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罗旭
摘 ? ?要:高校最主要的职能是人才培养,本科阶段是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将科研项目融入教学实践中是比较可行的途径。文章从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当前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项目驱动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提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项目驱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5-0085-03
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而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2]。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近年来部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疏离逐渐显现,一些地方和高校还普遍存在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科研创新教育理念相对滞后,与相关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节等现象;与此同时,许多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比重逐渐增加,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科研和本科生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但多数青年教师工作年限较短,教学经验不足,指导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对本科生的指導帮扶也不到位[3-4]。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压力较大,应对“非升即走”的聘期考核任务已是焦头烂额。
因此,如何快速而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已迫在眉睫。本文以一些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上述问题与现状,着重探讨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将科研项目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和发展。
二、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与学术结合不力
本文以宁波地区的高校为例,随机选取大一到大五年级不同专业的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3年级的学生所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授课教师基本上是以参考教材的教学内容为主,极少数教师会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或最新研究进展融入课堂教学。但被问卷学生对授课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或方法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希望通过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学以致用,增加所学专业自信心。对大四和大五毕业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的比例稍有增加,主要是部分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和论文选题与自己的科研项目相结合,还有一些保研或考研的学生会主动要求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
(二)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不平衡
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影响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平衡,科研能力明显强于教学能力[5]。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为了提升国内排名,积极招聘青年教师以壮大其教师队伍。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一般具有博士学位,且大部分是非师范专业背景,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理论的学习,也无相关教学实践经验,其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色转换并适应新环境。虽然多数高校会对新进青年教师实行岗前培训和“老带新”制度,但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实质性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更不能改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同时,青年教师毕业入职以后直接面对科研压力和繁重教学任务,只能偏向于完成单位的科研考核任务,根本没有时间涉及教学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提升,无暇顾及提高教学质量,更不能思索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6-7]。即使部分有师范背景的青年教师有意愿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教学时间投入和教学成果产出不成比例,在现有聘期考核体制下,青年教师迫于生存压力而向科研偏移。
(三)科研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多数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考核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在现实的体制驱动下,考核和考评标准都倾向于青年教师的科研方面,在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中科研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考核体系下,许多青年教师为了实现个人未来发展,需要在科研上投入相当大的精力,而对本科课堂教学持应付了事态度,更别提对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了。同时,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核主要基于教学质量方面,但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难以准确量化,通常以教学课时量作为评分准则,很少涉及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备课教案、教学质量、实践环节等,鲜有涉及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的指标。即使有部分高校将上述指标内容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但最终量化困难,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不强[8]。在当前“唯科研论”考核背景下,许多地方高校为了追求国内高校晋级,制定“研究型为主”大学发展目标,并从各个方面激励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申请高级别科研项目,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制定丰厚的奖励机制,在这种政策导向下,青年教师会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而忽视对教学、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9]。
(四)教师教学实践欠缺
实践教学是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可将自身的研究思路展现给本科生,将固化的、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以及“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动易懂的实践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自豪感。授课教师可通过课堂和实践教学的融合贯通,提高教学技能。与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都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青年教师从事了相当量的教学实践,而教学成果一般较难显现,即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累积了相关的经验,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这些教学成绩没有相关衡量指标,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好的体现(比如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之类),较科研成果而言,教学实践的收益就显得微乎其微了[10]。
三、项目驱动下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建立在青年教师对授课班级学生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只有在熟知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那些积极性较高,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和愿意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针对愿意从事科研探究且具有较高科研悟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对其进行适当引导,指导发现科学问题,帮助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从总体上掌握什么是科研以及如何从事科研的内涵框架,为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一)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针对教师科研项目本科生参与度不高的现状,可从两个方面分析:教师方面,青年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方面投入精力,发掘班级内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潜力的学生,邀请其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学生方面,针对具体问题调查分析,了解其不愿意参与科研项目的原因,并积极引导。为了更好地提高其积极性,青年教师可辅导学生撰写研究论文,并以科研项目内容为基础,带队参加国家级、省级“挑战杯”“新蚁族杯”等各类学科竞赛,以获得竞赛荣誉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科研,进而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引导教师教学科研相长
