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机制下的心理动词语义表征分析

    黄思琪

    内容摘要:隐喻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广泛运用于语言学语义及句法分析。心理动词主要表示人类的心理活动和内在感受,缺乏外在表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隐喻可以形成心理动词语义内容和外在形式的接口。本文从心理动词本体语义和句法结构两个层面,就隐喻加工研究心理动词的源域与目标域,为二语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心理动词提供启示。

    关键词:心理动词 隐喻机制 语义表征 二语习得

    1.引言

    心理动词,顾名思义,就是大脑对外界事物做出心理反应。我们眼睛能看到的、手指能触摸到的、鼻子能闻到的、耳朵能听到的、嘴巴能品尝的都能触发我们的心理活动,引起我们的感觉通道模拟(sensory modalities simulation)。Cameron认为动词隐喻(metophor)比名词隐喻更普遍,前者为基本表达式(2003)。动词的常规语义搭配是人们普遍认可的,无需靠具体语境支持的语言使用现象。若动词与非同一范畴的词汇搭配就会造成语义理解困难。

    由于抽象的心理动词属于人的内在心理感知活动,而语言又是在人的大脑中得以加工处理,所以研究心理动词的语义结构具有现实意义。概念隐喻的核心直接来源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身体运动及对物质、社会的经验。本文主要研究心理动词的论元结构的任意性和语义范畴的相对性,解释二语英语学习者对心理动词语义加工机制。

    2.相关研究

    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就不同的方面对心理动词进行分类。国内最早将心理动词划分为动词的一小类并进行研究的学者是马建忠(1983)。此后,很多学者就从不同方面阐述心理动词的定义及其分类标准。根据心理动词的语义特性,心理动词被分为情感、情绪、感知、认知、意动、使役等6小类(徐睿、王文斌 2005)。胡文飞把现代汉语中的765个心理动词划分为三类: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心理使役动词(2011)。在句法结构方面,英文中存在大量反向心理动词,即在主动句中,心理活动的经受者(通常是人,偶而为动物)用作宾语,而激发物或激发者则为主语(许国强 1993)。由于母语负迁移和句法结构复杂性的影响,中国学生较容易掌握英语“有灵性”心理动词(张京鱼 2014)。國外有关心理动词的理论研究方面,生成语言学家(Belletti, 1985; Jackendoff, 1990; Pesetsky, 1995)多是研究心理动词的使役用法层面研究心理动词的题元结构。Juff将心理动词划分为三类:(1)主语体验者(SE)动词,如fear和like;(2)使役心理动词,如frighten和please;(3)不及物心理动词,如worry和appeal(1996)。

    在实证研究方面,赵静、王同顺采用限时语法性判断任务调查了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心理动词的语言表征及加工效率(2016)。“接口假说”说明二语得者无法对心理动词语义正确加工是受母语迁移和二语水平的影响。英语本族语者对英语心理动词短语提取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词频效应”,而二语被试者却显示出了显著的“词频效应”(王云、贾冠杰 2017)。这个现象证实了英语本族语者对高低频词汇的不敏感性。张钦研究了表述身体活动的动词之间的加工差异,研究表明,心理动词和身体动词有着显著不同的神经运动模式和加工区域,语义表征被激活的程度显著较低,语义加工更为模糊和不明确(2004)。由于心理动词的分类尚未形成同一标准,无法系统描写心理动词的语义及句法特点。

    目前国内外对概念名词的隐喻分析较多,较少涉及动词的隐喻机制。彭玉海主张从“观念化分析和人的外在行为表征给心理动词做出语义解释和创造新词条(2003)。苏连远强调动词隐喻加工的具身模拟机制(2017)。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所体现的概念隐喻投射类型验证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和隐喻的体验动因本质(葛建民、赵芳芳 2010)。

    3.心理动词的隐喻意义识别与加工

    动词有相应的隐喻意象图式,其中心理动词的隐喻机制更为抽象、复杂。苏远连将识别研究分为两类。一类关注句子层面动词隐喻的辨识方法,主要通过分析句中名词与动词语义搭配的正常程度进行;另一类研究聚焦日常口语语篇中动词隐喻的识别(2017)。

