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元教授微传

    田兆元教授,1959年生,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华东师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神话学与民间信仰、民俗文化资源与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主要著作有《神话与中国社会》、《神话学与美学论集》、《盟誓史》、《神话叙事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主编《华东民俗文献》30册、《妈祖文献》5册等,撰写论文100余篇。创建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及暑校,带头创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点和博士后站、民俗学研究所、海上风民俗学博物馆等。

    田兆元教授是我的博导,也是把我带进民俗学研究的引路人。我跟民俗学,跟田老师的师生缘,要从他的一篇文章说起。我在硕士期间,无意中看到田老师发表在《文化遗产》上的一篇文章:《民俗学的学科属性与当代转型》,里面有一段对民俗的重新定位:“民俗不是日常生活,民俗超越日常生活,是生活的华彩乐章;民俗是精英创造,民众认同并共同完成的文化形态;民俗不是通俗文化,民俗是高雅文化,民俗不俗。因此,民俗文化是精英文化。”①这让非民俗学专业的我对民俗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我开始主动找田老师的书和文章学习,发现田老师用“三美”(人格美、行为美、艺术美)来判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将华彩民俗纳入自己的研究中,并且主张学术要创新,学问要为社会民生服务。他文章中展现的治学高度,治学态度,让我受益匪浅,求学之心油然而生。2017年我报考了田老师的博士生,如愿成为了他的学生。在老师身边求学,我才明白,老师的学术理念与他的德行是相辅相成的。

    一.知行合一

    田老师对民俗的热爱与认同,体现在他将民俗知识融通在自己的行为中,达到知行合一。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2019年清明节,田老师带着自己的学生去给他的恩师吴泽先生扫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习俗,田老师在清明祭恩师,这应该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最生动的写照了。祭祀过程中有这么一幕:祭拜恩师前,田老师肃穆地整理好衣冠,挺直腰身,这才恭敬地上前打开安放寿盒的柜子,嘴里一边念道:“先生,我带着我学生们又来给您扫墓了。”一边将寿盒取出,轻轻放置一平台上。随后,他开始认真地、反复地擦拭寿盒,时间持续半刻钟之久。看着老师弯着腰认真擦拭寿盒的背影,一股熱流在我心中涌动。在祭祀现场,我们“读”老师行为的同时,其实这些行为也在“读”我们,读我们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到底理解了多少又传承了几分。

    田老师不仅清明节给自己恩师扫墓,还呼吁高校清明祭先贤。田老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自2014年至今已带领学生坚持五年之久。田老师在《校园先贤祭:高校的神圣礼仪》中有讲述2014至2016年的祭祀仪式以及对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核进行揭示:

    2014年的清明节,首次孟宪承先生清明祭祀举行了。民俗学研究生学习写作了祭文,设计了礼仪程序,献花,行礼。当时焚香奠酒礼没有举行,我们增加戴柳一项清明民俗程序。清明戴柳是最为古老的礼仪,相传介子推是在柳树下为火所焚,戴柳一是纪念介子推,通过这个仪式,记忆弘扬忠孝精神;同时,柳树生命力旺盛,戴柳即预示先贤精神永生,也是对于每个祭祀者的生命礼赞。当我们小心翼翼完成了首次先贤祭,没有想到,华东师大校园网主页大图片轮播祭祀场景,大家都惊呆了:学校太可爱了,太有情怀了!第二年,我们增加了青团供奉,清酒祭奠。并遥祭大夏先贤,重读大夏迁校碑文,感受前辈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一路颠沛流离,一路弦歌不绝,参与国家拯救的伟大壮举。第三年我们增加了燃香祭奠,服饰及其相关礼仪日趋完备。②

    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民俗教学活动,也是一场华彩民俗的展演。

    田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诠释上述行为:清明在校园里祭祀先师、追思前贤,将清明传统中蕴含的“孝道文化”转化为对于大学开创者、学科创世人、学术先师门的纪念与缅怀,很有意义,即传承了清明文化传统,又让师生在祭祀中感受和体验师大人文传承,有助于形成精神共同体。③田老师提出的这些发人深思地观点,有情怀、有温度就像他的内在品质一样感动和温暖着我们。

    田老师对待先贤尚且敬意满满,那他平日与自己老师又是怎样相处的呢?

