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视角看待孩子的“恶”
康林
一、换个视角看待孩子的“恶”
大人们常常把孩子做的错事看成是一种恶行。但如果不急于下结论,换个视角看,就是在大人的监护下,孩子以“恶”的形式实现自我成长。长大,作为走向自立的第一步,首先迎来的就是“反抗”——与父母对抗,而孩子采取的手段在父母看来就是“恶”,如撒谎、偷窃、偷懒、暴力、对性的兴趣等。当然,理解孩子们所做的“恶”,并不意味着容许或者姑息这种“恶”,而是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前提下,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对孩子的理解越深,越能让孩子认识到严格、严厉的必要性。
一位妈妈分享的她与女儿之间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下雨天,我去接孩子放学,本想给她换上雨鞋走回家,可孩子不同意,偏要穿着原来的鞋子在雨中走,我和她说了两遍她都不听。后来,我调整了一下思路,先告诉孩子淋雨的后果,让她自己去衡量。在她坚持不换鞋之后,我就陪着她在雨中漫步。她很高兴地踩水,有时甚至故意重重地踏进小水坑,溅起高高的水花,兴奋异常。我也加入她的游戏中,和她互动。看似这位妈妈是在姑息孩子的举动,结果怎样呢?晚上,女儿和妈妈对话:“妈妈,我的脚好凉呀!鞋子也脏了。”然后,女儿自己去洗脚,并把脏鞋和其他要换洗的衣服放在一起。晚上女儿肚子疼,妈妈轻柔地给她揉肚子时,女儿像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提醒妈妈:“以后下雨天一定要穿好雨鞋,不能再着凉了,肚子疼真难受!”妈妈的回应也很好:“宝贝真棒,懂得雨天不能着凉,会让身体不舒服。妈妈相信,以后你一定會照顾好自己的。”
理解孩子探索的需求,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给他们体验的机会,这就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这种亲历的身体感受,比起父母提前告知、管控的方式效果更好。
二、“恶”与创造
通常,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教育孩子,用心良苦地培养所谓的“ 好孩子”“ 乖孩子”,试图为孩子排除一切“恶”的行为。然而,孩子的创造有时必然会破坏某些旧事物,产生一些“恶”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把爸爸的手机拆了;给课本上的插画小人添上了胡子、涂上了颜色……在这种“破坏”行为背后,恰恰是孩子拥有无穷想象力的生动表现。现实情况是,教育带有整齐划一的特点,有时会使创造力很强的孩子难以适应。毫无疑问,“恶”带有非常强烈的破坏性,并不是要无条件地赞扬“恶”。不过,富有创造性的人,当他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时,会使这种行为变得很有意义。
三、“恶”与偷窃
对有些孩子来说,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可能单纯地出于想拥有的欲望,但在大人看来,就是一种“恶”。这时候,父母不一定要去责难孩子,但是肯定要告诉他:“这是不可以的”“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在把“偷窃”作为“恶”来禁止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思考它的深层含义:如果孩子偷了马上就会被发现的东西,应该先了解清楚孩子想传递什么信息,了解孩子真正的诉求。
曾经有一位班主任带了一个孩子来找我,这个孩子频繁偷拿同学的物品:铅笔、橡皮,还有课桌里的一些钱物。每次被发现,她的妈妈都会被叫到学校,然后孩子保证不再犯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相同的事会再次发生。但令人意外的是,她从未用过这些偷拿的东西,包括钱物,反而会把它们放在很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发现的地方。在与孩子的妈妈细聊后,得知家中二宝出生不久,妈妈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二宝身上,这个升级为姐姐的孩子瞬间失去妈妈的关注。在她看来,也许只有通过弄出更大的动静,才能重新引起妈妈对自己关注。
四、“恶”与性
性本身不是恶。但是,孩子的谎言、秘密等,很多都与性脱不了干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性的态度,因文化不同千差万别。孩子会对“性”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它,可它又不可思议地在自己的身体里蠢蠢欲动。一开始,父母会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孩子讲述与性有关的事。可是孩子慢慢长大,这些故事就不那么管用了,孩子会感觉到大人们有什么秘密不肯说,围绕着这个秘密,孩子和大人展开了“攻防战”。提倡性教育就是早一些让孩子知道事实。当然,也不必过急,应针对孩子的年龄阶段和个性特点进行适时的教育。
五、“恶”与校园欺凌
人类好像总有一种排斥异己的倾向,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的,就会诱发排斥的本能。转学来的新同学,或者某种意义上的“外来者”就容易受到这样的待遇。我们不能鼓励或者默认这些“恶行”,但也不能粗暴地限制孩子的自由、支配孩子的所有行动,这样反而会走向另一个危险的极端,破坏孩子固有的世界。
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方式,互相碰撞,互相切磋。要切实地尊重孩子的世界,又要为他们指出明确的、严格不可逾越的界限。校园欺凌有时变得更加阴险、恶毒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孩子心里积聚的负面情绪非常强烈,这时,大人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是不是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
六、大人、恶、孩子
很多情况下,孩子可能只需要有人能够静静地听他们说,可父母、教师常过于急切地去找对策,反而让孩子关闭心灵的大门。父母的过度干涉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缩手缩脚,无法尽情舒展自己的可能性。多数情况下,父母指出这些错误会让孩子受挫,不如让孩子轻松活泼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当然,我们不能理解为大人要容忍孩子的“恶”,或者认为暴露“恶”就是好事,而是在心里拒绝恶的同时,大人和孩子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逃避不了的存在,这样才能体验心灵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也许能渐渐体验到由恶向善的过程。
书末记录了一首小诗,令我非常感动:“我没有偷过东西/可我偷了别人的心/连偷了别人的心这回事都没有察觉到/我不给房间上锁/可我给自己的心上锁/连心上有这把锁也没感觉到/不可以撒谎/我就微笑着沉默/自己真的在想什么,跟谁也不会说/我是个乖孩子/所以/我是个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