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场“午睡骗局”引发的思考
孙莉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保教结合”也是我们一直以来遵循的理念。而近期发生的一起家长投诉事件,让我们意识到我园在保教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了在提升保育老师专业素养方面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天上午,几位大一班孩子的家长神情严肃地来到我办公室。他们是不同孩子的家长,其中有妈妈,有爸爸,还有奶奶,看来是约好了一起来的。他们情绪很激动,你一言我一语,说班上的保育老师为了让孩子午睡时能睡着,居然在孩子脑门上抹“无比滴”(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的药物,每个班都有配备)。其中一个孩子的爸爸还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孩子在家时和妈妈的对话录音。录音中,妈妈问:“在幼儿园睡不着怎么办?”孩子答:“老师就给我们在脑门上抹无比滴。”妈妈又问:“老师给你抹过吗?”孩子答:“抹过的。”……其他家长也言之凿凿,说自己家的孩子也是这么说的。
听到家长的投诉,我十分震惊,也非常疑惑。被投诉的张老师是一位工作多年的保育老师,平时对孩子有爱心、有耐心,工作也一直认真踏实,怎么会做这样的事?会不会有什么误会?还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我告诉家长们:听到这样的事情我也很震惊,但凭我日常对这位老师的了解,应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需要先了解情况,一定会尽快给家长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立刻找张老师了解情况,张老师说:“是有这么回事,但我没有真的抹,是骗骗孩子们的,这是为了孩子们好!”我问:“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都说被抹过,而且说法非常一致?”面对我的质疑,张老师向我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善意的谎言
原来,张老师发现近期孩子们午睡时比较兴奋,不少孩子睡得不好,有的入睡很迟,有的醒得特别早,还有几个孩子一直睡不着,影响别的孩子。张老师多次提醒,个别干预,都没有用。眼看天气转凉,这些孩子睡觉时动来动去,被子盖不好,很容易着凉,这让张老师感到很头疼。
一天午睡时,有一个孩子告诉张老师自己脑门上有个蚊子包,很痒,请张老师帮他抹一下无比滴。抹完后,张老师提醒他:“脑门上抹过无比滴了,你要闭好眼睛,不然无比滴的气味很重,会熏疼眼睛的。”这个孩子闻言就乖乖闭上眼睛没敢睁开,很快便睡着了。这个孩子一直以来都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这一天那么快就睡着了,张老师很为他高兴,等他起床的时候还表扬了他:“你看,你是能睡着的,只要闭着眼睛不睜开就可以了。”这个孩子自己也很开心。
第二天午睡时,这个孩子又睡不着,张老师多次提醒他闭上眼睛,可他就是坚持不住,时不时地会睁开眼睛。张老师忽然想到了前一天的情形,于是“灵机一动”,对他说:“那老师给你脑门上抹点无比滴吧,像昨天一样,抹过无比滴后眼睛不能睁开,不然会熏疼眼睛的。”张老师知道无比滴是药,不能随便抹,刚好那一天气温有点低,她的手凉凉的,于是她用手在孩子额头上摸了几下,并告知孩子已经抹过了。孩子真的以为抹过了,便和前一天一样乖乖地闭上眼睛没敢再睁开,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张老师很高兴,觉得这个办法真管用,便决定让其他午睡情况不好的孩子也试试。
第三天午睡时间,张老师提醒全班孩子说:“你们都要好好睡觉,如果睡不着,老师会在你们的脑门上抹无比滴,抹过无比滴后眼睛不能睁开,如果睁开,眼睛会被熏疼的。”半小时后,大多数孩子都睡着了,张老师故技重施,用凉凉的手摸了几个尚未入睡的孩子的脑门,让他们以为在给他们抹无比滴,并提醒他们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个孩子睡着了,最后仅剩两个孩子没睡着,但他们都闭着眼睛没有乱动,张老师欣慰极了。
这个用凉手摸脑门的“招术”仅用了两天,就被一个机灵的孩子识破了。他在张老师提醒大家要好好睡觉时大声说:“老师没有抹无比滴,只是用手摸了几下,我看到老师手上没有拿无比滴。”好几个孩子闻言笑出声来。张老师不慌不忙地说:“老师手上是有无比滴的,拿在手心里你们看不见。”那个孩子也不示弱,继续说:“那为什么抹过之后,我的脑门上没有水?我摸过了。”张老师暗暗吃了一惊,但很快强作镇定:“因为老师抹得很少,很快就干了,所以你没有摸出来。”那个孩子似乎被说服了,没有继续质疑。张老师却暗暗地想:现在的孩子太机灵了,真不好骗,看来要抹得“真”一点才能骗过他们。于是她又“灵机一动”,调整了方法:手上拿着无比滴的瓶子,手指蘸点清水,再去摸孩子的脑门。有点凉,有点湿,像真的一样,“招术”升级后果然骗过了孩子。
