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精神建构
程耀明
摘要: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形象、政党的旗帜。文化自信源于民族基因最深处的国民素养和精神力量。今天中国文化自信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滋养,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内在要术和必然结果,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的精神引领。要培育、巩固和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就要持续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坚持文化的科学性,增强文化的说服力;坚持文化的大众性,增强文化的向心力;坚持文化的创新性,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坚持文化的开放性,增强文化的进取力;坚持文化的时代性,增强文化的感召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7.01.002
文章编号:1009-3729(2017)01-0009-06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作过多次精辟论述,认为增强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强调中国坚定“三个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作出了更加深刻的阐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这一阐释极大彰显了我们党的文化情结和文化理念,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认识的深化,可谓意蕴深远、意义重大。
一、文化自信的缘由
文化自信源自民族基因最深处的国民素养和精神力量。本质而言,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同、坚守和积极践行,更是对其文化生命力的自信及其未来发展的期望。因此,文化自信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也是乐观积极的文化态度,更是激发民族活力和开发民族智慧的深沉持久的内在力量。坚持文化自信,主要是基于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1.文化彰显个人内涵
人既创造文化又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文化发挥其功能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人的认识过程之中,而且贯穿于人的全部实践活动。纵观人类史,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无不打上各种文化的烙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和持久的,一旦文化内化于心,就会形成“文化指令”,从而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理念,成为人们行为方式的指向——这一过程全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能够浸润心灵使人充满正能量,相反,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则会使人变得狭隘、自私、无知、庸俗。
2.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每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曾创造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就会成为整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一个民族的兴旺不能完全靠金钱和权力来支撑,还必须依靠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可以积淀成民族品格,汇聚成民族心理,使一个民族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致迷失方向和失去动力。在历史上,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最后征服,往往是通过破坏其民族认同、解构其民族文化、消解其民族自信来实现的。一个没有优秀文化和精神支柱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
3.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国家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的集合体,在更根本的意义上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大国和强国均高度重视其文化建设,不重视文化的国家,不管其经济实力多么强盛,都难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无疑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其实质是科技和文化的竞争。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文化不仅能够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等领域,而且还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目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国家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文化。越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就越高。
4.文化是政党的旗帜
无论是执政党还是非执政党,从成立到确立其政治地位,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都必须选择某种理论或者某种文化作为自己的旗帜。政党地位特别是政党权威的要义是争取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政党权威必须依靠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正确的价值理念才能确立——政党权威不是全然刚性化的东西,还包含深厚的文化意蕴。政党权威与文化理念具有同构性和互构性的深层关联。文化一旦化为政党组织的集体行为和党员的个体行为,就深层地融入政党的组织架构中,进而成为政党的旗帜。
二、文化自信的源泉
我们的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言:“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1]中國的文化自信,既在于有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也在于有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继承发展而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共同奠定了我国文化自信的基础。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其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其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今日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植根于国人的灵魂深处,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是无可替代的中国软实力,也是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的独特标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种文化精华闪烁着时代光辉,涵养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2]158“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2]18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的文化不断吸纳融合。不仅如此,中华文化还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长期交流中兼容并蓄,吸收了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使得我们的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承继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举世罕见,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古代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曾在世界上长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给予我们的社会治理结构以重要文化支撑,这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创造出世界历史上一个个惊世奇迹。
20世纪中国最辉煌的文化景观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革命文化。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是与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为指导,在领导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开辟了独特的革命道路,凝练了厚重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丰富的革命文化。这一革命文化最具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它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是在新形势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因此,这是20世纪中国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厚重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形成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主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代中国特点而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崭新形象。
