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20条背景下中职化工安全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践

    牛亚杰

    摘? 要 对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工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利与弊及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进行综述,并以“泵检修前的能源隔断”为主题,进行中职化工安全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中职;互联网+职业教育;化工安全;信息化教学;微课;PDCA理论;实训教学;云班课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3-0085-03

    1 前言

    化工安全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理实一体课程,其中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在化工装置上或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操作演示与练习,如粉尘爆炸实验、现场急救、空气呼吸器的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火灾/泄漏的应急处理、受限/高空作业和能源隔断等。由于实训装置操作流程较为复杂,数目有限且操作要求繁多,并且在以往的课堂授课中,多数教师仍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缺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因而较难达到预期的三维教学目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不断升级,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传统劳动力,随之而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强调职业教育具有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并提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发展要求[1]。因此,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育形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2 信息技术应用在中职化工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利与弊

    信息技术应用在中职化工安全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信息化职业教育,如构建智慧教室、开发网络学习平台等,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注重结合信息技术,如微课[2]、云班课[3]、虚拟仿真[4]等。在中职化工安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借助电子白板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实现传统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将教学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直接在白板上操作,如标注教学重点、随时书写补充、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化工设备简图和工艺流程简图等,大大提高师生、生生互动频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课展示操作要点,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加深理解记忆。此外,虚拟仿真(VR)可以给学生提供反复练习操作的机会,解决现有化工安全实训装置数目有限和操作费时等问题,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牢固掌握安全操作的基本技能[5]。

    信息技术应用在中职化工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劣势? 目前,由于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認识存在误区,片面认为在化工安全课堂中多使用信息化手段就能提高课堂效率,造成盲目使用信息技术。如两课时的教学,教师借助云班课开展的花样翻新的小游戏、头脑风暴等活动占据时间较长,讲解时间较少,过于注重取悦学生的视听,活跃课堂氛围,却忽视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思考,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此外,由于中职化工专业学生自主性、自控力相对较弱,易受外界诱惑,无法使用手机正确开展搜索、使用信息和探究、交流问题,使得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难以兼得[6]。

    信息技术应用在中职化工安全课程教学中存在天然的优势,但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职化工专业教师,应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设计及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推进中职化工安全教育信息化工作。

    3 中职化工安全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1]。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要被淘汰,教师应做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自主研究,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如微助教、云班课、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助手,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突破教学重难点? 解决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前提,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有效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职化工安全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通常是以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重难点为核心,通过设计教学场景、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课堂环境,打造活力课堂的同时逐一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进而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7]。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面对当今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职业教育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计划组织和分析判断等综合职业素养。PDCA理论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模型,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8]。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融入PDCA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4 中职化工安全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

    “泵检修前的能源隔断”是化工安全实训项目中的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记忆操作步骤且容易遗忘,动手练习时间不够充裕,较难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操作。因此,笔者以该课题为例,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点,阐述化工安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职化工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反感枯燥无味的原理知识,对实训课程学习兴趣浓厚。虽然他们已经学过能源隔断的理论知识,但水平参差不齐,在操作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存在许多盲区。传统的授课模式已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实训教学的质量。此外,“化工安全与清洁生产”课程知识点多、内容繁杂,没有很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容易实现,为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总体教学目标要求,并结合学情和岗位工作要求,分析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述能源隔断的基本流程;复述泵检修前能源隔断的基本步骤。

    技能目标:能规范完成泵检修前的能源隔断。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增强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技巧;通过操作练习,培养规范操作的习惯,增强化工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其中,教学重点为泵检修前能源隔断的流程制定和操作;教学难点为检修相关管路系统的导料和清洗。

    教学策略? 建立学习小组,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初步制定泵检修前能源隔断的流程,同时借助3D软件进行检验、修改,确定操作流程,解决教学重点。通过课前独立学习操作视频,了解相关的设备操作方法;通过实训操作的现场投屏,聚焦、放大操作要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立足点,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1)课前学习。课前,学生登录移动学习平台云班课观看视频,包括阀门锁具的使用、电气锁具的使用、快速软管的连接、“8”字盲板的使用。自主学习,记录各项操作步骤并上传至学习平台,小组长收集反馈组员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根据任务反馈和“优+中+差”组合原则建立学习小组,并依据实际工作情景设置组内角色:操作班长(一名)、安全员(一名)、操作工(三名)。

    2)课中学习。新课导入时,学生通过选词填空游戏复习上节课内容:泵检修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点出泵检修前实施能源隔断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出本节课主题。

    任务一:制订泵检修前的能源隔断方案。

    【初定方案】根据任务情境,小组讨论,以贴卡片的形式将七项预防措施进行排序并借助白板展示,初定泵检修前的能源隔断方案。

    【确定方案】讨论结束后,学生借助能源隔断3D软件(每人一台计算机)模拟演练,验证、修改,调整排序,确定方案。

    教师借助能源隔断装置轴测图讲解能源隔断的具体操作步骤,学生完成任务单中的流程设定和工具准备内容。

    最后,根据学生课前预学中存在的疑惑,教师逐一答疑解惑,再次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任务二:实施泵检修前的能源隔断操作。

    操作前,教师强调操作要求,各组长签字确认。

    【示范讲解】教师加入第一组,担任班长角色,示范讲解能源隔断的各项操作步骤,同时将现场操作投屏;第二组和第三组在教室通过大屏幕观看操作过程,记录操作要点。第二组和第三组两位小组长总结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点评、总结操作注意事项。

    【实战演练】以“设备检修许可证”为载体,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在装置1和装置2上展开操作。当两个小组同时操作时,第一组成员旁观,学习或纠错,并根据任务评价表进行评分,对于失分环节以照片或视频形式记录;教师巡视指导、点评。操作结束后,各组安全员、第一组成员依次点评小组操作,教师补充并总结。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活动内容,学生自主思考,总结概述泵检修前能源隔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课后拓展。课后,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书面作业和视频作业。学生完成泵检修前的能源隔断实训报告与小结,并通过学习平台与教师、组员线上交流,巩固课上所学;观看有关动火作业的视频,结合教材完成相应的练习,掌握动火作业的定义和类别,为下次课学习做准备。

    教学效果? 通过课前探究独立完成预学任务单,将教学延伸至课堂外,增强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学效率;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方案制订,同时借助3D仿真软件熟记操作步骤,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机械记忆操作流程的不足,加深理解记忆,有效解决教学重点;通过现场投屏,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人演示、全体围观”“视线不清”等不足,从整体到细节,层层深入,再次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5 结语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培养化工行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中职化工专业教师应主动学习最前沿、最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特点,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避免陷入信息化教学误区。在中职化工安全课程中,信息化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推进中职化工安全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韩锡斌,陈明选.互联网+教育:迈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学习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27-31.

    [2]纪春晓,张彬.微课程在提升中职教学效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4):37-39.

    [3]杨艳雯,王小根,陶鑫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与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106-109.

    [4]彭茜.仿真虚拟实训系统在中职教学过程作用的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5]刘银凤.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利与弊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2):146-148.

    [6]姜丽萍.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误区与对策:由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作品谈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5-7,26.

    [7]袁硕.信息化教学手段下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J].才智,2020(15):97.

    [8]蔡昆,卞迎河.基于PDCA理论的高职工商管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