可是,新“招术”仅使用了三天,张老师就遭到了投诉。起因是班里有个孩子晚上睡不着,就对妈妈说,在他脑门上抹点无比滴,他就能睡着了。妈妈很警觉,追问了原因,孩子便将午睡时张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全部说了出来,还说班里的谁谁谁也被抹了。妈妈立刻联系了这几个孩子的家长,这几位家长也询问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说的居然是一样的。接着,这几位家长又询问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家长,结果发现孩子们说的都是一样的。家长们很气愤,认为无比滴是药,张老师怎么能随便给孩子抹呢!于是,家长们决定用录音的形式收集相关证据,到幼儿园讨说法。
真相的澄清
听完张老师的自述,我又进行了核实,确定张老师没有真的给孩子抹无比滴,我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同时批评了张老师,严肃地指出这样做是不对的,不但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午睡问题,而且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张老师这时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
那么,怎样向家长解释和澄清事实呢?分析之后,我觉得目前的形势对张老师很不利,因为张老师之前提醒全班孩子以及“逼真的动作”让孩子们口径一致,也让家长们深信其真的采用了“随意给孩子抹无比滴”这种有违师德的极端方式。此时,张老师也很后悔:为什么当初要骗孩子,还演得那么逼真呢?
第二天,我约谈了那几位来投诉的家长,发现果真如预想的一样,无论张老师怎样解释,家长都听不进去,根本不相信她没有给睡不着的孩子抹过无比滴,认为孩子们说得那么一致,一定是真的。后来,我只能借助幼儿园的监控视频回放,还原了那几天午睡的情形,澄清了真相。家长们这才相信,气氛也缓和了许多。最后,家长们表示,张老师平时的工作还是尽心尽责的,孩子们也都比较喜欢张老师,所以家长们选择原谅张老师。我也松了一口气:好在监控视频能还原事实,也好在张老师平时工作认真负责有目共睹。
虽然家长投诉的问题解决了,但这件事显然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张老师还需要向孩子澄清真相并认错。
当天下午,我请大一班的主班老师李老师和张老师一起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谈话教育活动。李老师首先请孩子们说说之前午睡时张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帮助大家睡着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用“在脑门上抹无比滴”的方法。紧接着,李老师问孩子们:“张老师给睡不着的孩子在脑门上抹无比滴,这样做对吗?”这时,孩子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的说,这个方法好,因为“抹了就能闭上眼睛睡着了”;有的说,这个方法不好,因为“抹了无比滴,如果眼睛不小心睁开,会疼的”;还有的说,“我妈妈说,睡不着也不能抹无比滴,这是药,不能乱抹”。
李老师及时肯定了一些孩子的说法:“无比滴是一种有止痒作用的药,是不能乱抹的,乱抹对身体不好。”听了这话,有几个孩子开始着急了,纷纷说着“张老师给我抹了”“张老师也给我抹了”……他们脸上的表情也变得紧张起来。李老师接着说:“你们不要紧张,张老师也知道药是不能乱抹的,她其实没有真的给你们抹无比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张老师来告诉你们吧。”
接下来,张老师向孩子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张老师讲完后,李老师又将一段监控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了解张老师是怎么假假地给几个孩子抹无比滴的。看完后,一个孩子大声说:“我上次就发现张老师是骗我们的,张老师还说不是呢!”说完,他就笑了起来,很多孩子也跟着笑了。孩子们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
李老师接着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这次,孩子们的意见比较统一,大家都说骗人是不对的。李老师问为什么骗人不对,孩子们毕竟上大班了,他们结合平时教师和父母对他们的教育,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有的说:“不说真话,骗人,就是不诚实,是不好的。”有的说:“老说假话,别人就不喜欢和你玩了。”有的说:“如果骗人,别人就不会相信你说的话了。”还有的说:“骗人玩也不行,说真话的时候就没人相信你了,像《狼来了》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开始是骗人玩的,后来狼真的来了,别人不相信他了,结果羊全部被吃了,所以不能騙人。”这个孩子说得很完整,得到了其他孩子的认可,大家频频点头。
李老师继续引导:“当张老师说要给你们抹无比滴时,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次,一个午睡习惯一直很好的女孩最先举手,她说:“我心里很害怕,害怕老师会给我抹。”“可你睡觉一直很好,为什么害怕呢?”李老师问。女孩说:“我怕我那天睡不着,被老师看出来,就要给我抹。还好我没有被抹过。”另一个孩子说:“老师给我抹的时候,我很紧张,不敢睁开眼睛,担心无比滴会熏疼眼睛。”还有一个孩子说:“我脸上有蚊子包都不敢抹无比滴了,害怕熏疼眼睛。”其他孩子闻言都笑了起来。