    田老师在《文艺争鸣》发表的《追寻先生的审美路径》文章中就有这样简单温馨的画面呈现:

    按照我们那里的规矩,正月初一要给父母拜年。先生与我情同父子,所以我从1994年毕业留在上海开始,正月初一就去给先生拜年。后来发现,上海风俗,正月初一是家人的团聚,拜年最好不要选择在正月初一。于是就改为正月初二去。有一年正月初二发现好多的人,才知道那天是先生的生日。有时候,正月初二,只有先生在家,我就和先生一起吃饭,为他祝寿。我记得一共有两次单独的正月初二的祝寿,就我和先生,还有一位保姆一起吃饭。④

    这段话虽说老师只是朴实无华地讲述着拜年祝寿,但他们的师生情谊却让人羡慕不已。田老师跟所有人一样重视春节,但他更重视春节文化功用的实际应用,他认为:“过年是亲人团圆,是一次情感的交融,不仅仅是吃吃喝喝,情感才是年味的主料……增进感情,爱意浓浓,感恩报恩,这才是年俗的核心。”春节给恩师拜年,这不仅寄寓了老师想表达的厚重情感,也是他一如既往所倡导的尊师重道最好的体现。

    2019年11月5日,我有幸跟随田老师去探望高老师(吴泽先生的夫人)。前往探望高老师的路上,田老师说,每逢过年,他都会去看望高老师,但由于去年春节恰逢在意大利访学,回来后又碰上一位老人家去世,接二连三地事情,就给耽搁了,耽搁了就不去了?还是要去的,尤其是高龄老人,看一次得一次。田老师虽错过春节给高老师拜年,但并没有因为错过就干脆真的错过。

    记得当田老师按响高老师家门铃,门打开的一刹那,高老师脸上的皱纹因嘴角幅度上扬大显得更明显了,但是每一条皱纹似乎都沾满了笑意。进屋后,田老师忙着拆包裹,高老师忙着给我们递水果。田老师拆开包裹取出一部手机,递给高老师时,高老师开心得像个孩子。高老师从卧室拿出一个布袋子。看高老师保护得如此好,我想里面应该是她特别珍爱的物件。她从布袋里面掏出一部小米手机,告诉我,这也是田老师买的,并且一直强调它还很新还能用。高老师有了新手机,但是她不舍得淘汰旧的,她说想再办一张卡,如此田老师给她买的两部手机就都可用了。田老师二话不说,就带着高老师出门办卡去了。卡办好后,田老师耐心地教会了高老师使用新手机,也帮高老师注册了微信,他们还面对面玩起了微信视频,互相给对方发语音信息,期间两位老师笑声不断,而今回想起来,那画面依旧是那么的温馨快乐。

    二.立言继学

    田老师关于民俗学的学术思考与学问文章,其实都是建立在对民俗热爱的基础之上的。

    1994年,田老师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后,就到了上海大学任职,期间担任过中文系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田老师还带头与同事创建了上海大学民俗学硕士点,成了上海大学民俗学的开拓者。2004年,徐中玉先生希望田老师回到华东师范大学发展民俗学,田老师欣允地接受了,自此他便开始了在母校的新征程。2009年,学校要建立社会学一级学科,田老师又来到了社会发展学院,创建民俗学研究所,民俗学博士点,成为新学院社会学一级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十年来,他花费近乎全部的精力去从事民俗学学科建设,一心要把民俗学学科建设好。而今,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师生已然成为了中国民俗学规模较大,富有活力的研究团队之一,这离不开田老师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田老师自专攻民俗学领域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民俗理论探索与民俗自主话语建设的道路上。田老师强调学问要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在这两方面他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

    “大叙事说”,是田老师提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话语。在前辈学人的基础上,他发展了民俗叙事概念,不断推进,使其成为了具有学术活力的理论话语。近几年他指导的博士、博士后以及访问学者引入此学术概念,且将其作为研究的主要理论思路,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近十项。田老师还一直强调做学问应理论话语与实践应用并重,他认为实践应用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在“大叙事说”理论指导下,田老师带领自己的学生办展览,2017年举行了东湖年画在中国的首场展览,2018年“海上丝绸之路棉纺织技艺的图像叙事——上海棉纺织图案展览”成功举办,2019年继续举行“经纬华章——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展览。这些实践已成为研究资源,田老师已有学生对上海土布、民俗博物馆进行研究。

    “分类说”,是田老师就民俗功能的丰富性提出的分类研究法,他强调政治民俗学、经济民俗学应在传统民俗分类中有一席之地,与信仰民俗学、文艺民俗学、人生礼仪民俗学一样被重视。关于经济民俗学,田老师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对它进行拓展,他以“认同性经济”为切入点,对经济民俗学理论进行丰富与深化。与此同时,他自觉实践,如开展中国母亲花(萱花,也就是黄花菜)的讲述。历史上萱草具有母亲意象,如“椿萱并茂”中萱就比喻为“母亲”。由于民俗传统的传承出现中断,萱草的文化功能逐渐衰弱,田老师为了重构萱草的母亲意象,正与湖南祁东县政府开展合作,这将是一个经济民俗学研究与开发的典型案例。另外,与“恒源祥”共同开发婚庆产品,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反响良好。总之,田老师他非常注重实践,是一位强调实践自觉的老师。