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现实根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引发的经济社会推动效应,不仅创造了“中国奇迹”,而且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今天,中国文化受到了全球的关注,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改革推进到今天,更需要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意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出的种种繁荣景象给世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同时积累和沉淀下来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后人去挖掘、继承、创新。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还不是文化强国。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已经实至名归,但文化发展的程度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极不适应。近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证明:欧美等国之所以强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文化的进步导致其体制创新,进而促使其经济日益强盛。可以说,文化对于这些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知,中国文化自信,既来自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沉淀,又来自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足,就是文化自信的源头和根本。目前,中国正在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比任何时候更有理由坚持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
三、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发达,都需要文化的积淀、传承、创新。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的理性认识;文化自信不是心傲自负,文化自觉也并非妄自菲薄。文化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绝不能用情感代替理性,也不能以理性否定情感。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使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真心认同;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我们党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清醒认识和理智把握,从而自觉践行,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因此,无论是道路选择还是理论创新、制度建设,都需要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文化自信能以其强大的感召力,激发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纳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言,文化自信具有更为独特和深刻的内涵,它是内化于心而无法撼动的自信。文化自信使其他三个自信更有定力——能使道路自信更有印证、理论自信更有基础、制度自信更有信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反过来,文化自信也来源于其他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越来越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作为必然的结果,文化自信就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强大。
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不竭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诉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硬实力,便会一打即败,而如果缺乏软实力,则会不打自败。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已到了关键期,此种情势使文化自信显得格外重要。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对国家和民族发自内心的责任担当,就不可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庄严使命。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时代课题。
树立文化自信,中国有足够的历史底蕴和底气。中华文明不仅是中国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全球华人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为人类作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当代中国文化之所以如此有信心、有定力,正是几千年中国优秀文化积淀的结果。
树立文化自信,中国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植根于中华沃土,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同时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具有真正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了其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主。
四、文化自信的路径
文化自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秩序的重构而变迁,其演变是有规律的。历史反复证明,当一个民族和国家处于经济强盛、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时期,其文化就会随之而繁荣,文化自信就会随之而产生;反之,当一个民族和国家处于经济衰落、政治黑暗、社会紊乱时期,其文化认同必然会随之减弱。文化自信不仅需要孕育和培养,而且需要巩固和加强。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也水涨船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不是文化强国,文化事业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文化产业还需要进一步培育,文化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文化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特别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产品的不断创新,给我们的文化自信带来了挑战。在此情况下,我们要保持足够的持续的文化自信,需要有战略性的科学规划和制度创新。
其一,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增强文化的凝聚力。民族性是文化所特有的品质,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最本质也是最鲜明的标志。因此,民族性是文化的根本,没有民族性的文化不可能有持久的魅力。纵观历史不难发现,曾经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并经久不衰的文化,无一不具有浓郁的民族性特质。中华文化正因其特有的民族风格而为世人津津乐道。假如我们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只有雷同而没有异质性的话,那么,人们就会对其兴趣索然,“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凝聚力,就在于全民族有共同认可的文化存在。不可否认,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华文化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164
其二,坚持文化的科学性,增强文化的说服力。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科学文化与愚昧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优秀文化与腐朽文化之间的较量。科学文化、先进文化、优秀文化传递正能量,让人积极向上,有助于社会进步与和谐。科学的才是先进的,先进的才是优秀的。在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科学文化、先進文化和优秀文化。但愚昧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仍然有其生存的条件和土壤,甚至会有人对其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这就需要我们弘扬科学精神,传递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引导人们学会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说服力,才能真正树立起持久的文化自信。
其三,坚持文化的大众性,增强文化的向心力。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源自于人们鲜活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一切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文化都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少数人的文化,而是根植于大众、人人喜闻乐见、雅俗共享的文化。事实证明,文化什么时候贴近大众,什么时候就会繁荣。人民大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真正创造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果的共享者。只有坚持文化的大众性,才能使文化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进而通过这种文化自信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
其四,坚持文化的创新性,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文化的每一次跨越无不是创新的结果。无论一个民族的文化多么优秀,一旦因循守旧和故步自封,最后只会变得平庸和落后。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161这一论述对新时期我国文化创新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其五,坚持文化的开放性,增强文化的进取力。每个民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都曾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吸收的优秀成分。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负,恰恰相反,文化自信需要博大的胸怀,需要有全球视野和开放魄力。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兼收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2]162
其六,坚持文化的时代性,增强文化的感召力。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长期的历史沉淀,更来自于当代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牢记历史,继承传统,开创未来,善于创新。牢记历史,继承传统,不能厚古薄今,更不能以古非今,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只有这样,文化才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才能做大做强。所以,我们既要坚守传统,更要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唱响时代最强音,增强文化感召力和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以文化自信创造新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