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产学融合的相关思考
龚雪梅 陈烨琪
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时,要注重产教结合,形成教学、实践、培训、项目同步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就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产学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一定的教学借鉴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产教融合
在市场经济以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高校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深化产教融合,根据“互联网+”的特性,对人才进行综合化培养,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进行工作能力的塑造,从而更好地实现行业与学校专业之间的无缝连接。
一、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较落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电子商务行业的更新换代,为了更好地融入电子商务行业中,学生要与时俱进,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内容。然而很多高校并没有跟上知识内容的更新,仍然开展以pc端为主的传统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和技术教学,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跟不上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发展步伐,也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需求[1]。而且,很多高校所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并没有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相融合,特别是缺乏商业诚信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只關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互联网+”时代电商人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
2.教学方法单一
电子商务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存在,随着平台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的交互性更强,如果只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得到的触动是不够的,反而会降低学习的兴趣[2]。很多教师在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只是做表面性工作,缺乏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融合,一些电子商务案例的引入也与企业实际面对的情况不符,降低了教学中产学融合的深度。
3.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薄弱
教师的实际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教融合的教学质量,高校的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然而电子商务这门课程也需要个体具备更强的操作能力,教师要跟进时代的发展步伐,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师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指导也会非常吃力,学生所掌握的操作技巧不足,影响到加入工作岗位后的工作质量。
4.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待提升
产教结合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以任务的形式完成学习,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引导者,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要将行业、企业所面对的实际任务引入课堂,提升教育的针对性,让学生直接面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虽然很多高校都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两者只做到了形式上的融合,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应用“互联网+”的思维指导实践,这一模块始终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所缺失的。
二、“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产学融合的相关策略
1.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在高校电子商业专业推进教学、产学融合的过程中,高校要注重与“互联网+”的时代步伐相契合,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合作办学的主要目标在于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拔高,获知企业的发展动态,这种校企共建课程的模式在欧美国家已经进行了成熟的应用,我国电子商务教学起步较晚,并没有就此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式[3]。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教学,我国高校要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加强专业课、通识课以及前沿科技热点的研究,搭建企业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平台,真正夯实产教的融合基础,同时高校也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电商特征,让学生通过实践技能训练将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走出课本教学内容的束缚,与企业的实际电子商务运营情况绑定,以联合设计课程体系的方式开发新课程,并号召企业参与其中,促使学生在校的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商时代的发展。
2.校企联合培训式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岗位之前就要做好相关工作的准备,如果学生在校所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的话,对于企业业务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进行产教融合探索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电子商务对于实际操作有着较高要求,只有培养出可以直接上岗的专业人才,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岗位工作。
校企之间的联合培训,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从课程体系构建的角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进行店铺的实际运营,通过真实平台的实践,以学徒制的培训形式抓住在校期间的电子商务实践机会,了解“互联网+”时代下如何真正利用电子商务提高企业业绩。这种校企联合培训的方式也能利于高校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从而在理论、课程以及通识课方面进行调整,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提升学习兴趣,做好进入岗位之前的足够准备。校企联合培训也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些院校在设备、场地中所面对的成本问题,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择优录取,找到适应自身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双赢。
3.实现课程专业的全面融合
课程是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产学融合的重要桥梁,做好课程的调整能够让学生充分享受到电子商务产教融合所带来的建设成果。针对课程和专业的融合,高校要了解“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积极调整课程结构,由于当下很多电子商务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实际发展脱节,所以,学校要以专业课程作为重要导向,将技术类、营销类、管理类课程作为电子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并增加更多的线上线下培训课程,让学生打开视野熟悉“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手段,也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外语水平以及综合能力,通过课程专业的融合,培养综合能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
在推进课程与专业融合的过程中,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也要加强师资水平的构建,让教师有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实践,从而完善能力,以更强的实践素养指导教学,学校也可以和企业签订人才发展计划,让教师以顾问身份参与到企业运营过程中,或者和企业合作开设实验基地项目,让教师和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市场中的电子商务动态信息,满足教师以及学生的学习科研需求[4]。
课程与专业的融合也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引导,让学生在大众创意、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健全自主创业的心理,把握好电商人的底线,坚守职业道德,这些认知层面的培养都需要纳入课程专业融合的过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延伸。同时,高校也要重产教融合的角度,真正关注行业以及企业的动态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在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在网络时代的发展优势带动下,抓住时代机遇,以更强的专业能力胜任岗位工作。高校也要积极推动校企共建项目,通过紧密合作打造电子商务金牌专业,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参与企业中进行工作,也要打造专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团队,注重应用型教师的培养,让产教融合真正融入到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体系中,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江美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优化[J].广东经济,2017,(10):295-295.
[2]王林,刘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研究[J].学周刊,2019,395(11):18-19.
[3]刘洁.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605(15):184-185.
[4]范敏,方小教."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1):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