    “谱系说”,是近年来田老师的主要学术观点之一。田老师认为:“谱系学说是一种理论,也是对于文化整体性、互动性和结构性认识的重要视角与方法,民俗谱系包括族群谱系、空间谱系、时间谱系与形式结构谱系。”他提出的谱系说旨在具有关联性的民俗事象中寻求文化互动痕迹、寻求文化认同基因,为构建民族认同、社会认同、世界认同提供一种重要视角,这体现了治学的高度。他的多名学生运用这个理论框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支持,研究对象涉及吴越女神、三官信仰、帝尧传说等。

    田老师的学术追求与学术理念其实都包含了他的学术态度,他不断输出富有创见的学术观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还常常教导学生不仅要关注一般叙事,也要关注国家重大叙事,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要做有学术专长,有家国情怀,有社会担当的人。

    三.诲人不倦

    平时田老师很忙,除了自己的科研、教学工作外,他还忙着带领学生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流传:田老师的学生很忙,有很多事做。那究竟田老师的学生在忙于何事呢?

    田老师的学生,每一届基本上都要负责操办一次学术会议。在学术会议繁杂的会务工作中,学习应对、学习服务、学习担当。如:海上风民俗学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了研究生品牌论坛。一个论坛坚持七年,每一届新生向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取经,这过程就体现了“传承”。

    田老师的学生,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举办端午、中秋、重阳等非遗节庆进校园活动,“高校清明祭先贤民俗文化传承活动”等,他的学生是组织者也是传播者更是传承者。高校清明祭先贤还引起了兄弟院校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30多所大学先后都响应了此活动。他坚持多年的“民族传统节日校园传承”项目,2019年被上海市教委选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项目。有很多学生对这些实践案例进行学理分析,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

    田老师的学生,要办民俗展览。近三年来展览成绩显著,无论是越南东湖年画展,还是两场上海土布展览,都取得了圆满成功。上海土布的收藏、调查、研究还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基金的支持。2019年度上海市政府基金“中国文化走出去”专项支持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江南织绣的美国表现”项目,拟年后赴美国展示上海江南织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田老师带领着学生办民俗展览,不仅成功举办,展览的社会影响力也非常突出,这背后付出的辛劳不言而喻。在策展布展过程中,学生的经验不断丰富,个人也不断成长成熟,有两位学生还以民俗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完成了硕士和博士论文写作,且顺利毕业。

    田老师的学生,要参与编丛书。编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搜集资料、学习整理和管理资料、学习如何做学术。这是坐“冷板凳”的过程,也是扎根成长的过程。田老师曾说:我一个人写,速度与质量上自然会比你们都要有保障些,但是我就是想让你们参与其中锻炼,日后出去能够独当一面。细细体会与感受,就会明白田老师的良苦用心。

    田老师的学生,要学习写申报书。田老师带领学生挖掘华东师范大学百年校史资源,指导学生撰写申报书、制作申报片。记得有一次田老师在学院指导学生修改申报片,直到凌晨1点多才离开法商楼,当时的疲惫感已模糊,记忆库里刻下的是师生奋斗的场景,久久回响的是结束后的欢声笑语。通过两届申报,师生持续四年的不懈努力,华东师范大学楹联习俗在2019年成功申报,入选上海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田老師的学生,确实有点忙,他们忙着“成长”。田老师提供了磨练心智的空间,犹如一个兵器锻造场。他们在里面流汗、甚至流泪。而出师那刻,所有曾经的汗水泪水已凝成日后施展十八般武艺的神器和铠甲。这锻造过程,老师就在大家的身后,未曾须臾离开。

    田老师的恩师徐中玉先生和吴泽先生都强调学问应服务现实民生,这点对他影响颇深。在学术上,田老师也始终坚持求实创造,服务社会。田老师的学生在其指导下,有研究精神文化层面的,如海岛信仰;有研究物质文化层面的,如少数民族器具研究;有关注现实热点问题的,如南海认同,等等。这些研究都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更是与徐中玉先生和吴泽先生为学理念一脉相承。长期以来,田老师坚持立德、立言、立行,为实现德育、智育、美育的目标不懈努力,这让作为学生的我们,在学术追求方面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注 释

    ①田兆元.民俗学的学科属性与当代转型.文化遗产,2014年第6期.

    ②田兆元.校园先贤祭:高校的神圣礼仪.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第008版.

    ③田兆元,游红霞.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节日传承为例.文化遗产,2017年第2期.

    ④田兆元.追寻先生的审美路径.文艺与争鸣,2019年第8期.

    苏娟,广西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2017级博士生,研究方向:非遗保护与应用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