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灵魂书写青藏高原

    金秋十月,首都北京。我怀着深深的崇敬和仰慕,来到高楼林立的海淀区万寿路28号院,拜访一位用自己的灵魂书写青藏高原的军旅作家——王宗仁。

    时光流逝,往事并不如烟。在我乘坐地铁前往王老师家的途中,想起了曾经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8年前,我还是一个刚入伍的新兵。高原上艰苦的环境和军营里紧张的生活,让我感到很不适应,心中迷茫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翻开连队书架上一本名叫《日出昆仑》的报告文学集。在那本书里,一段段朴实的文字、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以及高原军人战天斗地、赤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事迹和精神,强烈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开始逐渐明白了当兵的意义和价值,也记住了书的作者王宗仁。

    新兵下连后,我被分到青藏兵站部机关服役,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阅读王老师的作品。《季节河没有名字》《雪山壶中煮》《情断无人区》……我简直不敢相信,在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上居然有那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同时,心中也很好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王老师如此钟情书写青藏高原,书写驻守在那里的军人?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见到他,一定得和他好好聊聊。

    没有想到,这个愿望很快便实现了。2008年底,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部队组织编写一部反映青藏线30年发展变化的报告文学集,主编正是王老师。当时在宣传科领导的带领下,我来到他的房间。可是见面时,我因为太激动、太紧张,都忘记向他问好。待落座后,我仔细看了看他,稀疏的头发、深深的皱纹、朴素的衣着,给人的感觉非常亲切随和。后来我才知道,他那时已是快70岁的老人了。

    说起青藏高原,王老师立刻精神焕发,兴奋不已。对于那里,他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他讲到“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充满敬意和怀念;他讲到“唐古拉山战风斗雪”十分骄傲和自豪;他讲到“藏北草原女兵墓”无尽惋惜和伤感……我认真听着,为他对高原的了解、热爱和执着而感染,也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孜孜不倦地书写雪域高原,书写身边战友。因为高原是他的事业,是他的情感,是他的生命,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当他亲眼看到一个个战友在身边倒下,当他看到格尔木烈士陵园的墓碑不断增加,内心五味杂陈,不吐不快。他觉得,自己应该用文字记录下来。只有这样,心灵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才能无愧今后的生活。

    记不清王老师那次讲了多长时间,或许是他讲累了,或许是往事勾起了他的回忆。最后,他从书桌上拿起一本自己新出版的《藏地兵书》送给我,并签字留念:小陆同志,希望你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那样你就会变得有智慧了。多么深情的嘱托,多么殷切的期盼,我拿起书看了看又放下,紧握住他的手,微笑不语。那一刻,彼此的心里都明白,这些都是因为高原、因为文学。

    如今,8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在这期间,我与王老师只是偶尔有过短信联系。一是怕打搅他的文学创作;二是自己没有写出满意的文字,不好意思经常联系他。不过这次我有机会来北京,就想到了要去拜访他。我想看看他的“望柳庄”书屋,想听听他声情并茂的讲述,也想代表青藏线文学爱好者向他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当我快到王老师家时,发现他已站在门口迎接了。这令我备受感动,甚至有点受宠若惊。他一把握住我的手说道:“欢迎你,高原来的战友。”是的,“高原来的战友”这六个字,立刻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密切了我与他的关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自从1965年他调离高原后,在以后的日子里先后多次重返高原,120余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他常说这样的话:“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要拒绝吃苦,不要害怕磨炼,不要逃避困难。”正因为如此,他从18岁到25岁,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高原。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全身心付出,无怨无悔。经历就是财富。高原也锤炼了他的筋骨和意志,给了他丰盈的精神营养,使他的文学创作有了别的任何地方都无法得到的资源和联想。

