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文化意义
高纬时
什么是中国科幻电影?中国科幻电影应该是一个真正能表达中国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的载体。它应该是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意义的电影。众所周知,科幻类型一直是国产电影类型的短板。随着《流浪地球》影片的大获成功,让2019年被定义为“国产科幻片元年”。为何被称为元年?难道说中国没有拍过科幻片?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长期以来,中国科幻片产量低,市场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以至于让人产生“中国好像没有科幻片”的错觉。但作为和科幻片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的魔幻电影和奇幻电影,却在市场上大放异彩,这得益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为魔幻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蓝本。反观科幻题材,恰恰少了这层传统文化积淀。
中国科幻电影其实是“先天不足”的,《变形金刚》之所以会诞生在美国,是因为汽车在美国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美国曾被称为汽车上的民族,从出生到死,美国人有一半时间都生活在汽车里,因此当他们的汽车变成人形,又具备人性的时候,就会让大家产生强烈的共鸣。而在中国,人们缺乏与科技或机械的情感绑定。纵观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并没有经历过长期由低到高的工业化发展过程,而是在西方社会的冲击下被动地从农耕社会跨步进行的工业建设和转变,因此,大众对工业化的认同感一度还是比较低的。而“科幻美学”本质上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标志性美学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极小,中国人对科幻作品的认知和审美建立在西方的美学体系之上。
一、展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那中国就没有好的科幻电影吗?其实不然,作为全球观众最多的国家,不但很早就开始拍摄科幻电影,而且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有着和西方(主要是好莱坞)科幻电影不一样的创作特色,每一部作品里都有浓厚的时代背景和中国文化。中国科幻电影描述的是符合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故事主题,不是好莱坞惯常的情节模式,而是要体现中国独有的文化、伦理和哲学等精神内核的故事。
以《流浪地球》为例,其精神内核中有很多中国传统思想的体现。其一是本片得以成立的前提:为什么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在好莱坞的科幻片中,如《星际穿越》等,人类通常会选择乘坐宇宙飞船逃离地球,移民其他星系等更简单有效的方式。但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一设定,更符合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性格。其二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在电影中体现的个人英雄主义显然不太适合中国国情。因此在“一个人拯救世界”和“一群人齐心协力去解决危机”的两种设定中,《流浪地球》选择了后者。其三是刘培强所在的领航者号空间站上,载有地球物种基因库、植物种子、文明数据等无价之宝,用这些“文明最后的火种”去挽救濒临崩溃边缘的地球,真的值得吗?这就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以人为本”,正如刘培强的那句台词“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有了集体主义与乡土情怀的基础,《流浪地球》在细节上也非常注意中国特有文化的表现——出现在影片里的济宁补给站的派出所、朱自清的《春》、市民热爱的烤串、麻将以及最后的春节十二响……这些中国元素好似电影说给观众的土味情话,怎么能不叫中国观众“一见倾心”。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部科幻片,1939年1月18日,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上映的《六十年后上海滩》,这是由杨小仲编导,韩兰根、刘继群、汤杰、顾梅君、许曼丽主演,由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的科幻喜剧片。影片上映恰逢抗战初期,淞沪会战爆发,作为桥头堡的上海虽然沦陷,但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坚定了广大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心……虽然在影片融入诸多的科幻色彩,如时空穿梭、死人复活、天气操控、视频对话、以及未来世界场景等,但是整体表达的核心意识,是对中国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除夕之夜仍然混迹舞场,体现了部分人在国破家亡的阴影下醉生梦死的心态,在被禁阁楼后产生改造家庭和世界的念头,又体现了中国人“睡狮”醒来,积极抗击外来侵略的心理,时空穿越来到60年后的上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复活的两位主人公虽然遭遇了妻子改嫁,不能回家团聚,但是在教授帮助下通过视频和自己儿子通话等等情节安排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坚信抗战必定取得胜利,一定可以重建家园,过上新生活。