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获得感的思考
刘睿 周金华
[摘? ? 要]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对自信、自立、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培养大学生满足这些心理需求的能力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这五项心理需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开展与之相应的思政教育工作有以下基本路径:“自信”重在“精心养成”,“自立”重在“强化意识”,“爱”重在“引导回归本质与推扩”,“尊重”重在“增强理性”,“自我实现”重在“激励坚持真我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需求;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08-0066-07
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获得感是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思想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化,体现了思政教育改革思路从国家和教育者的目标向教育对象目标的转向,构成新时期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着力点和目标愿景。本文基于大学生心理需求来探讨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获得感的路径。基本依据有二:其一,人的思想意识与心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在许多思想问题背后有复杂的心理因素”[1] 51-55,因而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必须以尊重学生的心理现状为出发点。其二,需要驱动规律。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构成其是否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人的心理世界具有主观性、非理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准确定位当前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是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提。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提出,人终其一生的任务就是超越自卑走向自信。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当人的生理、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将自动趋向对情感归属(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二人的观点得到学界许多人的认可,也与大多数人的经验和观察基本一致。另外,伴随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自由逐渐成为人们普遍欲求的价值目标,而自立是个人获得自由的前提,对于生活上大多尚依赖父母的大学生来说,自立也是其普遍心理欲求。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的生理、人身、财产安全等需求能够得到较好满足的情况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对自信的需求,对自立的需求,对爱的需求,对尊重的需求,对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反之,则可能引发大学生心理世界中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对其当下与未来的生活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同时,扭曲的人格也可能诱发各种反社会、反人性的行为。
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所带来的唯考试成绩至上的评价标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使当今很多大学生尚不具备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现实能力,因而迫切需要得到外界,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尊重大学生心理需求,着重培育大学生满足其心理需求的能力,这是当前推动思政教育供给侧内容改革、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必要途径。学界有不少人关注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契合问题,但很少有人在对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进行提炼与定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二者的结合路径。笔者将在下文中分别阐述大学生上述五项基本心理需求的具体内涵及表现,尝试重点指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培育大学生满足这些心理需求意识与能力的具体路径。基于自信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信的必然结果,因而文章将自信和自立合并在一起讨论,全文分为四个组成部分进行展开。
一、大学生对自信、自立的需求及其自信心、自立意识的培养
“自信心”接近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概念,即“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2] 191-215,是人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实现某一目标的信任状态。积极的自我评价,完全的自我接纳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是自信心的基本特征。任何正常心智的人都渴望获得自信,但相当部分大学生尚缺乏应对现实社会的成功体验,尚未完成自我认同和自立任务,这导致他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信心处于有待建构的状态。
自信心建立在个人对自己的现状、能力、特长、价值的了解、接纳和相信的基础上,个人通过主观努力实现自我认同和积累成功的体验是其自信心建构的前提条件,但外界对个人性格的认可,能力、成就和价值的肯定,发展的支持是其自信心构建的必要条件。自信心宛如一颗大树,其种子孕育在个体自身,但其正常生长必须依靠外界对其提供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等必要的营养元素,即重在“养成”。
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多个途径培育学生的自信心。首先,思政工作者应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的独特潜能、优点、成绩,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尽其所能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等。这是为学生自信心的发芽提供情感、态度和行动的支持。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直面人性的不完美、人生的曲折与挫折,逐步实现自我认同,并走向自我悦纳,自立自强。这是为学生自信心的生长提供认知论基础。最后,思政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从“四个自信”走向“个人自信”。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思政工作者可以借当前国民“四个自信”大大增强的契机巩固学生对自我的信心。
