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胡苗苗
【摘要】教学改革思想强调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要通过不同方法的指引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教师要通过不同方法的变革来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体会,通过课堂教学内有效方法的指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素养,还要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提高综合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一、前言
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学习水平,利用不同方式完善教学环节.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师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优秀方法的指引下探索数学知识,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勇敢者和创新人,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此外,教师要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对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改革,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总体学习效果,挖掘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潜力,整体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思想、理念落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思想理念的不断完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较为落后,教师仅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盲目地跟随教学大纲完成知识讲解,难以在课堂中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这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迷茫情绪.课堂教学氛围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的内容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被动的状态,这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1].
(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难以呈现相互的联系性.同时,教学方法单一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在课堂上仅沿用硬性灌输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呈现被动状态,学生与教师极少在课堂上实现互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逐步降低[2].
此外,教师仅重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而忽视前后知识的联系,即教学内容之间的连贯性,采用的教学模式仅以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习题的方式完成讲解,枯燥、单一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厌烦的情绪[3].
(三)忽视先进教学模式的引入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步更改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完成对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信息技术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忽视了科学技术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找到学习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甚微.在课堂教學中,教师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生也难以找到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四)忽视教学氛围的构建
教学氛围的构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搭建的教学氛围过于严谨、枯燥,而小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的是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引和表扬.
但是,教师仅重视知识的讲解过程,枯燥地讲解知识、硬性地布置习题,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提高学习效率,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难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融合,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步降低.
三、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重视搭建新旧知识桥梁,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缜密逻辑思维,要通过新旧知识的合理交替来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善于利用旧知识来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在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旧知识的复习.教师以课堂教学中新旧知识的连贯性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规律,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具发展潜力,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指引能够有效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有关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中复习加法算式内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45+35=80,80-35=45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在对前后两个算式的比较的过程中,教师指引学生发现第二个算式的得数是前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总结出有关加数的求解公式:加数=和-另外一个加数.学生在对旧知识的温故中归纳和总结出了新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内新旧知识的有效指引拓宽了视野,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此外,在“乘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观察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计算题目:9+9+9+9+9+9+9+9+9=?(9×9=81),6+6+6+6+6+6+6+6+6=?(6×9=54),8+8+8=?(3×8=24).教师让学生首先使用加法完成计算,并体会计算过程.然后教师引出乘法口诀的教学,让学生再用乘法口诀完成前面几个题的计算.学生完成计算后,让学生比较加法与乘法的计算过程,增强他们对内容的感知.随后,教师完成对乘法知识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在对比环境内体会乘法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连贯性,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逻辑性.
(二)构建优秀氛围,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优秀的教学氛围,以优秀教学氛围的塑造来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创新思路,让课堂教学过程形成质的飞跃.教师要以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来挖掘学生的灵感,指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不同的知识内容.教师的辅助指引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也会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结构,实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分数”的知识讲解中,可以在课堂内首先展示不同的分数,比如27,18,49,13,然后让学生对上述分数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列.学生若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方法,以相同的分母为基础对分数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列,其过程会相对比较麻烦,且失误率较高.此时,教师就要指引学生对课堂中的学习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将上述分数的分子化为相同的数字,以分子的角度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相同的方法与分母相同的方法相比较会呈现灵动性的方法变革,会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
(三)设置数学教学情境,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情境的设置会深化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感悟.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实现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目标,要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抗拒心理和厌学心理,要在教学情境中讲解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和探索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强化.
例如,教师可以在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知识教学中设置课堂问题:“假设有一个长方形游泳池,现在要将其长度缩减1米,其宽度增加1米,那么此游泳池的面积以及周长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无限学习热情.教师对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对知识点的探索,还可以指引学生回顾相应的知识,按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讲解来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指引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精心设计课堂结尾环节,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结尾环节要进行精心设计,可以适当地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课堂教学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课堂教学的结尾环节,对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进行简单评价,同时对课堂内讲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通过教师的有效总结和评价指引,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增强自身的能动性,从而实现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有关“约数和倍数”的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在课堂结尾时可以首先总结基础知识、归纳重点内容,将课堂内总结的内容以信息技术的视频或图片形式进行知识脉络的展示,为学生的日后复习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基础内容设计成课件的形式推送给学生,或利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以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对知识点的探索.随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在信息技术模式中展示不同的笑脸,为学生提供優秀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取得的成效.教师要合理评价学困生和学优生,要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动力,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实现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的树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分析课堂教学现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成长,也会加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体会,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增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感知,也有助于通过教学模式的更新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之后,仍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与先进思想模式的融合,以及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其他策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综合、全面的进步,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世香.“互联网+”背景下甘肃省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农家参谋,2020(18):178,181.
[2]刘海萍.挖掘教材价值培育数学思维之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19):20-21.
[3]张娇.问题引领深化思维:小学数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探析[J].华夏教师,2020(17):25-26.
[4]晏小兰.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对学生创造力影响研究[J].科技资讯,2020(17):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