
(一)加快发展经济丰富税收来源
大力发展经济是丰富税收来源以及增加税收收入的有效手段,税收成本与税收收入的比率减小,税收征收管理的投入也减少。全面推进集约经济发展同时重点培养税收来源是政府控制税收成本的关键,税收来源集中则征收投入的管理资金减少,征税成本降低,例如国内东部地区的税收成本远低于西部地区。国外税收成本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市场活跃,经济发展速度快,且基本实现各类型经济基本实现集约化,能够以最低的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从经济层面管理税收成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全面优化资源配置,重视调控产业结构,推行集约化经济发展,如加大对农业、工业、高新技术等行业的扶持,进一步丰富税收来源。其次,促进消费进而带动经济增长,结合市场需求培训培养新的税收来源,催生新的产业类型,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海外投资,从而增强国内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通过增加税收收入的方式减少税收成本。最后,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缩减各地域经济差距,通过针对性的投入帮扶达到平衡各地区的税收成本的目的,保障税收征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税收成本也可同步降低。
(二)持续完善国内税收法规体系
税收法规是明确税收征管方和缴纳方权责义务的重要依据,持续完善国内税收法规体系是提升税收管理效率和降低税收成本的基础。目前国内税收法规体系并不完美,还有部分缺陷影响税收工作,比如税收法規体系的层次不清晰导致税收成本控制难度高、税收效率提升慢[3]。关于完善国内税收法规体系提出以下设想:第一,健全税收立法机制,基于国情和市场经济体制及时更新税收立法观念,规范税收立法程序,明确建立税收法规体系必须将规范征纳税双方义务责任最为基本要求,建立税务法规执行监督机制,确保相关法规得以稳定执行。第二、各地税务机关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坚持税收公平,要求税收相关人员以法律要求自身行为,杜绝出现不合理税收征管行为,同时对于纳税机构违反税法的行为要严加惩处。完善的税收法规体系是保障税收征管行为合乎规范的关键,税收单位在法规体系的约束下,税收征管按照流程开展,实际工作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得以减少,税收效率也逐渐提升,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三)强化税收成本意识
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税收工作的重心并未放置在税收成本方面,导致税收成本、税收成本核算等重要因素被忽略。雖然现阶段税制改革过程中,税收成本重要性显露,但是税务单位的税收成本核算制度仍有部分内容不完善,且缺少税收成本数据,鉴于此税收单位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税收成本意识,逐步加强税收成本管理工作,在税务总局的指导下完善税务成本核算制度,建立税收成本账户,在会计科目中增加可以反映税收征管费用支出明细的科目,在税收成本费用管控方面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同时会计核算结果也可为之后的税务改革提供数据支持。税务单位需要定期统计分析以及预测税收征管成本支出数据,及时对外公开,提升税务征收管理的透明度。
(四)建设现代化税收征管机制,提升税收效率
现阶段经过税收体制深入改革,税收征管机制得到初步更新,税收征管质量显著提升,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税收征管还需要从税收成本角度出发进一步更新完善,建设现代化税收征管机制,实现降低税收成本和提升税收效率的目的。首先,针对纳税人建立自助纳税申报缴纳制度,节省税收征管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展开税收管理工作,对税收核算、税金运行进行实时监督,节省出人力投入其他税收征管工作中。同时将纳税人按照纳税能力、纳税主动性、纳税人信誉等多个维度区分纳税人,对其分类管理,通过硬性指标考核评估纳税人确定其是否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若是纳税人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则可以主动向税务机关申请,在得到准确的审核回复后可以享受优惠,基于优惠政策的鼓励可以带来两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是纳税人由于获得政策优惠,部分税务支出减免,其未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则会积极主动纳税缴税,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减轻了税收单位征管的难度;二是税收单位通过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减少了重复审核纳税人资料的成本支出,未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也不得不致力于提高纳税申报质量,有效配合税收单位的工作,争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单位通过区别对待纳税人的税收征管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税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效率。其次,税收单位在税收工作中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加快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实时掌握税收成本支出和实际收入。最后,规范纳税程序,减轻纳税人的压力,从而提升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积极性,复杂的纳税流程和计算方式都增加了纳税人的工作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纳税人的积极性,且税收工作中资料审核、监督等工作投入成本增加,不利于减少税收成本,所以税收单位应当在税收法规允许前提下规范纳税流程,间接的减少税收征管的费用支出。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市场经济发展增速较快,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工作也是决定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在多变的税收环境下,如何控制税收成本以及提升税收效率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势必增加税收收入,而税收工作中的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导致资源浪费,税收征管成本大幅度提升,不利于政府税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也影响税收效率,所以必须要加大对税收成本的管控力度,从宏观经济、税收法规、税收成本意识等多个方面提出强化税收成本管理的建议,保证税收单位能够在税收工作中全面控制并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率,为市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海.税收遵从、纳税服务与我国税收征管的效率优化[J].纳税,2020,14(21):1-2.
[2]廉晓利.我国税收成本问题探讨[J].中国商论,2017(06):163-164.
[3]隋风符.降低税收成本促进税收效率提高的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16(50):127+133.
[4]郭秀菊.降低税收成本,提升税收效率[J].财经界,2015(30):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