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主旋律

    徐志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提升的关键之处就是要提高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具备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主体性教学将会是今后教师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逻辑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021

    主体教育是一种集启发、发展、构建人主体性结构的活动,它主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接受知识,积极完成教师发布的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我国所倡导的精神相符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主体教育。

    一、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也是学生主體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学生处于活泼生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选择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理论,而且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单一、选择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传统教学思想并不承认学生的自由、自主和尊严,否认学生的选择权利和主体地位,根本没有民主可言。虽然在教学中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但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学习十分被动,会产生严重厌学心理,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教师没有给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机会。课堂是教育的主营地,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给学生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勇于提问解决疑问,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从而使学生热烈讨论积极钻研,最后各抒己见,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可以长期保持学习热情的驱使动力。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门科目,所以此阶段应该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以及激发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反应对于学习历史十分重要,他们在课堂上是否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在很大在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文明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可以用新媒体机器用一些有趣的课件吸引学生的目光,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历史的兴趣,也可以插入视频、音乐来增强学生对历史情节的印象,也可以设置悬念,引人入境,导入故事情节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工具。

    例如,在讲“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可以通过引用视频来讲课,带领学生学习当时的背景,还可以告诉学生当时的爱国人物以及爱国事例,比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是很有名的爱国事例,更加可以观看一些纪录片,尤其是那种带有评价的,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预习相关课节,提前了解历史知识。主动去接受知识,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时,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航海家,然后绘制航海图进行航海模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知识,还可以提高综合实力。

    二、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1. 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

    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是独立性,这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独立自主的学习。历史学科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发展性等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感受也是正常的。比如,在评价拿破仑这个人物时,大多数的人会说他不畏困难艰险,用于探索。少数人会说他是历史罪人,他在位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分析,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

    2. 勤思考,提出疑问,解决问题

    问题都是提出来的,针对问题提出疑问,最后通过讨论分析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创造性思维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钻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压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忽视个性创造。而学生也缺乏多元思考问题的方式,缺乏求知欲,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被动学习。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联系所学,打破传统落后思维,大胆质疑,积极讨论。例如,在学习“美国内战”时,围绕南北战争、黑奴贸易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如表演或者以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过程中,所有学生会聚精会神地去观看,所以如果有什么问题,教师当场答复,及时答疑解惑,发展学生思维。

    3. 课后反思

    在教学时,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要善于从学生的行为举止中捕获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方向的存在,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课上的掌握情况,最后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同样,学生也应该反思,在课堂上有没有好好听讲,课后应该及时巩固复习,对于还不会的知识要及时解决和消化。

    总之,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进步,学生素养也在大幅提高。中学历史为高中历史的学习打下基础,但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对,那么学生的素养就无法提高。所以,要坚持上述几方面,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桂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2(20).

    [2] 刘乃波.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

    [3] 宋晓红.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主体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4] 李发智.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的策略探讨[J].教育学文摘,2019(10).

    [5] 席 宇.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2(5).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嘉行学校? ?5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