通过科幻手段来表达时代主题和人民美好愿望成为中国科幻电影一个鲜明的特色,这一特征一直伴随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和成长。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珊瑚島上的死光》,是以科幻影片来表现爱国主义的一部作品。影片中讲述几位科学家,为保护自己的苦心钻研准备用来造福祖国人民的科研成果不被邪恶势力窃取,变成残酷的杀人武器,和邪恶势力展开了殊死斗争,最后忍痛销毁发明成果,保卫了人类和平的故事。爱国华裔科学家赵谦拒绝了西方各大财团的重金收买其发明的高效原子电池专利的企求,决定将样品和资料全部带回祖国,表现出了一个科学家浓烈的爱国情怀。在这部影片中,为了和邪恶势力做斗争,科学家赵谦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影片突出表现了华裔科学家一直以来的努力和所取得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大批爱国的科学家辗转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和四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影片上映于1980年,改革开放初具成效,大批科学成就推陈出新。电影正是从另一个侧面对中国科技的发展寄予了希望。
二、后人类电影中的人机关系
机器人是科幻电影中最常出现的一种后人类形象,而人机关系则是科幻电影中最具有宗教意味的一个主题。中国人尽管很早就已经接触到西方的机器人知识,但机器人形象出现在中国电影之中却要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1986年上映的大陆电影《错位》中,工程师赵书信制造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在一年后问世的电影《异想天开》(1987)中则首次出现了机器人和外星人的形象。
但与西方科幻电影将人类与后人类物种的关系引向深邃的宗教与哲学不同,中国科幻电影不断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对未来进行消解。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实用理性在悄悄地发挥着作用。
我们再来看看1988年上映的科幻电影《霹雳贝贝》和1992年上影的影片《毒吻》。《霹雳贝贝》中,少年贝贝受外星人的影响,从小就身体带电,并且能够控制电流,特异的身体功能使他无法像正常的孩子那样生活。而在《毒吻》中,三三是某化工厂一对青年夫妇的孩子,由于受到毒素的侵蚀,他一生下来就全身带有剧毒,而且每逢雷雨之夜身体就会暴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三三身上的毒性越来越大,以致被当成了不可接触的怪物。按照好莱坞的电影逻辑,两个少年都应该成为超级英雄并拯救世界。但是,贝贝的最大愿望是做一个普通孩子,身体的异能是他努力想要摆脱的枷锁。身体含有剧毒的三三亦渴望像普通人一样得到亲人的关爱和异性的爱情,身体的异能却最终将他毁灭。
中国科幻电影架构的核心意识中,人类即便获得了超能力,也不会选择反人类或者说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俯视众生。贝贝在电影中最多不过是用超能力惩罚了一个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奶奶让座的年轻人,“毒孩”三三本想毒死养母那个不喜欢自己的男朋友,但也很快就良心发现。在许多中国科幻电影中,亲情和爱情成为了一种终极力量,它们是连接人类与后人类的纽带。情感的力量可以轻松跨越横亘在人类与超人类之间的鸿沟,因为他们只不过是稍有缺陷,或更完美于我们。
中国科幻电影中还塑造了一批合成人的形象。在影片《合成人》(1988)之中,科学家庞教授将一个因车祸丧生的农民王家培的意识移植到了华夏贸易公司总经理吴浩的大脑里,从而引发了一场伦理的危机。而在《凶宅美人头》(1989)中,疯狂的科学家柯教授枉顾科学伦理,将因桃色事件而被刺死的罗女士的头颅复活,并为其接上了另一位舞星的身体。当不同的大脑和身体被组接在一起,这个新诞生的生命究竟是谁,两部影片均有意识地探讨了后人类的伦理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想象与西方科幻电影既有着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同时又呈现出异时空下的文化差异。有学者曾将科幻电影的后人类叙事归结为拟人观、时间递归叙述和灭绝焦虑三大特征。如果以此严格地检视,上文所提及的大部分影片只符合第一个特征,中国电影的后人类书写往往距现实太近而离未来太远。除少数几部影片之外,中国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想象基本上很少回应未来,也较少呈现人类的灭绝焦虑。
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中,邪恶的后人类作为一种镜像,均是人性被腐蚀、人类的肉体和思想的协作关系被破坏的末日寓言,如《机械姬》《黑客帝国》等中,机器人或者说人工智能均是以反人类的形式出现。而人类在合力对抗后人类威胁的过程中,战胜了人性中的自私、懦弱、猥琐等一系列人类通病,人类文明的价值被一次次地肯定。与好莱坞一样,中国科幻电影的后人类想象亦呈现了作为人类镜像的后人类与其造物主之间的纠葛,并对过度尊崇理性的观念提出了质疑。作为人类想象的他者,在这些后人类生命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自身的希望与恐惧。但与好莱坞不同的是,中国科幻在处理人类与后人类物种的冲突时很少诉诸直接的外部暴力,而是更多地诉诸情感与伦理的和解。