自立与自主、独立、自强是近义词,指个人能够仅依赖自己的力量独立生活,不为外界所动,自持自守、自我发展的一种状态。自立包括五个由低到高的阶段:生活自理—经济自立—情感独立—思想独立—自我实现。虽然人人渴求自立,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实中很多人止步于自立的半途之中。正常人一般都能很快完成自立的第一个阶段的任务,即实现生活自理;大部分人在成年后也能顺利迈向自立的第二阶段,即实现经济独立;但不少人终生难以跨越自立的后三个阶段,表现为情感不独立,思想不独立,自我实现不独立。譬如有些青年人过度依恋他人,将与他人的情感联系视为至高价值,以至于喜怒哀乐皆受他人,特别是容易受重要他人态度的影响,甚至决定,他人若不能满足其感情期待,个人就会极度痛苦,甚至失去控制,难以正常生活。思想不独立的具体表现为个人缺乏独立思维的能力,其判断、见解和观念受权威、社会偏见、某一特定他者,即外界的力量所决定。思想独立对个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至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指出,所谓启蒙的格言就是“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智”,挣脱因懒惰或怯懦所导致的受监护的状态(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走向独立[3]。自我实现是个人独立的最高阶段,不能自我实现表现为事业追求与发展中不能自我规划、自我決定,缺乏自我成就的决心和现实力量。
当今时代,除了极少数身患重疾者,任何正常人都具有走向彻底自立的可能性,但人又皆有惰性和脆弱性,意志容易松弛并沉溺于依赖外界的舒适和安逸之中。因而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强化青年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将自食其力作为未来生存的底线;树立对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负责的意识;确立非经理性反思和实践检验不视任何外来观点为真的思维原则;勇于面对和发展真实的自我,独立决策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力更生追求自己的梦想等。
二、大学生对爱的需求及其爱的能力的培养
人皆有对情感归属的需求,这是人与无机物和低等生物机器区分的根本标志,爱的需求的正当满足构成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青年大学生受其身心发展阶段所决定,大都欲求爱他人,更欲求获得他人的爱。但爱在本质上是一种依赖后天长期教化才能养成的能力,只有具有爱的能力的人才既能给他人带来爱,又能获得他人的爱,从而幸福自己,又幸福他人。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普遍存在对爱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或方法不当的问题。因爱的能力的欠缺引发的大学生安全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大学生因失恋或与朋友的纠纷而丧失理性,最终采取伤害自己和他人,甚至毁灭生命的行为。
思政工作者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有意识培育学生爱的能力,这可以总称为爱的教育。正常人一般都具有爱的本能与意识,当前妨碍个人爱的能力养成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对真爱的内涵缺乏正确把握,因而阐明爱的本质的认知教育是爱的教育的前提。由于人皆有自我服务的倾向,很容易将爱理解为索取和占有。关于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一直是思想界、文艺界想要探讨和表达的主题。思政工作者可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人类思想史中关于爱的界定的经典观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把握真爱的本质。如我国儒家思想认为,爱之则必欲利之。《圣经》强调爱是忍耐,恩慈,不轻易发怒,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事,不求已益处,不计算人恶,不喜欢不义,凡事包容,只喜欢真理,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心存圣洁,胸怀坦白,饥渴慕义,相互信赖,不可虚假,没有惧怕等。马克思对爱也有过明确论述:“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去换取爱,用信任去换取信任。”[4]弗洛姆在其专著《爱的艺术》中提出,爱是人为了克服分离的焦慮与外界的融合;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的基本因素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5]。以上关于爱的经典论述虽然侧重点各异,但都强调了爱的本质特征,即爱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即给予和奉献;一个人只有付出爱才能得到爱。同时,爱还具体表现为关心、尊重、责任、理解、谦卑、信任、垂范、包容、公正、交互性等。
爱的教育以“如何爱人”作为基础内容,爱人可以分为自爱和他爱,明晰自爱和他爱的辩证关系是爱的教育的关键。所谓自爱,简而言之就是认可、关心自己的身心、荣誉,珍惜自我,促进自身的利益和幸福。自爱在爱人的体系中位于第一位置,在时间上先于他爱发生,在逻辑上是他爱的基础,一个人唯有懂得自爱,才能爱人,唯有懂得爱人,才能使人爱己。因而爱的情感遵守这样的顺序:自爱→爱人→使人爱己。我国儒家思想对此有过专门论述。孟子曾指出:“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利益,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以,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上》)。在孟子看来,珍惜自我就是不自暴自弃,能够按照“仁—义—礼”的道理行事;只有自爱者,才能与之进行正常的交流与共事。《荀子·子道》对自爱的起点作用做出明确阐述:“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自爱是爱的起点,这符合人的自然性情,但自爱并不等同于狭隘的自我主义,后者只关心自己。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人皆离不开他人和社会而存在。而人唯有对他人付出爱,才能得到他人的爱。因而一个真正懂得自爱的人必然会从自爱推扩到他爱。他爱的对象是身边的人,包括恋人、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事等,但他爱也包括爱陌生人,其最高境界是爱整个人类。
爱的教育不仅包括如何爱人的教育,还应该推己及物,延伸到爱集体、爱祖国,爱地球的教育等,这些是个人获得更广阔和更深层次归属感的必要条件,构成爱的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政工作者应该向大学生阐明爱集体、爱祖国、爱地球的必要性与各自的基本内涵与具体要求。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旋律。尽管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具有爱国主义情感,但不少人并不懂得理性爱国的科学内涵:一些人将爱国误解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将排外,甚至采取打砸抢手段排斥外国货物视为爱国精神;一些人将爱国曲解为勇于批判社会、批判党,甚至敢于和政府公然对抗。因而思政工作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爱国,使大学生将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民族团结,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为祖国的物质文化繁荣作贡献等视为爱国的基本要求。另外,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社会大众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的基础上,而在当今世界,由于人对自然无节制的开发和征服,人与自然的关系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所以当下爱地球的教育也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养成珍惜自然资源、珍爱地球万物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总之,阐明爱的内涵是爱的教育的前提,思政工作者应该引导青年大学生在行动上回归爱的本质,即主动付出,对他人付出关心、理解、尊重、体谅、成全、包容等;同时引导学生在行为上从自爱推扩到他爱,从爱人走向爱集体、爱祖国、爱世界、爱地球。