李老师总结说:“你们说的都很对,骗人是不好的行为,会让别人不相信你,当你说真话时,别人也会以为是假话,不再相信你。张老师这次虽然是为了你们好,想让你们好好睡午觉,但骗人也是不对的,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去骗人。张老师也觉得自己做错了,她想向你们道歉。”
李老师说完后,孩子们都非常认同,用力地点头。接下来,张老师诚恳地向孩子们道了歉,她说:“这次骗你们说给你们抹无比滴的事情,我做错了,让你们紧张、害怕了,我向你们道歉,说声对不起!虽然我是真的很着急,怕你们午觉睡不好,影响你们的健康,才用了这种方法,但是骗人就是不对的,所以我以后会用其他正确的方法来帮助你们好好午睡的。希望小朋友们这次能原谅我,和以前一样相信我,爱我,我改正了错误后还会是个好老师,我也会像以前一样爱你们!同时,我的这件事也提醒了小朋友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去骗别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喜爱。”孩子们都给张老师鼓掌,张老师脸上满是歉疚和感动。
聊聊午睡那件事
事件真相澄清了,关于“骗人对不对”的问题,教师也专门组织孩子进行了讨论,然而这次事件的起因是张老师担忧孩子们的午睡问题,希望改善孩子们午睡的情况。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得到解决。于是,李老师又继续引导孩子们讨论:“你们知道幼儿园小朋友为什么要午睡吗?”
孩子们踊跃地说了自己对午睡的认识:“睡午觉可以长个子”“可以让我们休息得更好”“上午太累了,睡个午觉很舒服”“不睡午觉,下午会没有精神”……看来大班孩子对午睡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的。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后接着问:“你认为你自己午觉睡得好吗?有什么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只有几个孩子举手,多数孩子沉默不语,李老师调整了策略:“这样吧,你们先和旁边的同伴说一说,交流一下,等会儿再告诉大家。”这下,孩子们活跃起来了,和同伴互相交流着自己的午睡情况。有的孩子和同伴说了自己多次假装睡着的事,两人都会心地笑了起来。李老师也蹲下倾听,以鼓励孩子们积极交流。
同伴交流之后,李老师再请孩子们在集体面前说说对自己午睡的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总的来说,孩子们对自己午睡情况的评价还是比较好的,认为自己午睡情况不好的几个孩子说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睡不着”。李老师接着问:“你为什么会睡不着?”这几个孩子说:“我睡不着,能听到老师走来走去的声音”“我在家就不睡午觉,爸爸妈妈从来不要我睡午觉”“我躺在床上一直不动很难受,难受就睡不着了”“旁边的萱萱会碰碰我,我刚睡着就醒了,我们就一起玩”“我有时候能睡着,有时候睡不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李老师又问孩子们:“怎样才能睡着?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有的说:“睡觉时闭上眼睛不要睁开就能睡着,我就是这样睡着的。”有的说:“把脸转过去,不要对着外面,就能睡着。”有的说:“有人找你说话,你不要理他。”有的说:“上床睡觉前一定要去解小便,这样,睡觉时就不会想去解小便了。”有的说:“睡觉的时候可以闭着眼睛想一个好玩的故事,想着想着就睡着了。”李老师说:“你们的方法都很好,那么多方法,睡不着的小朋友可以用哪种呢?”“可以都试一试!”这次孩子们达成了共识。
李老師接着问:“如果这些方法都用了,还是睡不着,或者就像刚才有个小朋友说的,他从来都不睡午觉,那怎么办呢?”一个孩子说:“可以一直躺着不动。”另一个孩子说:“可以闭着眼睛,说不定就睡着了。”李老师又问:“但前面有小朋友说了,躺着不动很难受的,他想让旁边的小朋友陪他玩,怎么办?”对此,孩子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能和旁边的小朋友玩,否则会让这个小朋友也睡不着的。”“躺着时间长了难受,就可以稍微坐起来一会儿再躺下去,就是不能和旁边的小朋友玩。”
李老师听了,欣慰地总结道:“很好,你们升入大班真的能干多了,不但知道好好睡觉对自己身体好,而且你们今天提到的办法都很好,午睡的时候如果睡不着,大家可以去试一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如果实在睡不着也没有关系,可以安静地躺躺,也可以坐坐,只要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就可以。”孩子们听了也开心地说:“我们现在长大了,会自己好好睡觉,睡不着也会自己想办法。”李老师微笑着肯定孩子们:“好!老师相信你们能做到!”达成共识后,大家都很开心,张老师也一脸欣慰和感动。
接下来几天,张老师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午睡情况真的有所改观,有的孩子即使睡不着,也能自己安静地躺着休息,不影响同伴。张老师由衷地感叹:“这样的教育方法才真的管用!”
