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徐祯霞 徐壮飞

    摘要:由于新冠的爆发,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与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无疑更难找到工作,毕业后将面临失业的可能。面对毕业季的重重压力,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加重了毕业生的“毕业综合症”,面对全新的“云招聘”模式以及全新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毕业生的应聘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创新创业计划都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和影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需从师资队伍组建、课程体系搭建、指导模式创新以及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实现全新探索才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3-0067-02

    大学生就业工作本就是经济社会关注的重点工作,“稳就业”更是“六稳”工作之首,放在我国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时值毕业生就业季,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和阻力,并且这种影响是滞后且持续的。即使疫情得到控制,此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对学生就业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1.1 新冠肺炎疫情下毕业生压力重重,“毕业生综合症”加剧

    (1)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多是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学生就业大多来源于校企合作单位和订单培养,就业渠道相对单一,就业面相对较窄,高职毕业生专业学习不精,专业基础薄弱,造成就业竞争能力相对较低;(2)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专升本考试时间延后、原本确定春季征兵季取消、部分学生出国计划被打乱,加之疫情防控期间人际交往减少,出现情绪不稳定,学生出现“慢就业”;(3)以往的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求职心理教育内容一直得不到重视,使得学生在面对就业困境时,缺乏心理自我调适技能,不能恰当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无法走出自身心理困境,诸多因素的叠加,无疑加剧了毕业生的“毕业生综合症”。

    1.2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云招聘”,应聘技能面临新挑战

    “金三银四”的招聘季在疫情影响下化身为“云招聘”。教育部更是实施了“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以下简称“24365校园招聘服务”),帮助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方面也由于疫情,为了减少接触,多通过电子简历和网上面试交流的方式了解应聘者,而这种招聘方式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更为有利,对于毫无社会经验和应聘技能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更是毫无优势。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指导课堂上学习的求职技巧、应聘技能等不能适应新的招聘形式需要,找工作时屡屡碰壁。这种从线下到线上的“云招聘”模式虽是非常时期下的非常之举,但必将成为一种常态,学生的应聘技能面临新挑战。

    1.3新冠肺炎疫情下新兴职业的兴起,专业技能储备不足

    疫情情况下催生了许多新兴职业和新兴领域,3月初,中央有关部门发布了16种新职业。这些新型职业主要集中于现代服务业与新兴技术革新产业。面对新型职业对人才的全新需求,由于高职院校在课程以及专业设置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专业技能无法满足新兴业态和新生的人力市场的需求,出现“供需不匹配”的现象。面对新兴职业的出现,毕业生的专业竞争,更是转变为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竞争,在专业竞争不占优势的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之前的学习基础薄弱,同时也存在核心竞争力不强,无法适应新生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

    1.4 新冠肺炎疫情下,创新创业工作面临突出困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生由于不能返校,各学校的课程都采取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多为单一的线上讲说,师生互动少,对于创新创业这样灵活多变,需要实时更新教学内容的科目,学生无法接受科学有效的指导;经济形势整体不利,各行各业需求锐减,毕业生创业途径、创业平台明显减少;加之疫情防控大局,许多创新创业大赛延后,学生缺少展示自我的平台,项目融资方面也存在种种困难,在困难重重的就业创业形势下,毕业生创新创业的内部驱动力明显减弱,缺乏创业意向[1]。

    2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对策分析

    2.1 建立更加优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涉及诸多方面,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就业指导教师能解决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应从多方面入手,除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外,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让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教师、相关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企业人员参与其中。毕业生在疫情形势下,许多就业计划被迫发生改变,有的暂缓就业、有的改变原有就业岗位、行业,有的改变就业地区,这些变化无疑给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加重了心理负担。各高职院校应该利用好网络平台,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依托心理健康中心,组建专业化的心理辅导队伍,开展线上一对一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2.2 完善“互联网+”模式下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云招聘”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部分主要的招聘模式,这种招聘方式较传统意义上的招聘存在多方面的优越性,以后也必将成为常态。(1)就业课程内容方面应加强在学生网络招聘信息的搜寻获取能力、熟练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2)就业指导课需增加就业心理指导课程的内容,将职场压力管理相关课程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将以往忽视的就业心理调适课程归入到既定的课程计划中,甚至可以專门开设一门课程,由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进行讲授,给予学生专业的心理指导。(3)由于疫情,就业指导课程完全转为线上模式,发挥好自媒体平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利用好腾讯会议、钉钉等线上课堂模式,增加课程的互动性,改变以往就业指导课中,以教师讲为主,填鸭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升教学的模式。(4)利用“云链接”模式加强与校友企业的联系,促使校友企业为母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2]。

    2.3 建立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1)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许多新职业,在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就业指导工作在引导学生就业方面将起到关键作用。就业指导能够促使大学生结合自身专长与优势合理定位、理性择业。面对全新的就业形势,不断更新的市场人才需求,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专业发展无法紧跟全新的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才能抓住机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而顺利就业、实现自我价值。(2)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做好学生离校后就业跟踪打卡工作,发挥好移动终端,相关APP的打卡签到、调研功能,实时了解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建立“一人一策”的就业跟踪档案,定期进行数据导出分析,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帮扶。(3)在市场用人需求不断变化、对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不断面对的新问题,才能确实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2.4 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注重社会创业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为社会及城市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同时也带来相应的创业契机。(1)创新创业教育应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利用好网络课程资源,发挥好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的作用,打破创新创业教育的时空性,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2)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增加危机管理、国家及政府政策解读等内容,以及最新的创新热点等知识的介绍。(3)高校以往的创业教育多注重于商业创业教育,忽视社会创业教育,然而社会服务是高校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之一,在疫情背景环境下高校的社会责任更为突出。社会创业教育更加注重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在就业指导工作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寻求全新的创新创业路径;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引入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用创业思维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创业能力,开发创业项目[3]。

    3 结语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环境,我们高职院校毕业生应首先树立职业自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与本科和研究生共同竞争要认清自身优势,发挥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从而实现准确职业定位;其次,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珍惜每一次求职面试的机会,先得到一份工作,然后再选择一份工作;最后,继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在日常的专业学习中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岳昌君.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N].中国青年报,2020-03-09(8).

    [2]陶书中,黄君录,王佳利.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 41-43.

    [3]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责编:杨梅)

    *基金項目: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冠病毒疫情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影响与实践研究”(20SVE137)

    作者简介:徐祯霞(1987—),女,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