三、学生对尊重的需求及其尊重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尊重是人内在的基本需求。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以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契约化为基础的、以相互尊重伦理为基础的经济形式,这一经济形式强化了人对尊重的需求。90后和00后的高校大学生受其生长的时代背景和身心发展的特征影响,对尊重更是有着十分强烈的渴求,据研究家庭教育的工作者发现,00后出生的青少年学生如果被父母打,很多会选择还手。然而尊重是一种获得性能力,个人唯有懂得何谓尊重,以及该如何尊重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获得尊重。尊重能力的养成需要制度、教育、文化等多个途径来塑造和教化。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尊重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并不具备尊重的科学观念与能力。
高校思政教育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尊重能力的培养。尊重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思政工作者首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对“尊重”这一概念科学内涵的思考,这是尊重教育的前提。尊重是一个蕴含着评价、规范、指引意义的道德语词,代表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情感、态度与行为的回应,内含“注意”“遵从”“积极评价”“适宜的行为举止”等环节。所谓“注意”,即重视并严肃对待某个对象,要求主体对客体认真地关注,全面地认识,适当地考虑,与漠视、偏见、歧视等对待方式相对。所谓“遵从”,即谦卑地对待被认为值得尊重的对象,要求主体自我中心的关切让位于对客体的考量,与自大、傲慢和反抗等对待方式相对。所谓“积极评价”,即认可对象的内在价值、重要意义或庄严性、优越性,伴随着惊奇、钦佩、赞赏和敬重的态度,与之相对的是把某种事物看作毫无价值或无关紧要的,采取诸如轻蔑、藐视、贬低等态度。所谓“适宜的行为举止”,即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与对象发生联系,在行为方面保持约束、敬畏、距离和节制,使对象得到恰当的对待,与干涉、侵犯、践踏和侮辱等对待方式相对[6]。
思政工作者还应着重阐明自尊和他尊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培养学生自我珍重和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这是尊重教育的核心内容。自我尊重简而言之是对体现于自身中的人性的认可和爱护,包括对自己的身体、个性、能力、价值等的接纳和珍视,对自己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严的捍卫,对自己的道德尊严的努力提升等。一个具有正常自尊感的人将十分珍惜自己的名誉和气节,行为端庄、举止得体,不会放纵自己沉溺于动物性的肉体欲望;具有稳定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不会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也不会对他人阿谀奉承、卑躬屈膝。但自尊有一个度的范围,其下限是自卑,其上限是自负。过于敏感、超出界限的自尊可能导致人走向自我、自大、狂热、敏感、偏执。比如大学校园内的一些自杀、恶性暴力事件,就是由扭曲的自尊观念和行为而引起。
人唯自我尊重、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相互尊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人际交往的限制性原则。相互尊重包含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尊重彼此的人格和合法权利是底线;尊重彼此的自主性、独特性(独特的境遇、个性、需求、感受、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劳动贡献与发展是相互尊重的高级要求;尊重彼此作为人本身的至高价值,将彼此视为目的而非手段是相互尊重的最高境界。相互尊重与相互关爱相互区别又相互促進,但相互尊重是相互关爱的前提,思政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在尊重他人的人格、意愿、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关爱他人。
尊重教育的核心是关于尊重的人的教育,但却不仅限于人。强化大学生对规则、法律和自然规律尊重的意识和习惯,这是尊重教育必要的延伸,在当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永恒的生存境遇,社会规则和法律是保障具有不同利益诉求个体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存的形式体系。个人对规则和法律的尊重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利益的认可与维护,属于相互尊重的范畴。尽管我国当下已经推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但由于受2000多年专制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多人依然受人治思维影响,缺乏对规则和法律的敬畏意识。另外,当前中国不少民众对西方教育和文化中所倡导的自由和个性存在着片面理解和盲目推崇的趋势,导致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过分溺爱和放纵子女的现象,忽略了对子女的规则意识的培养。据研究,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规则意识,在学习、考试中轻易践踏学校反复强调的规则,也不愿承受违规行为所导致的惩罚[7]。如有些学校少数学生因考试舞弊、论文质量低劣导致不能正常毕业,其试图用乞求、耍赖、行贿等方法规避后果,甚至以自杀相威胁。因而思政工作者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大学生对规则和法律的敬畏意识,这是获得外界尊重的必要条件。最后,自然界也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与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的规则意识的延伸,是维持人与自然和谐乃至全人类整体利益的基础。破坏自然规律的行为总是会遭人鄙视,甚至可能受到法律惩罚,因而尊重自然规律的教育是构成大学生的尊重教育的应有组成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自我珍重,还是尊重他人,无论是尊重规则、法律,还是尊重自然规律,其践行都依赖个体运用理性力量来克制自己当下的冲动、情绪与欲望,捍卫自己和他人的人性尊严,并按照理性原则和自然法则来行事,因而思政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大学生理性的力量,这是提升大学生尊重意识和获取尊重能力的关键。
四、大学生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及其能力培养