    3.1心理动词主宾搭配的隐喻识别

    有灵性心理动词即心理动词的经验者为主语,刺激物作宾语,表现出很强的主观特征。张建民、朱俊伟指出动词隐喻可具体分为三类:1)主语概念与动词概念冲突(incongruity)而产生的隐喻,2)英语心理动词有反向性,主要表现为like类与please类,其参与者即经验者和刺激物都可以做主语,但做主语的概率不一样,经验者做主语的频数要高得多(唐青叶 2004)。动词概念与宾语概念冲突而产生的隐喻,3)前二者共现的隐喻(2011)。Like类心理动词的主语为经验者,宾语为刺激物,而please类心理动词的刺激物居于主语论元的位置,经验者处于宾语论元的位置。但不排除在please类心理动词中没有经验者做主语的现象,“I am pleased to it.”可以用被动结构来实现这一结构。最后,我们来看心理动词既与主语又与宾语搭配非常规现象。“Marys feeling delighted her emotional hometown.”feeling 无法激活delight的常规语义,靶喻emotional hometown和喻体人产生双重影像。因此心理动词的主宾语抽象程度、无生物特性越高,隐喻程度越高。

    3.2心理动词概念隐喻

    心理动词通过心理动词的“观念化分析”和人的身体行为特征实现概念隐喻(彭玉海 2004)。观念化分析就是将心理动词的真正语义于相关动作兼容共现出来。在同一情感范畴的心理动词具有相似的语义内容。关系相似的隐喻是指可用于人或物的心理动词出现在与之在同一关系范畴的其他人或物。通过人的身体行为特征隐喻心理动词是将内在感情外化的一种有效方式。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具体动词的空间隐喻反映心理动词的非空间隐喻,词典中对心理动词的定义解释大多结合具体身体动作的隐喻,通过相关动作描述心理动词,降低心理动词隐喻理解难度。

    3.3心理动词隐喻加工与具身理解

    认知语言学中的动作隐喻有其具身模拟机制和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基础,因此研究隐喻加工和具身模拟的相关性和差异有着重大意义。心理动词的隐喻是基于动作的隐喻,人们通过隐喻认知解读心理动词。不熟悉的心理动词隐喻在著运动区和运动感知区域激活范围较小,激活程度不高,说明心理动词的隐喻和具身效应同样能触发神经加工机制。Anjar认为隐喻是连接具身和抽象概念的桥梁,对抽象概念的加工会引发传统隐喻,加工喻体的意义需要感官动作的模拟(2016)。抽象动词中的心理动词识解依靠身体动作的心理模拟,呈现内在情感语义。

    4.结语

    本文研究心理动词的隐喻机制。心理动词作为抽象动词的一类,其语义内容是基于储存在大脑中与之相关的身体模拟经验。通过研究心理动词的主宾论元搭配的有(无)生性,得出结论:Like类心理动词的主语论元为人或动物时,不存在隐喻,其主语论元为其他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时,隐喻程度较高;please类心理动词的宾语论元为人或动物时,不存在隐喻,宾语论元为其他物体时,隐喻性较强。这说明心理动词与其他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搭配时,隐喻性较强,较快激活我们的感知模拟。用观念化分析和人的身体行为表征描述心理动词都是利用人的身体感知和具身体验命名非空间化概念。

    参考文献

    [1]Anja J & Marguerite M & Eileen C & Anjan. 2016. Metaphor: Bridging Embodiment to Abstraction[J]. ?Psychon Bull Rev.

    [2]Cameron L. 2003. Metaphor in Education Discourse[M]. London: Continuum.

    [3]Juffs. 1996. Learnability and the Lexicon: Theories &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4]葛建民、趙芳芳.2010.论动作型动词的概念隐喻类型及机制[J].外语学刊(3):43-46.

    [5]彭玉海.2003.动词语义结构的隐喻机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89-92

    [6]苏连远.动词隐喻的多学科研究前沿[J].现代外语,2017(5):705-714.

    [7]赵静、王同顺.从“接口假说”视觉看中国学生对语言心理动词的语言表征及加工效率[J].现代外语,2016(4):539-548.

    [8]王云、贾冠杰.2014.英汉心理动词短语心理表征对比研究[J].外语语外语教学(3):109-150.

    [9]许国强.1993.论英语“反向心理动词”[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6):1-8.

    [10]戴曼纯、刘晓英.2008.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动词习得实证研究.外语学刊:114-122.

    [11]胡文飞.2011.渐进性、迁移性与有灵性的融合:中国学习者对心理动词产出现状分析[J].外国语文(4):58-63

    [12]张钦、郭春彦、丁锦红、王争艳.2004.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动词加工的ERP比较[J].心理学报(6):690-696.

    [13]唐青叶.2004.Like类与please类心理动词的视觉研究[J].外语教学(3):39-43.

    [14]张京鱼、张长宗、文小娟.2004.有生性在中学生英语心理谓词习得中的认知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5):351-356.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