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理性与实践探究

    摘?要:TPACK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这种教学方式一改原有的枯燥的授课模式,将抽象化的知识具象化,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文章就TPACK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上,对TPACK的应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该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行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的结论。

    关键词:TPACK;高中地理;教学行为;学习效率

    一、 TPACK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的概述

    TPACK实际上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意思就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米什拉和科勒对舒尔曼的PCK理论的扩充。TPACK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地理教师所掌握的地理知识与技能,以及帮助学生构建的程序和方法;地理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丰富的地理课程学习资源;从技术应用方向所产生的地理学科知识的扩充,例如地理信息技术等知识。

    TPACK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是可行的,这将能提高地理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还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辅助评价,将大大降低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全方位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将TPACK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可行性分析

    TPACK的应用实际上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象征,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而TPACK恰巧符合这一要求。

    (一)新时代更替是TPACK应用的最佳背景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学科的教学环境均往信息化发展,国家也曾发布了各项文件,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类似于地理等比较抽象的学科必然需要将信息化教学搬到课堂中去,将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除此以外,TPACK在课堂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大量的技术知识,这是为了适应新型的教学环境,创新的教学方式必须教师先行。

    (二)地理学科的发展决定了TPACK应用的必然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不断变化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地理知识也会不断地更新,这注定了地理学科知识的边界将会不断地往外扩张,这是必然的结果。因此,传统的地理课堂的教学根本不能满足地理学课知识的扩张,这个时候,TPACK的应用的优点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了。

    地理信息技术将会变成一種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地理学科的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地理信息技术将不会停留在教学方法的层面,慢慢地,这项技术会变成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TPACK的应用将会变成新时代背景下,衡量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教师能否掌握这项技术以及将其运用在地理教学中去,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能力的最终评价。

    (三)学生的学习需求注定了地理课堂必须融入TPACK

    当今时代的学生是生活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的新生代,他们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出生,也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成长。对于他们来说,获取知识以及积累经验的方式和过往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甚至承载信息的媒介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学生对学习的形式以及学习的内容也会有新的诉求,而TPACK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去,恰恰能够解决这一困局,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去,将地理信息技术变成一种新的学习内容,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地理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 以《水圈与水循环》的教学为例,浅析TPACK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在地理教学中,关键点在于让学生充分理解书本中抽象的知识,毫无疑问,老一辈的人凭借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这一点的我们无可否认。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地理学科的内容范围也在不断地往外扩张,知识的难度正在加深,这也是当代青年学习地理学科只是难度增加的主要原因。而TPACK的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则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这能加深学科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就以《水圈与水循环》的教学为例,通过TPACK的三个核心概念进行分析,探究TPACK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一)学科内容分析

    这一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水循环的意义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水循环、岩石圈、大气圈以及生物圈等基础知识,并将其联系到一起。水可以说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物质之一,当然水资源是在不断地更新之中的,但不代表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循环是这一节课的关键内容,由于水循环大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这节课的难点也在于此。除此以外,陆地水体之间的互相补给关系以及水循环的规律和遵循规律安排人类活动等都是该课程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分析

    结合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以及水循环的理解,水循环途径的抽象概念是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上,教师以内容讲授为主,结合启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将抽象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是采用那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准。

    实际上,利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很难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的只是,这对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没有任何好处,不利于只是的灵活应用。在这个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三维虚拟的环境解释水循环的过程,还能运用动画模拟的方法,将水循环的路径以及地下水的流动路径摆到学生的面前,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对于水是取之不竭的这一概念的盲目听信,从动画演示中,也可以清晰地知道水到底是怎么损耗的,这正是教师TPACK能力的重要体现。

    (三)技术分析

    根据《水圈和水循环》的教学内容的分析,这节课运用的教学技术包括多媒体放映机、FlashPlayer8.0课件制作软件以及Photoshop软件。任何技术都会有其特点以及适合用到的环境要求,并不能局限于某一教学方法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技术的教育属性。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多媒体放映机属于电子缴械设备,用于教学课件的演示;FlashPlayer8.0课件制作软件则用于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动画制作,将抽象化为具象;Photoshop软件则是用于对课堂上需要用到的图片以及文字等进行处理,将学科内容进行可视化、逻辑化处理。

    从《水圈和水循环》的教学中不难发现,TPACK的应用将学科内容划分为几个板块,通过信息技术将枯燥的内容具象化,让学生的内容框架更加的清晰,让原有的抽象的内容活灵活现,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 TPACK框架下教师的发展要求

    (一)教师技术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必须提高

    TPACK框架无论对教师还是对现有的教学系统来说,都属于创新性的尝试,并没有人能够肯定地说自己对TPACK框架是了解透彻的,这也注定了运用TPACK框架进行教学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技术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要有计划地进行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技术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与地理学科关系密切的信息技术,在后续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和同行进行切磋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方能提高TPACK水平,达到想要的效果。

    (二)强化整合技术的教学资源开发意识

    地理学科的特性注定了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复杂的,然而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也是现实存在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设计以及整合,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在TPACK框架的应用中,“拿来主义”的出现是致命的,TPACK框架的应用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只有适合个人的教学框架,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最强有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运用TPACK进行课堂教学以前,必须要对海量的教学资源进行严格的筛选,找出能用的,适合用的,再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其变为最适合的教学形式。当然,这也可以以教学小组为单位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集思广益,得出一个适用于该教研组的TPACK课堂教学方案,不断地扩充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標。

    (三)深入挖掘TPACK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融合点

    目前TPACK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偏向独立,这会让课堂的整体性下降,知识的连贯性也会出现问题,因此TPACK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程度很关键。因此教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从纵向和横向梳理知识点,努力挖掘更多的融合点,让TPACK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合,不再出现相互分离的情况,这也能增强知识的整体性,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五、 TPACK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TPACK架构中,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一项因素,在课堂中运用TPACK架构,要求教师要发散思维,将原有的静态教学与动态美学相结合,组成一套新的教学方法。这套教学方法能否合理地应用将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最终呈现效果。至于如何合理应用这套教学方法,那就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地理学科是紧贴生活的一门学科,那就意味着生活中的多变性会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完美呈现,教师要教好地理学课,就要求必须要最多变的情况做出最快速的反应。当然,学生群体本就是信息技术中成长的群体,因此他们所接受的信息量远超人们的想象,这就对了教师的知识储备有了新的挑战。

    TPACK的应用核心是将课堂的各个方面的环境进行整合,将知识内容、心理素质以及班级精神面貌进行有机结合,这要求班干部必须成为教师的小助手,要配合老师引领其他同学进入预先设定的动态教学环境。因此,在课堂开始前,教师有必要对班干部进行有目标的培训,这对于教师后期建设动态课堂环境极其有利。而这样的动态环境的建设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一举多得。

    六、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TPACK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都是可行的,而且在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这种模式还将变成主流模式,这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鑫,李清飞,李可可.TPACK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践探索,2019(1),81.

    [2]白婕,陈实,曾秀梅,胡秋云.中学地理教师TPACK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以“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4-6.

    作者简介:

    刘寅,江苏省仪征市,仪征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