    在王老师家中,随处可见的就是书。沙发上,阳台边,床头前,处处都是书。这些书中,既有王老师的作品,又有其他人的作品,但一半以上都是关于青藏高原的。我看着看着,心中不禁感慨,这里承载着的不仅是他的文学成就,更是他毕生为之爱恋、为之奋斗的所有。有人说他是“昆仑雪山之子”,有人称他为“青藏文学之父”,而他把这些都看得很淡很淡。他说:“在仰望昆仑中感悟天地博大,在奋笔疾书中叩问生命真谛。对于青藏高原,是因恨而产生的爱,是梦中常常回到的地方,是今生永远无法割舍的情结。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写多久,但我会一直写下去,直到写不动为止。”

    我连忙说:“您现在正是创作的高峰期,我们高原官兵经常能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读到您的作品,大家都说有种大手笔、大情怀、大气魄,振奋人心,激励斗志。”

    王老师听后摆了摆手说:“我只是把以前或现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而已。今天的我对于生活感到很自足,可以说无欲无求。以前为了搞文学创作拼尽全力,几乎着魔;现在身体健康最重要,有时间就坐下写写,不刻意遣词造句,也没有字数限制,变成了玩文学。”

    好一个“玩文学”,说的多么轻松、多么随性。我想,这是达到足够积累后才能有的境界,是经历人生风风雨雨后的坦然。高原早已成为王老师生命中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高原上的一场雪、一棵草、一个人,在他看来都是有故事的,都能写成一篇文章。

    无人区的神秘,唐古拉的爱情,沱沱河的思念,五道梁的死亡……王老师还讲起了他创作部分作品时背后的故事,引起我极大地好奇和兴趣。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他在讲述的过程中,似乎把自己的心情与故事中主人公的命运紧紧相连,时而喜上眉梢,时而扼腕叹息,时而神情忧郁。我听着这些闻所未闻的故事,心中也跟着波澜起伏,思绪不已,脑海里出现这样一句话:比小说还精彩,比传说更感人。

    “我是看着格尔木长大的!”王老师说起这句话时满脸的幸福。或许他人觉得有点夸张,而了解他的人认为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这句话真实反映了他与格尔木的感情。从1958年深冬走进格尔木,到最近一次2009年夏天重返格尔木,他也不记得自己多少次到过那里。但是他每次回来总要看看格尔木的将军楼、望柳庄、儿童公园,以及驻扎在那里的一座座军营。

    年纪越大,回忆越多,思念越浓。从1999年2月到2016年4月,王老师连续17年在《新民晚報》副刊上发表关于青藏高原的散文共计171篇。这其中有《藏羚羊跪拜》《拉萨的天空》被选入小学或初中语文课本,还有不少文章被全国各大报刊转载,反响强烈。他宣传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也成就了他。近期,他又在创作一篇关于汉族士兵与藏族姑娘爱情故事的散文。“没有壮怀激烈,没有牺牲奉献,有的是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我一边看着他的手稿,一边听着他的讲述,眼前仿佛浮现出高山之巅的雪莲花,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青藏高原是一片高天厚土,是文学创作的精神富矿,每一个人只要用心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王老师鼓励的话语亲切温暖,一如他笔下的文字,给予我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力量。我凝望着眼前这位已经77岁的老人,一时无语凝咽,想说点祝福的话却一句也说不出口。他对像我这般的文学爱好者的关心和指导,是那样的真诚无私,那样的不求任何回报。

    告别之时,王老师挑了《仰望昆仑》《当年我在格尔木》等散文集赠送给我,并深情地对我说:“如果有生之年我的身体状况允许,还是一定要坐着汽车走一趟青藏线的,看看那里的雪山戈壁,那里的草原河流,还有那里的部队战友。”

    我非常理解并支持王老师能够实现这个愿望。雄浑、博大的青藏高原,无论何时对于他都是心中的眷恋、永远的牵挂。在此,真诚地祝他身体健康,祝他再次踏上青藏高原时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文章……

    作者简介:陆叶松,江苏盱眙人,驻军某部士官,2007年12月入伍,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青海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