授课教师在实施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可结合授课年级和班级的具体情况(一般倾向于本科二年级及以上,考虑到一年级同学的专业知识储备有限),在选择愿意从事科研实践活动本科生的基础上,提出科研项目中与具体授课内容有契合点的较为实际的科学问题。在确定研究团队以及具体研究方向以后,团队成员在已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科研前沿问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科学分析和严格筛选,进而提出解决科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指导教师协助并优化相关研究思路。研究团队在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调研和实践活动,引导其使用科学的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提交相关科研成果。
(三)注重學生科研能力开发
通过对本科生在科学研究各个环节的实时指导,使其理解科研的具体内涵、流程以及科研思维。课堂教学结合科研实践可强化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提升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可增强其解决科研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有意识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是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青年教师在讲授本科生课程的同时,如何将具体科研项目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制定科学的、易于执行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可持续的教学考核目标,并把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成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的教学方面的业绩参考。同时,可实施教学成果和教学工作量兼顾的综合的奖励报酬政策,从教学的各个阶段分层次、综合设定奖励细则。最为重要的是,亟需改善当前注重科研考核的考评制度,结合自身专业课程特点,适当权衡教学和科研的考评和绩效比重,建立起教学和科研并重的考评指标体系。
四、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路径
开展教师科研项目融入日常教学以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需要同时考虑任课教师和施教学生等因素。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具体措施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注重科研项目在教学中的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注意相关科研项目的融入。首先,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除了应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践能力之外,还应具备认真、仔细、勤奋、穷追不舍的科研态度,以及敢于质疑和提问,勇于解决问题的科研精神。而这些基本的科研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任课教师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其次,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单是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注重最新科研成果的动态渗透和引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科研动态和成果,需要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所学零散的知识点聚集,懂得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未来学以致用,并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
(二)将科研内容融入本科生专业知识
并不是所有的科研项目都适合本科生参与,也不是科研项目中所有方面内容都可引入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具体课程节点等方面适当融入相关科研项目的部分内容。一般而言,科研项目中大部分内容是相关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任课教师所选的科研项目最好和学生现有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这样可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以科研项目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让学生在科研探索的同时可继续深入理论学习,这是培养本科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组建跨学科(年级)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组建跨学科和年级科研队伍,使得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发挥自己的专业长处,在科研过程中不断地交流思想,相互启发,碰撞出新的概念、思想观点和解决方法,从而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顺利解决科学问题。但跨学科并不是随意选择,所选学科至少在某些具体方面有一定的知识重合。跨年级选择科研团队成员,有利于教师与同学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四)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是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只有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科研的自觉性才会提高,自然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自主研习。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会产出相应的科研成果,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科研产出也是值得关注的。对学生科研成果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其科研兴趣和科研动力。当前部分高校制定了一些在促进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方面的举措,比如学生创新学分要求等。但在这种政策下,学生只被动地完成相应要求,并不能激发其主动参与科研创新实践。因此,是否在现有评价体制的基础上,适当倾向于关注本科生关于科研项目的创新性和对课题的贡献程度等方面内容。
(五)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度是协调教学和学生科研创新的较好形式。很多高校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但实施效果不佳,部分导师对其所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学生也基本处于“放羊”状态。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监督执行力度不够,制度不完善等。一般而言,本科生导师平台是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较好形式,有助于打破传统师生交流瓶颈,在明确导师研究背景和其自身的科研项目下,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导师因材施教更加有效。高校应该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加强监督推进,保障该平台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发展过程,科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核心动力,科研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而对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本研究从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搭建项目驱动下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求高校青年教师如何结合自身项目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教师将科研项目恰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既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需不断促进科研和教学的相互融合,激发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后续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創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国发〔2005〕44号.
[3]王金龙,蔡跃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2).
[4]冉春秋,崔玉波,董玉瑛.基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4).
[5]费威,王有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6).
[6]梁坤峰,高春艳,姬江涛,等.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
[7]黄明东,陈越.协调与统一: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6,(10).
[8]李永刚.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政策困局与破解路径——基于科教结合政策文本(1987—2016年)的分析[J].教师教育学报,2017,(4).
[9]王慧敏,赵文芝,王燕,等.高校科研转化教学的实例研究及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7,(4).
[10]李红枝,毛建文,陈伟强.教学应用型高校科研与教学同频共振氛围的建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