人本主义教育学坚持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教育者成长为他自己,“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8]。人皆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但自我实现需要社会提供支撑性条件,特别是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制度环境,也需要个人具有坚持真我的勇气,还需要个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现实中有很多因素,如生活的压力,社会偏见与习俗的束缚、不公平的制度、意外的打击等都可能诱惑或压制个人背离、放弃真我,泯灭自身的创造性,最后走向复制他人生活、千人一面的道路。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实现能力,思政工作者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鼓励学生勇于坚持和发展真我。其次,思政工作者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比较重要的有:其一,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把握时代局势和顺应时代潮流的能力。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者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他们思想开阔,具有帮助全人类的真正愿望”[9],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直接号召青年大学生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思政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突破狭隘的自我思维模式,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需求,把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投身于社会发展洪流,在为人类和社会作贡献过程中去实现自我。其二,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法律、道德和心理等综合素质。良好的政治与法律素质,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关心政治,特别是关心国家大政方针、路线和基本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其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需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前提,思政教育当下的主要任务是从自我实现的角度调动学生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驱力。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个人成长、成才和幸福也具有决定性意义。思政教育应该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勇敢、智慧、节制、谨慎、正直、果断等德性的培养。思政工作者还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调控情绪的能力,和他人共情的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阳光开朗的性情。最后,思政工作者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科学思维方式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逻辑思维、实证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表达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创造能力等。
五、结语
以上五项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可以统摄思政教育其他许多内容,思修课堂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学生工作应该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主渠道,但也可以将之贯穿于其他思政课、乃至所有学科的教育,包括心理咨询室、校园文化建设等广义的思政教育工作环节之中。其中,自信重在“精心养成”,自立重在“强化意识”,爱重在“回归本质与推扩”,尊重重在“增强理性”,“自我实现”重在“激励坚持真我及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个人的心理需求具有主观性、差异性,个人自信心、自立意识、爱的能力、尊重的能力、自我实现的能力的养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到原生家庭、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这一情况增加了高校思政工作的难度。值得强调的有两点:其一,身教胜于言传,思政工作者本人的率先垂范具有重要的感染和吸引作用。其二,人的心理世界具有非理性的特征,属于情感、价值的范畴,因而认知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我们要培养学生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意识、能力,必须勇于探索和运用其他能觸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情感的非知识讲解的思政教育方式,比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音像教学、展示教学、体验教学等。
[参考文献]
[1]? 郑涌,等.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1).
[2]? Albert Bandur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2).
[3]?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6]? 周治华.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D].上海:复旦大学,2007.
[7]? 贾新华.当代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与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8]? 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9]?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利林]
Thoughts on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Rui, ZHOU Jinhua
Abstract: There is a general demand for self-confidence, self-reliance, love, respect, and self-actua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meet these psychological need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sen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se fiv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rich connotations, and the following basic paths for carrying out correspon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Confidence" focuses on "carefully developed", "Independence"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consciousness", and "Love" focuses on In "Guiding Return to Essence and Expansion", "Respect" focuses on "Enhancing Reason", and "Self Realization" focuses on "Inspiring to adhere to the true self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nee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nk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