基于案例的反思
此次家长投诉事件最后虽然平息了,但分析整个事件,其中折射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为了孩子好就可以骗孩子吗?
在这次事件中,张老师面对家长的投诉,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申明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骗孩子的。再看前来投诉的家长,当监控视频证明了张老师没有随意给孩子抹无比滴,只是骗骗孩子时,原先情绪激昂的家长们立刻选择原谅张老师,不再追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们的关注点是教师有没有随意给孩子抹药,而对教师骗孩子的言行并不太在意。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成人也会经常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去骗孩子。难道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就可以骗孩子吗?当然不可以!我们作为教师,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更不可以骗孩子!我们平时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能骗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还怎么去教育孩子?教师应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
2.这样骗孩子真的能改善孩子午睡的情况吗?
张老师第一次用“抹无比滴”的方式骗孩子闭上眼睛后,发现孩子没多久就睡着了,她觉得这种方法管用。那么,这么做真的能让孩子的午睡情况改观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短时看来,孩子们真的被哄睡着了,即使没有睡着也不敢随意睁开眼睛了,但这种效果难以长久维持,因为张老师既没有去了解那些孩子午觉睡不好的真正原因,也没有针对孩子的特点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孩子们的午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案例中,张老师的“好方法”仅用了三天就因遭到家长投诉而被迫停止,可以想到的是,即使家长不投诉,张老师也会发现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很快就会失效。
张老师“骗孩子”的方法虽然实施时间不长,但已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孩子对午睡感到紧张、害怕,没有安全感;对无比滴的正常使用也产生了疑惑,不敢用了;个别孩子还将错误的方法认作好方法,介绍给家长;被“抹”了无比滴的孩子认为自己就是教师眼中午觉睡不好的那几个“少数派”,自尊心受到伤害……可见,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而且所谓的“对孩子好”,其实对孩子并不好。
3.孩子究竟为什么睡不着?
对于午睡问题,张老师的观点及做法都体现了成人视角,因而她才会做出“孩子们午觉睡得不好”的判定,提出“让全班孩子都睡着”的要求,并试图通过一些方法达到目的。如果张老师能从儿童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就会认识到:每个人的睡眠情况都是有差异的,有的入睡快,有的入睡慢,睡眠时间有长有短,睡眠习惯也不同,这是很正常的;孩子午觉睡不着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因为夜间睡眠时间长,早晨起床晚,根本不困,有的因为在上午的活动中体力消耗不多,不感到疲劳,有的因为睡前过于兴奋,短时间难以入睡,也可能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就是睡不着。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规定孩子应该怎样午睡,更不能强迫孩子午睡。
若能从儿童视角出发了解孩子,信任孩子,与孩子共同探讨午睡问题,教师会发现,孩子对午睡的重要性和怎样才能好好午睡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认识、经验和办法,所以,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分析原因和寻找办法,这样更加贴近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也更愿意去尝试调整和改善。案例中,教师和孩子们讨论后,共同制定的规则是:我们每天都要午睡,迟些入睡或早些醒来都不要紧,只要不影响其他人午睡。这一规则尊重了不同孩子的特点,给孩子们的午睡营造了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孩子们自然乐于接受。
4.保教结合应该怎样做?
这次事件典型地反映了教师对“保教结合”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到底怎样才能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呢?
首先,重视幼儿在园的生活活动,牢固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把幼儿在园的洗手、如厕、进餐、喝水、午睡、穿脱衣物等生活活动都视为带班老师和保育老师需要共同关注的内容,而不仅仅看成是保育老师的职责范畴。有了课程意识和幼教专业教师的参与,不但能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也是在实践中给保育老师专业的引领,从而促进保育老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其次,重视保育老师的选聘和培训。保育老师作为班级三名教师中的一员,也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同样需要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及教育孩子的专业能力。所以,幼儿园管理者要正确认识保育老师在促进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严把保育老师选聘关,同时重视保育老师教育观念和能力方面的专业培训,让保教结合落到实处。
再次,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和教育行为,反思和诊断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保教分离”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引起重视,以切实保证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活动环节的设计和组织合理、方法科学。