大部分中国科幻电影虽然塑造了一些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的后人类形象,有可能只是伦理上的威胁,最终只是选择用情感的力量来消解这种威胁。在影片《错位》中,科学家赵书信发明机器人是为了让其服从自己的意志,不过机器人在代替其工作的过程中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意识,甚至是感情。最后,当机器人越来越叛逆,并且要求获得思想和个性的时候,赵书信只能亲手毁了它。符合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点,电影中并没有将机器人塑造成邪恶的形象,而是对其诉求抱有一种同情之理解。机器人作为一种镜像,其身上的理性、自信和果敢反倒衬托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主人公身上那种胆小、自卑与懦弱。
而在电影《合成人》和《凶宅美人头》中,合成人尽管危及人类的伦理道德,但他们本身却并没有过错,影片批判的是那种人为干预生命规律的科学理性。在《凶宅美人头》中,坚信自己的成果可以使“伟大的人死而复生,天才可以无限地延长生命”的柯恩教授最后众叛亲离;在《合成人》中,影片亦在最后的法庭上为庞教授安排了一场忏悔。在大部分的中国科幻电影中,创作者似乎更愿意去探讨人类与后人类的和谐共生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密不可分。
三、独有的人性特点
科幻类型中存在诸多题材,但并非所有的题材都适合中国国情。“灾难”题材和“超级英雄”“外太空”等题材相比,更符合中国文化或科技发展水平。除了“灾难”题材之外,喜剧题材也是国产科幻片一个可行的方向。喜剧情节在理论上可以把任何“违和感”“尴尬感”转化成“幽默感”。
这里我们可以来看一看《疯狂的外星人》,影片讲述了一位“天外来客”意外降临,并引发的一系列跨物种“对决”的故事,一场别开生面的“星战”令人啼笑皆非。影片中的这个外星人,完全不同于所有好莱坞或者其他科幻作品中的外星人,外形不好看,智商还有点欠费,性情更是不讨喜。落在地球上,离开超能环,就失去全部物种优势,和一只猴子没什么区别,于是,他不得不委曲求全,被世界公园的驯猴员耿浩和他的伙伴大飞当猴耍,甚至被折腾得奄奄一息,其间还曾经拿香蕉骗真猴子帮忙,也企图骑着自行车逃跑,却都没能奏效。而当他拿到超能环,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又被圆滑世俗的耿浩和大飞,用示弱、讨好、谄媚,和一顿火锅加上几瓶酒给糊弄过去了。这个外星人看上去永远是那么浑浑噩噩的,像极了一个委屈的小职员,一旦权力在手,没有宽容,没有感动,而就是那么浑浑噩噩地被糊弄着,摆布着,而且很容易摆平。
这是在好莱坞的外星人电影里,完全看不到的一种形象,可以说,他更像一个“人”。而在故事的最后,我们本以为会看到一场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大战,看到耿浩和大飞内在的英雄人格突然觉醒,然而并没有。他们没把外星人供着,而是泡了酒,他们没被外星人驯服,反而让外星人一步步入局,从假猴子变成了真猴子。他们更没有担心,惹恼了外星人,会不会引发引发星球大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笑里藏刀,恩威并施,活活地把外星人给本土化了。也顺带着把寻找外星人的美国精英,拖到了一个狡黠的、江湖气的语境里。而这一切,又发生在一个集合了世界几大建筑的微缩景区里,其间的象征意味简直呼之欲出。
这部中国科幻片中的人物面对科幻元素的反应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完全符合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处事特点,观影者似乎都能在几个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瞬间进入剧情,完全没有违和感。
而另一部1991年上映的《大气层消失》,在电影中更是对人性的一次反思,彼时正值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经济上取得巨大成绩,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街上汽车川流不息的同时,环境也遭到极大破坏,正如女主角一直在寻找的——哪里才能是个清净的地方?而在影片的最后,她不得不舍弃物欲——抢来的钱,放弃生命——与火车一起冲向有毒化学物时,她却突然笑了,笑得安静平和,在这里,影片的拍摄者是在暗示,放弃困扰人类的各种物欲,就能找到内心的净土,影片女主角的幡然醒悟,是电影对人性的美好期许。而动物临死前对人类的一声声控诉,是对当时国人只顾眼前发展利益,不顾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批判:“这个地球的天应该是蓝的,草应该是绿的,水应该清的。”倘若不是如此,人类的家园最后会如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这是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深刻反思。
结语
中国科幻电影虽然蹒跚而行,但是仍然在中国文化影响下不断的努力超越,随着中国科技、经济等硬實力的发展,中国电影人对科幻类型片的开拓也展现出了更强的文化自信。中国人拍中国人的科幻电影,实际上就是如何构建起中国内涵的文化核心的问题。科幻电影所构建和描述的未来是属于全世界的,当我们在面对共同的未来时,我们要怎么样去想象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明在未来的世界之中将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借用《流浪地球》中的经典台词,“本计划将持续一百代人。尽管,我们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阳,会带来什么样的新家园,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我们不用去想象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因为,我们只要满怀信心的一路向前,我们就能讲好未来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